《药事》
第26节

作者: 江渭FZ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和杜生之前在一个小山城里遇过,那时的他算是欠了我人情。虽然同去的还有四人,他们在那事件里似乎不知所然,但是杜生却异常的敏锐。在我和杜生他们离别的那日,杜生竟向我道谢,还要我向那位“肖诗赋”转达谢意。
  再见到杜生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年岁,两鬓如丝如雪,鼻梁上还是架着一副眼镜。但也早不是少年时的正茂与风华了。他初见我,似乎有些吃惊,之后却又是了然的神情。
  “我想拜托你件事情。”杜生说。
  我则笑他,还没还完上个人情,竟又来托付。
  “这不同,若是徇私之事,我断不敢妄然开口,但这事情确实涉及数条人命。”杜生的眉头紧起来,“你知道我们学校吗?”
  我点头,这几年听闻杜生接管某个地区内有名的高等学府,并且因为生源充足,甚至已经在某个地区破土动工了新的校区。

  “就是这个事情,太让人头疼。”
  杜生告诉我,虽然这个校区已经基本破土,但是,怪事却屡出不穷。
  虽然在刚开始筹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这么惨烈还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整块地皮是国家和当地政府调的价格,一亩地只收四万元,甚至连学校的整体朝向都是按了风水格。通常建校,往往是四方四门齐全,而本校却为了某种原因,只开了南门,而此门虽称为南门,朝向也是向了东南方;至于西南、东北表里二门,却由于某种原因迟迟不敢建造。
  至于宿舍楼,也是因为相同的原因,本来每个楼群应是男女分宿,却硬生生在女院内共设了男宿楼。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这个学院从旧校区搬迁时,先将男生比重最大的几个院系搬迁而来。

  “即使如此,最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杜生揉了揉眉心。
  大学向来有“小社会”之称,本身就是象牙塔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人际关系的复杂,再加上依然存在的学业压力,常常有人选择自我放弃。为了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几乎没锁学校都会配备心理疏导机构,但即使如此,每年还是会有少数学生选择,了解自己的生命。
  也正是因为这种大环境下,每年每所大学总会有部分的“死亡名额”。
  只要当年在校期间,过世的人口小于此名额,即可视为“正常”。但是站在这所学校里,连这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正常”,也变为“异常。”
  “今年只过半,就已经达了定额。至于后半年……”杜生越发愁苦。“虽然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这人命,可是条条关天啊。”

  杜生愁苦的理由不仅仅是如此,更令他难过的是,明明有所怀疑,却无人可以相谈。
  “为什么会这样?我说是因为阴气,是因为鬼魄,有谁信呢?”杜生摇着头,满头花白的头发也跟着颤抖,“我现在已经退下了多年,但是当初为什么要建这学校,而今又为什么要设这个校区,我却还是知道的。只是,不可说,不可说啊。”
  我甚至有些同情杜生了。如果是其他人看到一个曾经的老教授,颤颤巍巍的说着,这所他亲手栽培过的学校里有鬼神,只会觉得这是上了年纪的呓语。
  “我说的话,没有人相信。他们都在表面上点头,暗里却都笑我是痴了。虽然我年纪大,但这些阳奉阴违的把戏,在我当校长的时候间的太多了。你知道最可笑的是什么吗?”杜生苦笑着,看着我,“没人信我的话,而各种流言却在私下里四起。偏偏每句却都是挨了各种鬼神,搞得人心惶惶。多么有趣,一边否认我的说法,一边又在自己制造恐慌。多么讽刺。”

  我看到杜生颓然自语的样子,也觉得于心不忍。便问起杜生,他的猜测到底是什么。
  日期:2011-7-21 22:59:00
  杜生沉默了一会,“庶人、庶士无庙。”
  “死曰鬼。”我对答,这是《礼记•祭法》里的一段话,像杜生这种年纪的人上过旧学,自然知道就是从这句话开始,“鬼”正式确立了在汉字中贬义词的地位。
  “鬼有所归,”

  “乃不为厉。” 这句又是出自《说文》:【鬼失】,厉鬼也。所谓【鬼失】之字,就是失魂落魄的孤魂野鬼也,即虐厉之鬼也。也可以理解为,丧失容身之处的鬼魂,才会四处为厉。
  杜生看我对答上来,满意的长吁,“果然,你能懂。”
  见我略微有些了解,杜生才告诉我,这片学校的地基,本是做的乱坟岗子。其实也并不奇怪,历朝历代坑杀活埋前朝军民之处,常选这种离城址稍有距离的外野。只是因为近代人口增加,城市扩张,过去的荒郊野岭如今也是人潮熙攘,过去被古人用泥土尘封于大地的东西,也被重新发掘了出来。
  “这些亡魂,本就没了祠堂供奉,成鬼,又因为原来的藏处被人侵扰,化身厉。这个事情,也是也过那几个死去的学生,我才想到的。”
  杜生又开始叹气。
  某夜深夜里,学校里寻夜的保安,正转到宿舍楼下,耳旁却听得有奇怪的动静。

  保安用手电筒在附近的草丛里扫了半天,却不见有什么人影。正以为是自己错觉,手电筒的光亮却正打到了邻近的一栋宿舍楼上。
  一看之下,保安是吓到魂飞魄散。
  在楼层的阳台上,一个人在飘荡着,迎着灯光紧盯着他
  日期:2011-7-22 12:31:00
  保安最初被吓晃了神,镇定了一下,觉得八成这是小偷,顺着绳子要往楼下溜。觉得是个活人,保安就不怕了,冲着那“人”大吼了几声,但是那人还是迟迟不动,只是偶尔能看到身子顺着绳子微微的飘荡几下。保安决定回去喊几个人一起来捉贼。

  等把校保卫科的人叫过来,发现那“人”还是一动不动的在原地猫着。防备着那贼突然伤人,几个胆子大点的靠近了一看,一个个都吓得扔了手电筒往回跑,还有腿软的直接爬在地上。
  原来这个既不是贼,也不算“人”。挂出来的当口,这人依然是断了气。
  此刻被手电白晃晃的光芒一照,正翻着白眼,一条发紫的舌头耷拉着,正冲着几个保安。
  虽然对死者不太尊敬,但我并不觉得这人死状听来有任何蹊跷。
  杜生却告诉我,普通学生若是要死,男生大多是找栋高楼,一跃而下,女生则是吞药的居多。上吊这种死法,多是那些旧时的民居里,有房梁的,才好拴上白绫自尽。即使如此,这种上吊也是受屈的小媳妇居多。
  “唉,你说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杜生的眼眶微微泛红。
  这个学生不仅死的可怖,也死得痛苦。之所以整个人都被挂在阳台外面,是因为那学生不知从哪找了根粗麻绳,在阳台的栏杆上打了死结,另一端系好活扣再绕在颈上。最后临死是从阳台上跳下,活扣收紧,当下就成了吊。经那晚风一吹,便和着绳扣,在半空飘荡。幸好被保安发现的及时,若是天亮起来,还不知要成多大的骚动。

  “这放在旧时候,旧时绞刑啊。”杜生有些激动,“怎么会有孩子临死之时,还要铁心受那绞刑?”
  我不禁点头。但凡一心向死的人,那都受背现世的苦折磨不能再受,才起了自我了断的心。若是如此,都图的是迅速和舒服。正如那些愿做了“饱死鬼”“花下鬼”的俗话,没人愿意临死再受一番折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