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过的欲望》
第47节

作者: 范世凯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吴静把客人让进屋。廉荣子说:“弟妹,我们穷家火业,没啥送的,这是笨鸡蛋,干榛磨是喜珍拿的。你们城里人喜欢这绿色食品,爱吃以后再给你们拿。”说完,一屁股坐在旧布艺沙发上,喜珍也坐下了。她们坐车赶路,折腾小一天,也真累了。
  吴静倒了两杯凉茶,送到二人面前,说:“来,喝点茶吧,大热天的,渴了吧?”
  廉荣子拿起杯,“咕咚咕咚”几口就喝干了,完了她说:“还真渴了,这天儿,可真热!”还用手往脸上扇了扇风。她摆弄着水杯,仔细打量着屋里的陈设。忽然,她发现新大陆了似的:“唉呀妈呀,瞅你家墙上贴的那是啥图哇?”
  “哦,是彩票方面的。”
  “可真不简单,没文化的人可整不出来,难怪。”
  吴静笑了笑,没说什么。
  “啥玩艺儿这么香啊?”廉荣子使劲嗅着四周寻找着香味的来源。

  “白兰花的香味儿。”吴静告诉他们。
  廉荣子忙站起走进南屋,看到了窗台上的花。“可真香啊!”她对喜珍说道:“咱们也在家养几棵多好哇!”
  廉发媳妇已把喝完的空杯放在了茶几上。唠了些家常嗑儿,廉荣子问吴静:“弟妹,我大力兄弟啥时回来?”
  “走时候没说,有事我就打电话找他吧。”
  大力和门亮去了新楼看看装修情况。吴静打电话说家里来客人了,问是谁,告诉说那人自己说叫廉荣子。
  接到妻子电话后,大力想起来了,爸爸老家是有个叫廉荣子的,二十多年没见过了,路上见了肯定不会认识的,她怎么会来呢?他往回走时猜测着对方此行的目的。
  吴大力的爷爷叫吴洪礼。民国十八年时,随父兄从河南逃荒到东北。那时可真叫“盲流”,没投奔,没目标,当时只想找一处不旱不涝能吃饱饭的地方。后来走到了辉南县城西十八里处,落脚开荒占草。吴家人勤劳,肯吃苦,家风纯朴,人也厚道,几年下来,开出十几垧好地,养了牲口栓了大车,日子日渐红火。后来到这里的人家多了就成了村子。吴家老爷子脑子活,看婚丧嫁娶都用餐具,办事情的自己家又都不够用,就开了一个出租盘子碗的铺子,那村子也因此得名。

  吴洪礼念了几年私熟,算是识文断字。十四岁时就管家里的账,几年来,把帐弄的清清楚楚,不差毫厘,吴老爷子非常欣赏他。
  吴洪礼邻家有一小子,叫廉德福,小他三岁,是后从河南来的老乡。吴家对廉家没少关照,两家关系自是密切。廉德福刚穿死档裤,就像尾巴似的,整天跟在吴洪礼身后。混吃混喝混玩,也有混到旧衣服的时候。廉德福也听话,吴洪礼叫他干点啥也很痛快。廉德福还和吴洪礼学会了认字,《百家姓》竟也能认下来了。有一次,廉德福说要和吴洪礼学打算盘,年令相近的少年,常开玩笑,有时也没个深浅。吴洪礼就说:“你小子光奸不傻,我花钱学的本事,你白白学去,哪有那么多好事?”廉德福问:“不白学那我还得给你二斗粮啊?我爸教我的多啦,我也没给他啥,嘿嘿。”

  “那你管我叫爸,我也不要你的粮。”
  廉德福狡猾的笑着,盯着他的脸想了想,说:“你呀,太小了,和点黄泥烧着吃还差不多!”
  “那你管我叫小爸啊!”
  廉德福眨巴眨巴眼睛,寻思一会儿,忽然叫了声:“小爸!”
  吴洪礼迟疑了瞬间,接着笑着大声答应:“哎!”然后两人笑成一堆,打成一团。后来吴洪礼还真的教会了廉德福打算盘。
  从那次以后,廉德福高兴时就叫他“小爸爸”,但不常叫。开始时,只局限在只有他俩在的时候。

  有一次,吴老爷子过寿,乡邻们都喝了很多酒。猜拳的,行令的,喝乐的,喝醉的,场面很热闹。廉德福也喝了不少酒,红着脸关公似的,他冲着吴洪礼大吵大嚷:“小爸爸,快去拿好酒来啊!”惹得众乡邻哄堂大笑。从此后,他们俩就成了村里人人皆知的“父子”了。
  文丨革丨动乱时期,两伙造反派武斗,都自称誓死保卫毛主席,是正宗革命派,群众对真假猴王也搞不清。两派先是棍棒扎枪,后是“三八打盖”,土制手雷,打的黑天昏地,死伤了不少人,也没分出胜败。当时吴大力的爸爸吴爱民是汽车修配厂的车间主任。为了扩充实力,两伙造反派都去拉他入伙。吴爱民又躲又藏,说死也不肯参加。后来看大事不好,就偷偷回了辉南老家躲避。解放后吴碗铺已改名叫红卫大队。廉德福虽已年近六旬,但因能写会算,人又本份可靠,群众威信高,一直当大队会计,也算是个人物。红卫大队当时政治运动搞的也是不亦乐乎,但毕竟是农民,除以食为天的劳动外,很多时候是应付上面而已。

  吴爱民到乡下后,就住在了廉德福家。他对吴爱民说:“爱民哪,现在世道乱,你就在这安心呆着,啥时候稳定了啥时候再回去,这就是你的家,你就和我儿子一样,吃啥用啥,就和你婶说。”
  按理说,“小爸爸”的儿子应叫他大哥,管他老伴叫嫂子才对,早年的戏言也好,正经话也罢,现在也没人计较那些了。
  外面乱纷纷的,吴爱民一住就是半年。他先是在廉家做点零活,扫扫院子种种菜,和廉婶喂猪养狗。开头还可以,后来就觉得很腻,也想家。中间有一次赶在夜里回过一趟家,也没住下,和老婆孩子见见面,撂下点钱和米,天没亮就走了。
  日期:2011-01-15 08:25:38
  返回乡下后,廉德福又求生产队长,说是外甥孤身一人投奔他,让给安排点事做。廉会计还是很有面子的,把吴爱民安排副业队干活。他的活是在货车站装卸,很累,但工分高,还有每天一角五分钱的补助,月底就兑现。这段时间,吴爱民的收入也凑合,老婆孩子也没饿着,只是妻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也真够她受的。那些日子里,苦辣酸甜虽然一言难尽,一年多的时间很快也就过去了。

  岁月无情,往事如烟,转眼间又是四十多年。老一辈已成古人,这世界上又生出一代代新人。他们沉浸在不同的喜怒哀乐之中,演绎着自己悲欢离合的故事……
  大力家很狭窄,来了客人别说住,就是坐也让人感到压抑。晚饭在快活林酒家安排的。大力还找来了弟弟大安家三口人。大力叫廉荣子二姐,叫喜珍嫂子。他很诚心的让她俩挑爱吃的菜点,但她两谁也没点,也许是不会点,也许是不好意思点。还是廉荣子快人快语:“俺们庄稼人嘴壮,你点啥我们吃啥!”
  吴静说:“大力,你就点吧,弄点他们不常吃的。”
  穿红衣服的女服务员耐心地等着客人点菜。
  大力用餐纸擦了擦额头的汗,开始点菜。他点了红烧鹿肉、清蒸甲鱼、清蒸河蟹、烧红鳟,还要了竹笋炒肉等八菜一汤。又要了白酒和啤酒。
  开席时,大力作为东道主先提酒。他很兴奋,笑容满面。他说:“人是故乡亲,虽多年不见,但我们感情不差,今天能欢聚一堂,是福分,也是缘份,有机会多连系,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连系。来,为我们吴廉两家源远流长的友谊,干杯!”然后大家举起酒杯碰了起来。廉荣子和两个男人喝衡水白干,其他人喝葡萄酒。吴家人都提了酒表达了友好和欢迎之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