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眼中的水浒传》
第32节

作者: huhuahuan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谁知道一路上都没有碰到一块可以吃饭的地方。这下鲁达傻眼了,他是消耗能量大的纯力量型选手,又疾走了这么多路耗费了不少体力,又不像解珍解宝两位同学那样可以找野果子逮野兔吃,这会儿找不到补充体力的东东,就只好像那个地主一样守着金银饿死了。
  这鲁达可是暗线的重要人物啊,他要是在这里就饿死了,他的任务就中断了,后面的剧情就连不上了,所有同学们都要领便当散伙了,所以施老爷子神笔一挥,让一线生机出现在鲁达面前。

  施老爷子颇有马良同学的功力,这么挥了一下神笔,这渺无人烟的荒郊野岭就凭空蹦出了一座寺庙,庙里有一群老和尚,小和尚就没有了,小美眉倒是有一个。
  寺庙都要挂铃铛的,这风吹着铃铛就哗啦啦地响。(众英雄汗:又不是杨柳,咋会那样响呢?)饿掉了大半管血的鲁达听到了这代表寺庙的铃声,立马奋起最后红色的残血奔向寺庙方向,此时要有个人出现在鲁达面前,估计会被鲁达生吞硬嚼下肚去。
  这声速就是比十一路快。鲁达“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
  这寺名也太让人囧了,哪有和尚庙叫瓦罐寺的?像别人文殊院、观音庙、二郎府,一看就知道是拜哪路神仙的,这瓦罐寺难道是拜厨房的?怪不得破败不堪,没有人来续香火。是不是施老爷子临时挥笔欠思量呢?
  绝对不是,小白斗胆来瞎猜一下。这瓦罐乃是一种盛水的容器,像个微型小缸什么的。这鲁达又是一米八八以上肥肥大大的大块头,进一般门户估计都得低头弯腰,进了这瓦罐寺,还不塞得满满的,像什么?
  众英雄:像团鱼进了瓦罐,是瓮中捉鳖,表明鲁达在里面要被人欺负。

  小白:答案颇有想象力,可惜不够与时俱进,再猜…
  众英雄:板砖、西红柿、臭鸡蛋!
  小白:板砖收了,西红柿米西米西地,鸡蛋臭的不要。
  小白给出口胡答案,这鲁达后来被人唬得进来出去,又被人打得进来出去。这岂不是像一个活塞在缸里不停地做活塞运动?鲁达此段故事后就去东京干西军交代给他的正事了,那他前面的五戒还有两戒没有破完呢,此时不破何时破?这段正是施老爷子用来给鲁达破第一戒杀生和第三戒邪淫的。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正文。

  日期:2010-12-22 17:07:08
  鲁达信心十足地来这里找吃的,可是眼前的却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景象,仿佛是个鬼宅似的。怎么破败了,书上有描述:
  “钟楼倒塌,殿宇崩摧。山门尽长苍苔,经阁都生碧藓。释迦佛芦芽穿膝,浑如在雪岭之时;观世音荆棘缠身,却似守香山之日。诸天坏损,怀中鸟雀营巢;帝释欹斜,口内蜘蛛结网。没头罗汉,这法身也受灾殃;折臂金刚,有神通如何施展。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这个叫情景铺垫。这是什么情景?这是最原始最野蛮的情景,昏天暗地,上不见天日,下没有王法,连神灵都自身难保,谁又管得了兔妖狐仙作怪呢?这就暗示了这里必定有天地哭泣神人共惊的惨剧要发生。
  不过鲁达没有小白想的这么复杂,鲁达只是简单的想,我擦,这里怎么这么恐怖,难道老子走到蜡像馆来了?怕怕。果然,越往寺里面走就越阴森恐怖,“只见知客寮门前大门也没了,四围壁落全无。智深寻思道:‘这个大寺,如何败落的恁地?’直入方丈前看时,只见满地都是燕子粪,门上一把锁锁着,锁上尽是蜘蛛网。”
  猫咪啊,要是胆小的小白,老早就吓的转身跑了。鲁达还能一路往里走,这心理素质确实可以啊,估计在西军没少看咒怨之类的好片子。但是说不害怕那是吹牛的,鲁达到底还是心虚了,我擦,就算是蜡像馆,起码得让我看见一尊蜡像吧?难道白天蜡像都躲起来了,到了晚上才出来活动?鲁达越想越害怕,忍不住大喊几声壮壮胆。可是喊了半天,四下里除了空荡荡的回音,静寂得可怕。

  这下鲁达也不淡定了,肚子又叫得厉害,管它有鬼没鬼的,先找东西吃,就是遇着蜡像也要啃几口再说。于是找到了厨房,结果厨房破烂得连锅都没了,鲁达心里发毛了,把自己装满金银酒器的行李搁这儿了,提着武器满寺院地去找蜡像了。
  估计鲁达饿憋了,阳气不怎么旺。结果一下子就被他找着蜡像了,原来都躲一块开会呢。郁闷的是,是几个老和尚的蜡像,皮包骨头的,又老又丑,看着就掉胃口,没法下肚。
  鲁达忍不住骂骂咧咧几句,没想到蜡像居然动了,还会说话,猫咪啊,吓死小白了,小白的心肝都要蹦出来了。众英雄汗,那是真的老和尚,不是蜡像。
  哦哟哟,哈哈,小白就说世界上没有鬼的嘛,哪有什么会动会说话的蜡像啊,哈哈。
  鲁达也是一样,我擦,敢装蜡像吓我,于是立刻摆出西军高级身份的大派头训斥了老和尚们一番,凡是老和尚们的行为都是错的,凡是老和尚们说的话一律扣上“没道理”“胡说”的帽子。

  老和尚们被鲁达气坏了,这要饭的比施舍的还牛皮哄哄,太没礼貌了,了得了啊你。于是就学李吉同学,你训我是不是,我就编恐怖故事吓唬你。于是就说这里有两个杀人不眨眼的好汉,你赶紧走,走晚了就被他们杀了。
  鲁达听了差点没笑岔过气,老子一二百人都不怕,难道还会怕了这两个鸟人。正想跟这些老和尚炫耀下自己在五台山的壮举,忽然“猛闻得一阵香来”,顺着香味一找,果然找到了那个厨房里失踪的锅,原来在这里,还“煮着一锅粟米粥”。鲁达这下得意了,一点没想到是自己太不懂礼貌的缘故,还以为是老和尚们藏起来不给自己吃。那些老和尚郁闷了,赶紧把碗筷和一切能盛粥的容具都藏起来,看你怎么吃。

  鲁达军营出身的人,也不讲究,直接把一锅粥倒桌子上了,一边冷却一边用手一把一把抓到嘴里吃。老和尚们一看傻了,这不是糟蹋粮食吗,那得流多少粥到地上去啊,赶紧上来接粥吃,“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
  本来小白深以为鲁达太霸道了,接着往下一看,还是蛮可爱的。“智深却把手来捧那粥吃。才吃几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那里抄化得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智深吃五七口,听得了这话,便撇了不吃。”
  鲁达先前可是饿的不行了,根据书中描述他的胃容量,这“五七口”估计连塞牙缝都不够,可是他却“撇了不吃”。这是同情心啊,这是良心啊。小白窃以为,这个细节,恰恰表现出了鲁达的性情,无愧乎那句话“水浒真英雄唯鲁达耳!”人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性格和脾气,是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人可能会纯洁、善良,也可能会圆滑、世故,但是这良心却是与生俱来的。鲁达虽然霸道、凶顽,但是那和他的生长环境有关,可是却是唯一有良心的好汉。

  鲁达心里怎么想的呢?我虽然饿,但是那也只是一天没吃,这些老和尚三天没吃了,该让他们先吃。从这点,也能看出他和匪酋宋江为政的不同。假设是匪酋宋江,他会怎么处理呢?他肯定会说,尽管你们三天没吃了,但是现在让鲁达管个饱,一会儿他就能打的过那两个好汉,救你们出苦海,你们尽管又少吃了这顿,但以后就顿顿有吃的了。众英雄分析分析,匪酋宋江的处理方式可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