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32节

作者: 孟斜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5-3 10:51:00

    
  读过《断肠集》就会知道,朱淑真是个对季节流转、风物变迁极为敏感的人。她的心随着自然脉搏的跳动而跳动。四季的每一次流转,日月的每一次开合都能令她的心思千回百转,那些飘落的花朵、天空的流云、春鸟的啼叫声,都会蓦然牵动她的心绪。
  她早年有两首小诗就充分表现了这种情怀: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书窗即事》其一 )
  “一阵挫花雨,高低飞落红。
  榆钱空万叠,买不住春风。 ”(《书窗即事》 其二)
  既然诗名是《书窗即事》,想必是此时的朱淑真正是读书学诗的孩童之年。从诗意和文字来看也是一派天真烂漫。从书窗向外看去,少女朱淑真眼里的春天是那样生机勃勃,哪怕是暮春花落时节,也有鸟啼蝶飞,落红如雨;哪怕榆树枝头有榆钱万叠,也难买得春风长住。榆树早春未生叶时先开花,果实不久成熟,名“榆荚”,形状似铜钱,色白成串,俗称“榆钱”。因其称“钱”而有虽榆钱万叠也“买不住春风”之句,真是灵透的妙想。明代竟陵派诗人钟惺赞叹道:“飘宕处,妙在憨气,稚气。”

  北宋王雱《倦寻芳》一首中也有句云:“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想来对朱淑真有所启发,但她以“榆钱”买春风的诗思显然更妙。“一阵挫花雨,高低飞落红”,又仿佛是她命运的写照,也是古时许许多多红颜女子的命运写照。
  这两首小诗显示了朱淑真早慧的才情。
  有时,她会到春日里的西园去散步,也会惹动曼妙的情思: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
  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踏草青茵软,看花红锦鲜。
  徘徊月影下,欲去又依然。 ”(《春游西园》)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称:“其家有东园、西元、西楼、桂趟、依绿厅诸胜,绝非普通家庭俱有。”可见,出身官宦家庭的朱淑真生活环境是很优裕的。富贵之家的高门深宅,良好的文学修养,每当幽闺索居的朱淑真盘桓于周遭园林之中,花红柳絮,蝶飞蝉鸣,夕照明月,晨露晚雨,造就了她多情善感的性格,眼中景物皆可入诗词。
  这首《春游西园》中的西园大概是她家里的后花园,在明媚的春光里,西园的花间翩翩飞过蝴蝶,它们扇动着美丽的翅膀,飘忽得象庄子笔下的蝴蝶迷梦。那空中纷扬飘飞的柳絮让她想起了东晋才女谢道韫咏雪的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她的脚踏在草地上象绿毯一样柔软,而那些盛开的花朵则象红锦那样鲜丽明艳。她一直玩到傍晚时分,徘徊在那如梦如幻的月光下,准备回家却又依依难舍。

  春天过去,到了夏天。肌肤雪白的朱淑真穿着一身轻透的淡红衫子,携着诗书来到了水池边的楼阁里,静静地凭栏观水,迎着乍凉的水风读书:
  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
  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夏日游水阁》)
  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首小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帧少女朱淑真的倩影小照:夏日的午后,她穿着轻透的淡红衫子,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清清爽爽,独自一人坐在水阁边凭栏望水,想着心事,一会儿有清风吹来让她蓦然惊觉,又翻开手中的诗书静静地看着。
  正是这首《夏日游水阁》的小诗,让朱淑真在我印象中永远是那个一袭淡红衣衫的美丽少女,一个聪明而多情的宋代女孩子。
  到了秋天月明之夜,这个女孩子又来到了江中的船上,她在船上一边格格娇笑,一边手握钓鱼竿,将丝钩掷向江中:
  扁舟夜舶月明秋,水面鱼游趁闸流。
  更作娇痴儿女态,笑将竿竹掷丝钩。
  (《秋夜舟行宿前江》 )
  烂漫青春,无忧少女,纯净欢乐的笑声在诗词中挥洒得酣畅淋漓。
  少女情怀总是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