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5-04 07:42:48
1,8,巴蜀一郎(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我想到你厂里去当个文员,上班时间打打电脑什么的,下班之后还可以搞搞文学,这个我喜欢。”巴蜀一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你想跳出山村到东莞来开开眼界、闯闯世界,我举双手赞成,但是你如果想靠我在东莞混饭吃,这个不现实。我虽然是总裁,但也只是替老板打工。这个厂不是我的,我是不可能违规安排你进我们厂打工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像你这样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人想来我们这样的大厂当文员是不现实的。”
“不当文员也行,只要能在姑父手下打工,干什么都成,以后等我干出成绩了,您再适当地提拔提拔?”巴蜀一郎好像受了高人指点,早就想好了答案。
“你要想真正闯出一番事业,就别指望靠我来帮你,要靠你自己去努力。不要说是你,就是一文、一武将来要工作,我也绝对不会安排到我的厂里去打工。”苏丹俊毫不客气地一口回绝了。
“为什么呢?”巴蜀一郎深感意外,一脸不满地盯着苏丹俊。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我,二是为了你。从我的角度来说,不聘用亲友是我的管理原则之一。你知道日本人为什么会把这一万多人的企业交给我管理吗?不只是因为我有管理能力,中国像我这样的人遍地都是,更因为我这个人原则性强 、自律性强,知道我一向任人唯贤,不任人唯亲。虽然说我现在是总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随时随地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只要我出一点差错,一旦今天被挤下台,明天就有十几个等着上位。不要说让我违规安排你进厂,就算你是合法进厂,也可能引起别人猜疑、怀疑、甚至成为别人的把柄。从对你的角度来说,你才二十岁,正是学习提高的年龄,假如你躺在我的权势下混日子,就很难培养和提高你的真才实学,而且即便你很认真做事,也会被人看成是靠了关系。万一你有个差错,则更会被人无限放大,所以对你也不公平。最重要的是,我今天的一切都是我当初赤手空拳打拼出来的,你为什么不可以靠了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呢?你如今的条件比我当初的条件可是好多了。”
“那,你就不管我了?”巴蜀一郎掩不住失望地问道。
“管,我当然会管你,但不是你期望的那种管法。实话对你说,以你现在的条件,既没有文凭,也没有一技之长,在东莞除了进厂做普工,恐怕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好在现在东莞出现了劳工荒,找一份普工的职业,并不难。我给你的建议是去找一份可以学到一技之长的普工,那样你能有一个发展和提升的空间。”
“我都二十岁了,还要去当学徒工?”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二十岁的时候也在当学徒工啊,你以为谁天生就是当总裁的吗?”
“哦。”
“你如果不愿意去当普工,我也可以资助你去读一个自费的技校,去上一两年学,学个一技之长,毕业之后能找一个技工的活,会比普工好一些。”
“还要去学校上学?我一进教室就头疼,还是不上了吧。再说上学要花你们的钱,我自己还没有工资收入,我还是直接当普工吧,边工作边学习,这样一举两得。”巴蜀一郎似乎一提到学校就头疼。忽然他问了一个让苏丹俊深感尴尬的问题:
“姑父,听说您当年也没去上大学,是吗?”
(未完待续 )
2011-5-4
日期:2011-05-05 07:40:55
第二章,战胜挫折——《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2,1,谁能上大学
“哎!我当年不是不想去上大学,而是想上上不了啊!”苏丹俊没有想到外甥居然会拒绝去技校学习进修,想起网上披露的在校大学生整天玩电游、玩手机、追星、谈恋爱、逃学、厌学、混学的种种,再次深切感受到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难以安心学点东西了,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年轻人对学习的那种热情和如饥似渴,真是恍如隔世啊!刹那间,三十多年前那个非同寻常的夜晚的情形浮现在眼前……
1977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二十岁的苏丹俊像往日一样,在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之后,头昏眼花地走出了工棚。虽然说是不需要太多体力的手工活,可即便什么也不干,连续坐在那里十几个小时也够呛,更何况,还要全神贯注、争分夺秒糊纸盒。苏丹俊走出工棚舒服地双手朝天伸了个懒腰,又打了个哈欠,才浑身无力地沿着今日繁华、当初狭窄的马路一瘸一拐向家中走去,此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回到家中,躺在床上,伸展四肢,全身放松地睡上一觉。
从护城河边的工棚出来,由东往西,经过云城市政府的大门,再经过十几户居民,就到了曙光小学长长的围墙。在围墙马路对面,有一口巨大的水井,这条马路因此被称之为大井头街。曙光小学原来的名称也叫大井头小学,后来革命了,才改为曙光小学。
走完曙光小学沿街的围墙就到了学校大门,越过学校大门向马路左拐,有一条巷子,名为车巷弄,再进去五六百米,就到了苏丹俊家所在的大院。大院有两排十间相连的平房构成,苏丹俊家在靠近学校后围墙的这一排的进门第六间和第七间的后半间。
苏丹俊走进家门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全家人正兴奋地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什么,不但下放在农村的大哥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沮丧,连住在工厂集体宿舍的二哥也一扫平时的怨气,最最兴奋的是在云城一中当语文老师的父亲苏敬文。
苏敬文身高一米七左右,微胖,国字脸,前额宽大,头发倔强地向后梳起,看上去不怒自威。假如不是穿戴寒酸,看上去还是很气派的。五十多岁的苏敬文已经满头白发,生活的艰辛、仕途的失意让他显得分外苍老,平时比较沉默寡言,可一旦打开话匣子,往往会变得眉飞色舞起来,假如再兴奋一点,便会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起来。
苏丹俊的父母很少向子女透露他们年轻时的情形,从父母平时的片言只语中苏丹俊得出一个模糊的框架:父亲出生书香门第,年轻时离家投奔革命。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进驻云城市当了渡江干部,官至市文化馆馆长。可惜好景不长,随后在五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中被贬到乡村中学去当语文老师,前不久好不容易才回城进入一中教书。
此刻苏敬文显然进入了最兴奋的状态,只听他神采飞扬地说道:“以前读书人的地位可高啦,哪像现在被称之为‘臭老九’?以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社会制度保证了读书人受人尊崇的社会地位,高到什么地步?过去有这样一句话,叫着‘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什么意思?就好比说,早晨你还是一个下放知青,还在田里种地,是个赤脚农民,晚上你就可能进了皇帝的宫殿,不是皇帝请你去做客,而是皇帝请你去当官,帮皇帝管理天下啊!”
(未完待续)
2011-5-5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