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眼中的水浒传》
第57节

作者: huhuahuan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请注意这个细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此时尚不知刺配何处。
  日期:2011-01-05 18:45:32
  前面某段改为:
  孙定同学从实际出发,给林冲同学拟定了一个减轻罪行的可行性方案,把死罪改为了刺配偏远地方充军,开封市长同意了。孙定同学有这么厉害吗?开封市长未必就是听从了孙定同学的话,因为空口无凭,孙定同学那句“看林冲口词是个无罪的人”完全是睁眼说瞎话,市长要是凭此断案那就是白扯的了。要证明林冲同学的话,必须要能找到那两个“承局”才行。反而高俅同学那边是人证物证俱全,要为林冲同学开脱非常难,但是要判林冲同学死罪很简单,只不过高俅同学的不合理行动他应该略知了,所以他本来就打算先不判死刑,看看高俅同学的意思,如果高俅同学不乐意了,就再判死刑。作为一个首都市长,这点事都不会办不是扯的吗?孙定同学只不过是正好合了意罢了。反正按规定,这审判结果还要呈上去给高俅同学审批,高俅同学不愿做“恶人”,咱市长来替他做做看。

  日期:2011-01-05 23:09:27
  请注意这个细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此时尚不知把林冲同学刺配到何处。
  “滕府尹也知这件事了,自去高太尉面前再三禀说林冲口词。高俅情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准了。就此日府尹回来升厅,叫林冲除了长枷,断了二十脊杖,唤个文笔匠刺了面颊,量地方远近,该配沧州牢城。”
  开封市长按照孙检察长的建议,把林冲同学的案子稍稍改动了下,原本是“手执利刃,故入节堂”的死罪,现在成了“腰悬利刃,误入节堂”的刺配之罪。林冲同学到底是“故入节堂”还是“误入节堂”,这个是主观动机,属于不确定的因素。小白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行为是确定的,行为暴露预期。林冲同学到底是“手执利刃”还是“腰悬利刃”,这个有且只有一种可能,是非常确定的因素。于是小白翻到前面去看,“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

  看清楚了吗?林冲同学的的确确是“执刀向前”,而且有高俅同学及其左右手下众多人证,也就是说,是死罪无疑,高俅同学和开封市长要判他死刑非常容易。
  开封市长假意判林冲同学刺配罪名,拿着审判结果去给高俅同学审批,看看高俅同学的看法。可是,居然发生了“高俅情知理短,又碍府尹,只得准了。”这真是开玩笑,林冲同学是“手执利刃”还是“腰悬利刃”,高俅同学作为第一目击证人,那是再清楚不过了,以他的身份和这件案子的性质,他若是真的要让林冲同学死,此时只需要不批,然后勒令开封市长重新审理,定林冲同学一个死罪就行了。可是他居然准了,嘿,真奇妙。这就印证了小白之前说的,高俅同学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林冲同学,林冲同学是他的心腹爱将,他怎么会舍弃林冲同学。而且事后证明,高俅同学走的这一步棋精妙绝伦,匪酋宋江,确实差高俅同学千里。

  而且当天开封市长回去后就决定了刺配林冲同学去沧州服刑,一个距离首都东京千里之外的“远恶军州”。巧了,之前一直没决定刺配地方,现在一回去就立马决定了。可见这个开封市长确实有两把刷子,难怪能做到这个位置,他一早就大致猜到了高俅同学的意图,故意留着刺配地方请高俅同学定夺呢。那么就是说,这个沧州,要么就必定有高俅同学的人,也就是属于组织的地盘,要么就是敌对势力,特派林冲同学过去执行任务的。

  殊不知高俅同学定下这么一个地方,想出这步妙棋,却差点意外地被一个人给破坏了,因为此人,对林冲同学进行了连续的千里大追杀。
  日期:2011-01-06 18:02:38
  “当厅打一面七斤半团头铁叶护身枷钉了,贴上封皮,押了一道牒文,差两个防送公人监押前去。两个人是董超、薛霸。”
  施老爷子又祭出虚的人物出来了,像之前的老范同志、老种司令一样,这小董小薛同学也是虚人。他们作为大宋朝普通公丨安丨干警战线的兄弟连,出镜率和活跃程度那是相当的一个跑火。一会儿在包拯同志的府里和张龙赵虎同学一同听传唤,一会儿又在狄青同学的帐下和张千李万同学并列,在罗贯中同学的《三遂平妖传》中,小董小霸同学也是押解犯人的公差,在冯梦龙同学的《三言二拍》里,也有他们的戏份。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公丨安丨干警了,而是当时司法腐败的一个象征,一个符号,是所有酷吏的代表,如同我朝的城管、拆迁办一般。

  姑且按照年代和时空比较接近的包拯同志的时代来说,跟小白带众英雄坐的时光机第一次坠落的时间比较接近,包拯同志在嘉祐七年就挂了,那就是公元一零六二年,距离此时差不多有五十年了,如果小董小霸同学在包拯手里当差时是三四十岁的话,现在也是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家了。哎,真难为了这两位老人家,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顶着六月酷暑天陪林冲同学公费出差。

  以上口胡,目的是要引起众英雄的注意。因为在后面的故事中,有许多好汉都被公人押解刺配过,比如匪酋宋江、武二爷,可是那些公人都是路人甲路人乙,连姓氏都没有留下。唯一有名有姓的押解公人的只有林冲同学和后面的卢俊义同学,更巧的是居然这两次的公人都是同一批,奇么?巧么?难道论单人武力,武二爷还不如林冲同学?论领导手腕,匪酋宋江还不如卢俊义同学?笑话,按照书中的设定,武二爷单手就能灭了林冲同学,匪酋宋江闭着眼睛都能玩得卢俊义同学上天不得入地不能。那为什么匪酋宋江武二爷的押解公人都是无名之辈,而林冲同学和卢俊义同学的却有名有姓呢?

  这些都是暗线的故事了,施老爷子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因为林冲同学和卢俊义同学的这两次押解过程因为有了小董小霸同学而与众不同更加多姿多彩。好了,现在姑且认定小董小霸同学为水浒当时年代全新的两名公丨安丨代表。
  日期:2011-01-06 18:54:51
  “二人领了公文,押送林冲出开封府来,只见众邻舍并林冲的丈人张教头都在府前接着,同林冲两个公人到州桥下酒店里坐定。”
  接下来就是那段经典而又悲情的林冲同学休妻情节了,不知道为何近来总有一些评论说这是林冲同学追求富贵舍弃妻子的卑劣行径。可是,证据呢?证据在哪里?合理的推理过程在哪里?关于林冲同学和林夫人的感情,小白不想说太多。佛说,人世间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爱别离的切肤之痛彻心之苦,非经历过的人不能体会。

  详细的内容请众英雄自行去书中阅读,字里行间的悲情请众英雄自行体会。小白只说这三句话。
  这是悲情的不知就里的妻子:“那娘子听罢,哭将起来,说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儿点污,如何把我休了!’”
  这是悲情的有口难言的丈夫:“林冲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个相误,赚了你。’”
  这是悲情的宽宏慈善的家人:“张教头便道:‘我儿放心,虽是女婿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这事且由他放心去。他便不来时,我也安排你一世的终身盘费,只教你守志便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