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密室 直指中国教育之殇!》
第9节作者:
大胡子二零 通往洪甫县的长途车一直在涨价,从最初的七元钱,涨到了现在的十三元。
车费高昂,除了汽油油格飞涨外,长途车营运商漫天要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可是没有办法,能够到达张家村的大巴车只有这么一辆,一天还只有三班,对于没有私家车的林玲来说,不坐这个便没有别的选择了,所以她没有还价的本钱,只能乖乖的交了车费。
“给我打一张车票!”林玲对售票员说道。
售票员无精打采的给她撕了一张等额的车票。林玲一把接了过来,往上衣口袋里一塞,上了车。
车开动了,林玲的目的地张家村是这条线路的最后一站,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路途中,她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去打发时间,比如昏昏欲睡,比如看看窗外的风景,比如玩手机游戏。可是林玲却是一直在寻思着胡玉言说过的话。
“我确信这个案件并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就现有的证据看却只能以柳艳芳自杀而结案!我不甘心,所以如果可以,请你介入调查,以记者的身份帮我去洪甫县张家村一趟,看看那里有没有有价值的线索。”
林玲知道,近期胡玉言的刑警队里闹起了人荒,王勇去了云南,邢振玉跑到了北京去接受培训,而那个能干的法医张敏已经实习期满回上海去了。虽然警队里丨警丨察不少,但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刑警却貌似只有胡玉言一个人了。
在万般无奈之下,胡玉言想请林玲来帮忙,在暗中调查柳艳芳自杀案的真相,当然他的另一个借口是想让林玲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林玲当然是嘴上不乐意,心中却早已美开了花。查案一直都是她的乐趣之一,而胡玉言能把这样重要的侦察任务,交给她来独立完成,绝对是对她的信任。
但是,林玲的身份是个记者,能不能独立应对调查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个未知数。
所以,胡玉言再三嘱托她,不要做冲动的事,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先跟他联系后,再做打算。
林玲当然是一口答应了胡玉言的要求,然后她便以采访、调查为理由去找主编朱清齐商量。
朱清齐也没有多想,只是认为林玲要去调查一些新闻线索,所以爽快的同意了。
林玲还婉拒了朱清齐的好意,没有让某位助手和自己一起前行。因为她实在想不起来,现在社里还有谁跟她比较谈的来。林玲想既然根本就没有,何必要有其他人参与她的行动呢?
林玲坐在车上,开始回忆胡玉言说过的密室中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能用自己的大脑把整个事件串联起来。
从胡玉言的判断来说,柳艳芳的自杀是一起偶然事件,事件的起因恐怕是一个人有意或无意的刺伤了她,而她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把房间设置为了一间密室,然后用自杀的方式来保护那个刺伤她的人。
但是,问题是柳艳芳的致命伤旁边的伤口虽然危险,但如果及时救治,是有生还的希望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受到这样的伤害,一定会选择自救,可是柳艳芳却选择了自杀。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选择了放弃自己生的希望呢?
胡玉言给出的答案很明确,柳艳芳要保护的人,很可能就是她的儿子孙其名。恐怕只有保护自己的儿子,才会让母亲做出这种难以想象的行为来。
可是孙其名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他当时正在以篮球队主力小前锋的身份参加系队的比赛,在二百多个同学的关注之下,怎么可能在那个时候朝她的母亲去行凶?再说行凶要有动机,孙其名刺伤他母亲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但胡玉言就是认为,孙其名有问题!
胡玉言坦言,这次他靠的是直觉,他就是认为孙其名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他的母亲就是他伤害的,而最后柳艳芳自杀的真正动机也是为了保护孙其名。胡玉言对林玲说,他坚信这一点。
对于林玲来说,她很少见到胡玉言靠直觉就去怀疑谁,因为逻辑性的思考一直是胡玉言的强项,而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臆测在他那里是不多见的。但是越不常见的事情,如果出现的话,实际越值得令人注意。
在这里,林玲愿意相信胡玉言的判断,那个孙其名恐怕用了什么样的方式隐藏了自己的作案时间。而这种方式却连胡玉言这样的神探都没有想到,可真的是有点蹊跷。
所以胡玉言才会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央求林玲走访一下柳艳芳和孙其名的老家,希望能从那里找出一点孙其名为什么要刺伤他母亲的线索,哪怕只是一点。
当然这些调查的前提是基于胡玉言的判断是准确的。
林玲坚持着自己对胡玉言的信任,执着的踏上了去张家村的路。她拼命地想着这些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却突然感觉到头一阵的眩晕,可能是有点晕车的缘故,所以她闭上了眼睛。
在林玲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男孩,他手里拿着一把血淋淋的匕首,一步步的冲着一个女人走来。
女人的一步步的后退,而男孩一步步的走上来。
突然,男孩把匕首刺了过去,母亲一阵惊叫:“儿子,不要!”
林玲在此时惊醒了,方才知道刚才是自己做的噩梦。当她环顾四周的时候才发现,大巴车的乘客都在收拾行礼,原来张家村已经到了。
林玲并没有带什么像样的行礼,因为她并没有在这里长住的打算,所以她拎起背包就下车了。
张家村的客运站很脏很乱,她根本没有什么心情在这里逗留。
走出客运站,林玲的肚子有点饿,此时刚过正午,解决温饱问题,是林玲现阶段要做的事情。好在林玲在吃饭方面是个比较随便的人,顺着村子的东头走了几步,便是一家面店,林玲走了进去,发现里边经营着板面生意。而时过正午,面店里却冷清得没有一单生意。虽然没有生意,老板却忙乎的热火朝天,在炉子旁正在熬着他的面汤。
“老板来一碗板面!”林玲一边走进来,一边用随和的语气说道。
正在厨间里忙乎的老板打量了一下林玲,用浓重的乡村口音说道:“您要不要带鸡蛋的?”
“来一个吧!”
“好嘞,马上就得!”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把早就抻好的大片板面放入了滚开的锅中。锅中翻滚的除了白色的板面外,还有着大片的油菜叶子和看着就让人热乎的红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