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传人』第一部·鬼神图鉴——娱记笔下的上古异术末代传人》
第22节

作者: 夕惕斋主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这倒很有意思。神仙还需要编制吗?
  柳:仙是生灵修成的,神是封的。来源都是人间,不是凭空出现的,当然有编制。
  我:那为什么你们没有编制呢?
  柳:因为我们的修行方式不是走的正道。所以正道并不承认我们的修行。虽然我们和地仙修成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就像你们读书一样,一个是念了正规小学中学高中,最后正规考的大学;一个是工作了一段时间考的成人大学。说起来都是大学毕业,但很多工作单位是不承认后者的。
  我:囧,看来学历问题竟然是三界大事。
  柳:是的。
  我:那话说回来,既然正道不承认你们,你们又是跟着谁修行的呢?
  柳:截教始祖,通天教主。
  我:咦,那不是刘秦的祖师爷吗?
  柳:他是天下所有妖精的祖师爷。
2011-2-21 11:06:00
  我:这我倒真不太了解。
  柳:刘秦应该跟你提到过。截教的意思是“截取一线生机”,在通天教主眼中,只要是生物,就有这一线生机。生机是不分高低贵贱的,虽然除了人以外的生物天智未开,但通天教主认为天地有灵、蕴生万物,“天”的本意也不该只是让人为唯一最尊。其他生物虽然天赋不足,但若对天道有向往,也不应该抹杀。

  我:这和所谓“截取一线生机”有什么关系呢?
  柳:这是通天教主替畜类想出的办法。既然人天生有灵,那动物往往可以用双修或是少量吸取人身上的精气成为自己修道的借力。同时也可借用一些风水宝地和天地宝器,一样能达到吸取精气的作用。当然,通天教主在的时候,这些都是能把握在一个度里的。人本身就有个气血循环,一段时间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都是为了出气用。少量吸取,并不影响人身体正常循环。
  商末时期,不知为什么,通天教主离开世间,不知所踪。于是妖精修炼就再没有了节制,很多直接吸干人的精气,或是占山为王吸取地气,又或者是盗取灵宝据为己有。在那之前妖精修炼只不过是不受正道承认,而由于这样做的妖精多了,正道为了保证人的最高权利,就开始得妖孽而诛之了。
  我:原来如此!
2011-2-21 11:54:00

  柳:所以天下所有畜类修仙,遵循的都是通天教主的法子。也就是说,通天教主是所有妖精的祖师爷。
  我:我还有最后几点疑问。
  柳:你问。
  我:那为什么一定要是两个甲子、120岁以后才能开启天智呢?
  柳:天干数十,地支数十二。两者相结合成为干支纪年。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组合,六十年一次循环。从生到死,从始到终。而对于生物来说,第一个甲子是第一次初窥大道巡回,到了第二次重新再开始生发到消灭,就相当于体会第二次生命过程,所以人六十岁以后往往性格也会变得接近小孩子。两个甲子过后,人经过生到死、死再到生的轮回,所能拥有的个人智慧已经达到顶峰,这时就以寿算为劫,度得过去有机会成仙,渡不过去则就死了。

  我:为什么一定要设置天劫?
  柳:很奇怪吗?如果不设置天劫,这个地球根本不够人繁衍的吧。少部分的死,是为了大部分的生。这就是天道。即使对妖精神仙,也有天劫。仙妖太多,也会直接威胁到人和动物的生存。始终就是制衡二字。
2011-2-21 14:20:00
  我:基本理解了。那我最后再问一个比较隐私的问题……
  柳:什么?
  我:……我刚才看到你的年代表,西汉出生,修炼千年在北宋末年成的精,这个时间段让我想到了一个很著名的传说形象……(⊙o⊙)
  柳:……
  我:……
  柳:……你猜对了。
  我:……( ⊙ o ⊙ )!!!
  柳:……需要这么惊讶吗。
  我:……这个表情完全无法形容我的惊讶!!
  柳:……
  我:……
  柳:……
  我:……这么说白娘子的传说是真的?

  柳:……不能说真,也不能说假吧。太久以前的事情,我已经记不太清了。
  我:……看来这段往事你很不愿意提起。
  柳:是的。
  我:……再问我就成朱军了。好了,那就问这些。多谢合作!

  柳:O(∩_∩)O
  我:……你居然会用表情!
  柳:……我也成精了千把年了好吧 =皿 =#
2011-2-21 15:12:00

  第八章 初识廖智育
  翌日晨。
  我早上爬起来吃完早点出去绕着这别墅区跑了一圈,四处依然没什么人,只有晃来晃去的保安。昨晚我已经在网上查过这里楼盘的情况了,网上的资料表示这里是新加坡投资人造的别墅区,却没有廖智育的名字。估计也是为了安保着想。
  跑回别墅门口,便见那里绕着牛逼哄哄的一溜黑色大奔,十多个黑衣保镖站在门口看着。
  我要进去,门口的保镖却把我拦下了,向里面请示了一下,还是柳童出来了才让我进去的。
  一进门,便见刘秦和白三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另一边则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看起来比那一溜大奔更牛逼哄哄的唐装男人。
  那人我在电视和报纸杂志上见过不知多少回,前几天还曾在一张爆料照片上见过。他正是廖智育。
  和刘秦白三二人打了招呼,廖智育笑了笑,说道:“这位就是小刘提到过的小王记者?我们是老乡啊。”他资料说是十年动乱期间从大陆逃去香港的,本人具体籍贯在哪没人知道,只是普通话说得还颇字正腔圆。  
  眼见廖智育本人比看起来和传说中好说话,我松了口气,便道:“是。廖先生您也是黑龙江人?”
  “是啊。”廖智育嘿嘿笑了两声,“我有三十多年没回过黑龙江了。想啊。”
  “您可以回去看看么。”我说道,“现在工业旅游业发展得都挺不错的,和三十年前大不一样。”
  “大不一样啊……”廖智育叹了一声,说道:“我是想回去看,我还想回去开发投资……这不就惹来麻烦事了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