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9 13:40:00
22
七夕之后,老板和李琰安静的异常,除了每天吃晚饭后,李琰会出门散步巡视,二人几乎大门不出。
老板也是如同平日里,翻看药材,整理店铺。整体都弥散着平和的气氛。而我却是隐隐在其中感到不安,有点像夏季风雨来临前的空气,平静中隐隐感到有什么在骚动。我心有不安,也尝试过向老板提问,但是都被轻描淡写的带过。李琰话也愈发的少,经常是连问几个问题,却一声不答。
我在铺子里闷的无聊,夜间老板又不许出门,只能在白天四处溜达。幸好之前在和楼下的小保安相处的不错,便在白天,趁着他轮班,买了吃的一起聊天打发时间。
另一个让我一直放心不下的,便是吉寿的尸首。如今,距离吉寿死时已经过去了十几天。我一直想回宿舍再去确认,可又担心再留下更多痕迹。只能从小保安这里迂回探求。
我又不能直接提问,只能旁敲侧击。除了知道保安自称“小杨”,别的什么都没打探出来。
除了如此,小杨作为聊天对象倒也蛮令人愉快,据他自称,家处山间小镇,虽不至于是化外之地,但古风民俗也保存的相当完好。
相处下来,发现他平日无论寒暑都衣装整洁,连盛夏伏午都会把制服帽戴好。我还从未见他脱帽乘凉。再有一点,就是小杨异常喜爱折纸。每次前去都会看到小杨将身边的报纸裁开整齐,一个个的折着纸鹤。
“这么多纸鹤?是叠了送给谁的?”连着看了几天,我不禁打趣。
小杨低头笑了笑,“攒着,等着给姐姐。”
“你和你姐,感情真好。”
“我姐手艺可巧了。爹爹传过去的技巧,姐姐一学就会。你看,这纸鹤,顶多做做样子。要是姐姐来做的纸鹤,都是真的腾空而飞。”
会飞的纸鹤?“你是说风筝吗?”
小杨摇头。“我家里祖辈以此为生,上面传下来的手艺也多。在城里,只是个普通的纸鹤,但要是回家,给它上了纸药,这就又是活灵活现的如同生物了。”
纸药,这词我听着新鲜。在老板铺子里打杂下来,各色中药西药听了不少,至于纸药,倒还真是闻所未闻。
见我有了兴趣,小杨也不藏掖,放下了手中的纸鹤,叙讲起来。
2011-8-9 14:25:00
公元100年,许慎著《说文解字》,谈 “纸” “‘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足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
公元六世纪,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专门有两篇记载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
公元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
唐代的绘画艺术作品已经有不少纸本的,名贵唐“硬黄”、五代 “澄心”兼还有水纹纸和各种艺术加工纸。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纪的宋元和明清时期,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这就要求纸的打浆度必须相当高,而造出的纸也必然很细密匀称。先前唐代用淀粉糊剂做施胶剂,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后多用植物粘液做“纸药”,使纸浆均匀,常用的“纸药”是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
这广义的“纸药”,便是从宋时流传开来的。而到了行家之中,这“纸药”除了制造过程之中,所施用纸药,又有了另一层含义。
小杨姐弟俩母亲过去的早,父亲又忙于生计。常常是姐姐权作半个娘,带着弟弟过活。 有时父亲十天半个月不着家,米缸又空空无物,姐弟俩就只能靠着和父亲学的一点小手艺出门摆摊,换点米粮。
而这姐弟两人,第一个学会的便是纸鹤。这纸鹤上手简单,做着又快。姐弟俩常常是用彩纸多做了,穿成串子。和着铃铛、香花之类的,买予那些小儿与各户的妇人。
但这小生意开头还好,到了后来,新鲜劲过去,就见上门的客人日渐稀落。眼看姐弟俩又要挨饿,姐姐便想出了个办法。
转过天来,姐弟俩白日没出门,倒是趁着夜间各家出门纳凉的日子抱去纸鹤买卖。各家开始都没在意这俩孩子忙活着些什么,而后来,眼见的小孩倒是喊了起来,“纸鹤飞了”。
各家大人打眼观瞧,只见得,原先那白纸折的鹤儿,只只飘于了半空,从地上慢慢升起,打着旋的浮在离地不两米的半空。这地方,本是以农为生,又没甚污染,到了夏夜繁星灿烂,正见得只只鹤儿白素如兰,在离了头顶不远之处,旋转空舞。饶是有趣。
有人跃起取了下来,却见掌中依然不过是纸鹤一枚,无甚异处。而那姐弟二人再取回放出,便又是浮了在半空旋舞。
一时间,买者云集。不到半时,姐弟俩就乐淘淘的取了钱粮回家歇息。
虽是“飞鹤”所得钱两众多,姐弟二人反倒是量入为用。但要是够足填满肚子,便不肯再多售多出。
2011-8-9 17:39:00
这奇异的手艺,却在乡间传十传百的流开。而之前售出的飞鹤,也在几天之后成了普通的纸艺。而不少人都想来求见一眼,平时寥落无人的姐弟俩门口,常常是围满了好奇的村民。而那晚见过这飞鹤的,恰有当地一大户家的孙儿。正是六七岁的年纪,见了趣物便四处吵闹着要。只是这独门的手艺,由姐姐独造,他出也寻摸不得。那大户又将孙儿掌上明珠一遍的疼爱,便特地遣人过来讨要。
而姐俩年纪尚小,不懂其中的厉害,只是觉得足以温饱,便不需再售卖。那大户见姐弟俩不肯出门,家中有无尊长。便有人想了法子,说唬说姐弟二人做了假物唬人,纸鹤明明是买来时,可以半空浮游,及家里放了几日便又成了普通的纸鹤。说要姐弟二人退换当日换来的银两粮物。又唬了姐俩说是,所居这小屋,明明是村中财产,因为好心才租与这三口人住。现在若是姐俩再不承应,便只能收回房产,请小杨全家另择住处。
正当姐弟俩不知如何是好,正得二人的父亲回家。见平日无人问津的陋舍,有人正奉上名帖拜请。父亲也吃惊不小。忙回去问了姐弟二人原委,听姐姐战战兢兢的讲了因果。父亲才默默叹气,转身出了门。
说是家里儿女不懂规矩,让诸位受累。且留予一日时间,待三人做好了飞鹤,转赠过去,任意索取,不需分毫。
到了夜里,父亲带着姐姐,二人忙碌了一宿,却让小杨睡下。待到天明转醒时,就见得屋里满地都是叠好的纸鹤,而父亲和姐姐正在转身忙着打行李。
小杨还没等明白怎回事,就被父亲和姐姐带出了门。就这么,三人又搬去了别的村子。
当时问父亲,父亲只是叹气,说了句,“寄人篱下,低声卑气。”
后来渐渐长大,才知道,当初姐姐是怎样驱使那些纸鹤舞动。小杨说到这里,羞涩的笑了笑。
“现在想想,倒真是小孩子的办法。”
那时,姐姐想着父亲提到过的“纸药”,灵机一动,边去捕了肉虫取出汁液,涂于纸鹤之上。再扑得喜爱血污的蠓豸 ,身长不过毫米,色浅白。装于那纸鹤的腹内,闻得肉虫的气味,蠓豸而飞。自就引起那纸鹤翩舞空中。至于之后,那蠓虫顺了折缝而走,自然,飞鹤也变成了普通的纸鹤。
随时简单的把戏,说出来令人失笑。而年纪尚幼,就能就有如此巧思,倒是让父亲为姐姐的才气有了番新的认识。而后来,姐姐偷着告诉小杨,父亲虽然也是做了会飞的纸鹤,但道理却与自己的驱使小虫的方法完全不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