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各省未来发展趋势(2011版)》
第20节

作者: 海外再造中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5、地铁建设是解决北京绝大多数问题的关键,如果按照东京的密度,北京还应修建30条地铁。东京的面积比北京小,人口比北京多,但是除了银座浅草涩谷等少数几个地方之外,东京的其他地方的大街小巷在平时几乎看不到行人,路上也看不到什么车辆,更不用说有堵车之类的事情了。北京交通建设的方向不是消灭堵车问题,而是要达到大街上基本见不到车辆。

  6、除了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外,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还是发展地铁。单双号上路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7、缺水问题根本之解决不在南水北调,而在以下两方法:第一是发展中水,如果北京的全部污水都处理为中水再排放到地表形成人工湖,十年后北京有五分之一的地表都会变成水面,从而可以改变北京的气候增加北京的降雨量。第二,在北戴河海边建立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将海水淡化成直饮水后直接用管道输送到北京。当然,成本会比较高,但是还是远远低于现在喝的桶装水。

  8、北京高校的本科生部都可以迁出北京,只留研究生部在北京就可以了。对于部分已经边缘化的老北京人,政府应该在经济上鼓励他们迁出北京,就象首钢迁往唐山那样;对于大量的思想上已经国际化全球化的又会外语的住在北京的北京人和外地人,鼓励他们出国定居;对于呆在北京的部分外国垃圾,坚决遣送出境,绝对不要手软,有些白人黑人以为自己有钱有势JB大,在中国随意乱搞女人,简直就是畜生禽兽猪狗不如,对这些洋垃圾不要说什么人权,因为他们连兽权都不配,要坚决将这些畜生赶出中国赶出北京!!!或者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让国内成立一些光头党之类的民族主义组织定期袭击这些鬼佬以及和它们鬼混的中国女人!!!总之,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定要控制,但不要光通过行政命令控制,而要通过市场手段加行政手段协调进行。

  23、上海:
  1、十年之内不要说超过香港的话,因为十年后肯定会超过,多说反而无益。亲儿子和干儿子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大家不用再去多说了。
  2、从内部规划来看,北京的一行一局三会,即人总行、外管局、证银保监会,应迁移到上海;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总行也肯定会迁移到上海。上海的金融中心还要20年才能建成。现在也不要去过多宣传。
  3、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在上海,大飞机制造基地也在上海,再加上宝山的钢铁产业基地、上汽的汽车制造基地、洋山的深水港基地、浦东的空港基地等等,我不知道世界上哪个城市有上海这么幸运。这种大规模的制造业规划,全世界大城市独一无二。当然,规划毕竟是规划,能否实现还要看阿拉们自己的努力了。
  4、如果一切顺利,2030年超过东京完全可能,那时候不会再说上海是东方巴黎了,只会说巴黎是西方上海。如果不顺利,上海也会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几个城市之一,这些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5、最后说一句,上海人的排外已经好多了,但还要继续增加包容性,否则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上海富裕了一定要知道帮助中西部的贫困省份,除了已经确定的西藏的日喀则和新疆的阿克苏之外,还要多增加对口帮扶的地区和帮扶的力度。个人认为上海应该重点帮助云南省,除了地缘因素外,当年上海知青在云南的特殊感情经历也早已将云南和上海连接在了一起,孽债一书的描述太真实了!上海是共和国的长女,长女一定要有长女的风范啊!

  24、香港:
  1、说香港的法律制度、经济体制、自由市场环境领先大陆20年,一点也不为过。但不能说因为这些原因,香港就一定领先上海20年,意识形态的东西不要过多去描述,也不要搞成宗教化。一切都在变,将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
  2、香港今后还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但肯定不是唯一的窗口了。港人对大陆同胞的优越感也会逐步降低,这是肯定的。50万人游行的事情以后尽量不要再搞,因为没有什么作用;政治体制改革的事情现在也不是香港的第一要务。香港是个务实开放的工商业中心,不要搞成政治化的城市。
  3、统一台湾之前,香港可以继续从深圳和珠三角获得额外收益,如港珠澳大桥之类的事情;即使广东不愿意,香港只要往中央政府反映,肯定是中央压广东省向香港让步。但是香港不能总是这样自私,要学会处理和兄弟省市的关系。统一台湾之后,一国两制的政策肯定会与时俱进的,香港同胞到时候在经济利益上也肯定要向台湾同胞做些让步的。

  4、香港不要总和大陆的城市去比较,怕被人超越,因为人类社会总是在变化。过去的千年,世界中心从开封变到了纽约,未来的日子谁又能说得准确呢。香港人也不要太斤斤计较某些经济利益的得失,毕竟香港是不要对中央上税收的。还有,普选不是灵丹妙药,就让政客们去闹吧,老百姓的日子不会因为普选就会有大改变。最后,恭喜香港同胞今后多多发财!呵呵。

  25、澳门:
  1、中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人均GDP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应该确定为东方的拉斯维加斯,因为我曾经去过拉城,觉得它的后天先天条件绝对不如澳门。
  2、个人认为澳门的定位应该是东方的卢森堡或摩纳哥。光搞黄赌毒肯定不是长久之计。除了赌博和性产业,澳门应该发展成中国与葡语世界连接的中心。当今世界除了葡萄牙,还有巴西和非洲几个国家使用葡语,但是CCTV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频道的同时却没有葡萄牙语频道,澳门应该争取CCTV将葡语频道设在澳门;澳门还可以发展为中国的葡语培训中心,澳门机场可以成为中国对葡语世界进行人口和劳务输出的基地。

  26、湖北:
  1、武汉在改革开放头20年内是中国没落最快的城市,最近几年稍有起色,应该说未来10年是武汉发展的关键期。就地理位置、科教优势来说,武汉是中西部最好的。但长江和京广线交汇的这个特大城市的发展却总是不如人意。武汉的湖泊很多,49年后很大面积的湖面却被填了,严重破坏了环境,现在连东湖的鱼都不能吃了。那么多的高校好象没有对武汉的发展有突出的作用,光谷硅谷之类的词依然还停留在口号。现在的武汉好象78年的中国,这个巨大的城市已经站起来了,但是还没有站稳站直,百废待兴。

  2、武汉未来的优势在于长江上的巨型港口、在于未来的大型物流空港、在于大规模的高校集群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于造船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复兴、在于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崛起。说芝加哥太遥远,20年后能发展到神户或名古屋的水平就很不容易了。总体上说,武汉过去五年的发展确实可圈可点,让湖北的一把手都去上海高就了。
  3、黄冈鄂州黄石都在江边,除了发展成为武汉制造业的下游产业基地,还可以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部分中间层次的制造业转移。这三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不完全适合广东的那种制造服装鞋子的低端产业转移过来。还有,中国的军用造船业大多位于沿海,从国防角度考虑战时容易遭受袭击,而内陆地区除了长江,其他的江河都受通航吨位的限制不能制造大型军用船舶,因此长江中上游的军用船舶工业必将有巨大的商机。例如象武汉青山船厂之类的企业即将进行大规模船舶制造业扩张,但武汉的长江岸线资源已经很紧张;黄冈鄂州黄石三个城市必将成为青山船厂未来的生产基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