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道:在黄河采金时的诡异经历》
第11节

作者: 菡萏暮霭
收藏本书TXT下载
  猴子点点头,说:“按照我祖上的说法,宝物都是聚集了天地精华,有宝物的地方,天地灵气也足,所以宝物周围的动物都会长得很大,就像特别大的蛇、龟、还有老树,这和人参灵芝多长在悬崖峭壁天灵地宝之地是一个意思。我估摸着,这里出了那么多大龟蛤蟆的,就很像这个说法,你看这下面是黄河古道,上面又是悬崖峭壁,这宝物要在生在这里,那谁能想到?”

  我也点点头,其实我一直就怀疑,那大龟和蛤蟆有古怪,那大龟我就不说了,那只巨蛤脊梁骨上拴的可是正正经经的黄金线,黄金韧性好,一点黄金就能抽出来很长的金丝,那巨蛤身上的金线细弱游丝,又完好无损,看来也是由上好的金匠打造的,并不是普通之物呀。
  我和猴子两个人在火堆旁讨论了一下,决定今天晚上谁也别睡了,就在火堆旁守一夜吧,等到天一亮,就去沿着那根金线找找,看看这里究竟藏着什么古怪物件。
  我和猴子一直在火堆处抽着叶子烟硬撑着,知道天麻麻亮了,两个人才将窝棚外用大石头顶住,勉强睡了一会,好在年轻人火力大,一天不睡觉也没什么事,没到上午两个人就爬起来,先去看了那只脸盆般大的巨蛙,想沿着金线寻找,却发现那只断腿的大蛤蟆不知道跑到了哪里,怎么也找不到了。
  我们没有办法,就按照那只老龟留下的痕迹往古桑园中寻找着,桑园中一株株水缸般粗细的老树横在那里,不过这桑园被悬崖上滚落的大石头砸过,桑园中到处都是牛大的石头,好多老桑树被砸成了几截,露出了白生生的木头茬子,我和猴子小心绕过这些大石、木头,那老龟的痕迹当然也没有了,我们只好在那胡乱找着,找了一会,就发现地上散落了一些动物骸骨,骸骨中一小堆碎石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堆碎石被包在一块油纸中,油纸经风吹雨淋早已破损,就露出来了一些青黄色的小石子,小石子差不多有玉米粒大小,上面结着青绿色的铜斑。
  我略一看,就发现这是一包金砂,而且是原金中的玉米金,原金的成色按颜色区分,赤、黄、青、黑,这些玉米金是青色的原金,成色不是很好,估计能有个六七成黄,但是这些玉米金很多,掂一掂将近有一两斤重,这古桑园中哪里来的那么多玉米金粒,这包金子周围散落的骸骨又是什么骨头?
  日期:2011-5-1 17:08:00
  猴子听说找到金子,过来瓷着眼看了一会,又看了看满地白骨和巨大的桑园林,自己嘀咕着:“奇怪……我怎么好像在哪见过这样的东西?”
  我故意逗他,说:“欧治兄,贵祖上不是铸剑名家吗,怎么又和金砂扯上关系了,莫非贵祖上打的是‘金刀驸马’的金刀不成?”
  猴子却认真了,自己在那自言自语着,到处找着,突然一拍大腿叫了起来:“找到了,这里果然有一个鹰神庙!”

  我过去一看,猴子说的鹰神庙在桑园旁的大山上,在几十米高的地方,大山上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大口子像山洞一样深,能看到有一块巨石,巨石上有着一个巨大的鸟窝,四处都散落着各种鸟羽和杂草。
  我眯着眼向上看去,大山高耸入云,云雾弥漫,看不到上面,但是我隐约觉得,这个口子并不是像是自然形成的,更像是有人特意开凿的,只可惜我们在桑园中看不到全部山体,我说:“猴子,我怎么看这个口子像个人嘴,这山上该不会有人雕了个人头吧,你是不是弄错了?”
  猴子摇摇头,说:“这个口子是不是人嘴我不知道,不过后来肯定有人将它改成了女真族的鹰神庙。”
  我听他说得肯定,就问他什么是鹰神庙?猴子说,鹰神庙是女真族拜神鹰的地方,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他们敬鹰、拜鹰,将鹰的图案作为族徽。更神秘的是,传说女真人的首领能和巨鹰交流,在危难中召唤出神秘的神鹰军,神鹰军由隐藏在山谷深处的巨鹰组成,巨鹰身长数仗,来往似电,力能搏虎,由专门的鹰把式带队,有力挡千军之势。

  我听他说得邪乎,便说:“你说的女真族不就是后来的满族嘛,清朝八旗马上得天下,也没听说天上得天下的呀,哪有你说得邪乎的?”
  猴子说:“这你就有所不知道了,现在的满族并不是古代的女真族,后来确实是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和朝鲜人,形成了满族。但是古女真族在先秦时代就有了,被称为肃慎人,隋唐时称叫靺鞨,到了辽代以后,才被称为女真的。”
  我这才明白,但是还有些弄不明白:“女真族应该生活在东北一带吧,这里怎么又出来了一个鹰神庙呢?”
  猴子说:“我也是奇怪这个,一般来说,修鹰神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捉巨鹰前祭神,还有一种就是放鹰寻宝。”
  日期:2011-5-1 18:01:00

  我当时也有三分好奇,便问猴子如何得知这么多鹰事,赶紧坦白从宽,他是不是老蒋从台湾派来的间谍欧治猴三郎?
  猴子说:说起这个事情,老白呀,那我就要好好给你上一课了!别看你平时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但是说起放鹰之事,你可就要学习孔子问学于老子,要谦恭低调,按照规规矩矩慢慢学习喽!
  猴子傲然坐在一块白石上,给我上了一课,他说:要说起来,我祖上欧治子原本是越人,商朝时,越国封地在古雷泽,就是现在山东荷泽,后来被人排挤,一路南迁到了苏州吴中一带,但是打根上说,我们是山东人,后来老家也迁回了山东,后来我爷爷闯关东,去了吉林长白山下,那附近有个世代给皇家打鹰的屯子,叫做“打渔楼”。这个地方说白了,就是专门给历代朝廷进贡猎鹰的地方。

  就说古代帝王爱鹰成风,辽帝命女真人岁贡猎鹰,特别是鹰中极品海东青,为这事后来还和女真人打了一仗,成为历史上注明的“鹰之战”;金代法律规定,犯罪之人要被流放到漠北极寒之地,叫做“流人”,但是这些“流人”可以捕获海东青顶罪;清代朝廷专门在内务府设立了“鹰鹞处”、“鹰坊”,在吉林打牲乌拉衙门还组建了“狩猎八旗”,征集了一批善相鹰、猎鹰的民间高人加入“狩猎八旗”,专管鹰营事务。且说这猎鹰之事,也颇不容易,鹰把式需懂得“拉鹰”、“捕鹰”、“听鹰”、“驯鹰”、“放鹰”等诸般物事,单说“驯鹰”一事,便有“脚绊”、 “过拳”、“跑绳”、“捕猎”等诸多物事。

  这个“狩猎八旗”设立的打牲乌拉衙门处,由努尔哈赤起了个汉文名字,就叫做“打渔楼”。 我爷爷所说的诸般放鹰故事,就是从 “打渔楼”处听来的。
  我听他从祖籍一路扯到这里,还没彻到正题上,忙让他先别感慨,先说说女真族的“神鹰军”和“鹰神庙”究竟是怎么回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