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夜里,回忆那些被情人们围绕的日子》
第39节作者:
力卅 日期:2010-11-20 22:08:29
人回忆过去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难以名状。而我更像是无意间吸了一口芥末粉,屏气凝神承受着辛酸冲辣,头脑却异常清醒,那一刻内心腾起一股自虐的快感。拣起回忆中的片断,应该是带着白色的手套捏着冰凉的金属镊子吧?在黑漆漆的暗室里独自面对那些----志得意满、无助伤感、恸哭无泪......一张张面孔在显影液中慢慢成像......此刻能够做到平静地欣赏,仔细地审视每一张画面,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点勇气。
一个已经知道故事结局的人,再回过头去重温故事的情节,显得多余。何况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局是谎言编织的骗局,还要再重现场景,再心历一次沉浸在欺骗中的幸福,这种滋味很难描述,常常使我回忆无法继续。可是,过一段日子我依然还会继续,这种心理也很难解释。有人紧张的时候喜欢咬手指,哪怕咬到鲜血淋漓,他也不自知。我大概也有这种类似的自虐倾向,除此之外,该作何解释?
不过我现在基本能做到“平静地欣赏,仔细地审视每一张画面”了。一个向来自以为聪明的人是不轻易认“栽”的,即便是有一天真的“栽”到了阴沟里,他也喜欢梳理那些自己曾经忽略的“蛛丝马迹”。更何况在回忆中撇开曾经的快乐、伤痛,冷静地捋出一条思绪的时候,真有一种“快感”----痛彻心扉的快感。
我就是迷恋上这种感觉了吧?
事实上我真的有了收获。
就好比昨晚,当我仔细审视尾牙那晚的成像,就捕捉到了两个曾经忽略的、重要的画面。通过一个纵观全局、已经知道故事真相的局外人的眼睛,看出了直接关系故事走向的两个重要因素。可是时光不能倒流,我也不能乘坐传说中的时光穿梭机回到过去阻止即将发生的事情,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继续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日期:2010-11-21 21:58:56
两张定格的画面:一是陈一洲在落地大窗前的凝视;二是我被韦菁菁搂着在宴会厅门口转脸回眸的一瞬。
如果人的大脑有接受画面,并且能够截屏、将局部放大的功能该多好。那样一定可以第一时间从对方的眼睛里读出许多隐藏的秘密,就像我喜欢的美剧《Don`t Lie To Me》中的辨谎博士,这样至少自己不会轻易坠入谜局,不至于后来的无可救药、一败涂地吧?
陈一洲是管委会的头号帅哥,文笔了得、口才了得,女人缘更是竖着门板都拦不住。这里我得先说明一下:以前我和陈一洲的交往----非常淡。他的一些行事风格我不喜欢,甚至反感。我也相信管委会里一定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持这样的观点,当然是掩藏在心里。所以,在那个尾牙晚会之前,我和陈一洲肯定是有心理距离的。
在我眼中,陈一洲是一个正在仕途的道路上攥足了劲,力争突破的年轻人,他聪明勤奋,刻意维系自己的好印象和好人缘。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只是他给我留下一种虚浮的感觉,说不上具体的实例,也许仅仅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我检讨:自己的确是一个心存偏见的人。但,“小心眼”是不是所有女人的通病?
在陈一洲的眼里我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这个问题我从没问过他。不过我肯定以尾牙晚会作为时间分界,之前和之后的我在他的头脑里:一定不是一个人。
人与人相处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有一见钟情,也有不是冤家不碰头,更有不打不相识......虽然我没有将“不喜欢、反感”写在脸上,但我相信内心的暗示在双方的交往中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至少从前我们的交情就是波澜不兴、寡淡无趣,兴许在他眼里我原本就是一个不苟言笑、没有情趣的人呢!
之所以将那一刻陈一洲对我凝神的画面加以分析,是因为当我回过头来重温到故事的这段情节时,我猜测着:这一刻这个如此聪明的年轻人他正在想些什么?
偶然巧合的间隙,他窥探到了一个平日强势威风的女人虚弱无助的一幕,是碰触了他的恻隐之心,从而怜香惜玉、柔肠寸断?还是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牵出的隐忧引起了他同命相怜的共鸣?抑或是他也听出了刚才钟主任话中的弦外之音?...... 总之,现在看来一切的阴谋谎言和骗局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我生命中顺境与逆境的交错时间点虽然不是这一晚,但归根溯源所有一切的起因是第二张画面。是的,我不是就在转脸回眸的一瞬也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么?
利用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