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2-24 21:26:33
8毕业招聘会那场哭
11月8日昆明阳光灿烂心情生气
这十多天了没见过雯子上线,发短信没回,打电话也不接,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有些担心她。也不知道她辞职在家是怎么过的,当年我辞职后幸运的接到了她的电话,开始写稿才结束了发呆的日子。
不过当时写稿主要是添补每天无所事事的空虚无聊,我并没指望着写稿能养活自己。经历了第一份短暂的工作后,自己半斤八两心里清楚,要做自由撰稿人也是妄想。所以一边写稿的同时也一边发简历寻觅新的工作。
说到这里就想写写我在北京找工作的面试经历,现在很多毕业生还没开始找工作就已经放弃,就是因为听了太多关于找工作面试的痛苦经历,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不经历你永远体会不到。
关于我第一份工作时的面试情况,这段记忆似乎太久远,有些场面很刻骨,有些记不太清楚了,概括来说我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在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前就被打击掉了多半。
我本科时候的专业是城市规划,当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老爸的那些见多识广的同事朋友们都纷纷赞叹说:“好专业啊,前途无量。”
当时对前途还只是个概念认识的我也以为抓到大虾了,非常非常开心的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慢慢的才发现在师范大学上这样一个工科专业事实上就是个笑话,没有任何实践事实上连手工图也没画一张。
就这样四年毕业后我的脑袋里留下来的只是开设科目的名称,我自己不用包装也是一个笑话。在毕业招聘会上我们班的同学只能去应聘地理老师的职位,到现在我好几个同学都坚守在一些县市高中的地理老师岗位上。
参加完毕业招聘会我在寝室里歇斯底里的大哭了一场,那一场哭啊,是我有史以来哭得最可怕的一次,好几次都上不来气了,然而原因简单的狗屁不是(原谅我说脏话,我现在想起来还对当时的自己真是恨铁不成钢的生气)。原因就是在招聘会上我给一个学校投了简历后站在旁边等的时候,招聘的校长看都没看一眼的去招呼我后面来的一个女生,那个女生是家长带过来的,那家长看起来很有派头一过来就给校长递烟,那校长还请他坐到旁边,也许早就认识。
当时我能做的就是恨恨的从那女生的简历下面抽出我的简历,转身就走了。
一进寝室门眼泪就从眼睛止不住的冒出来了,想着刚才的一幕,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伤心,越哭越厉害,不知道哭了多久,反正到最后没有了眼泪也没有了力气……
后来我经历了很多次面试之后想想我毕业那场哭是那么不值,那算什么事儿呀?可是当年刚毕业的我根本就是一个没经世事甚至从小到大都没受过大委屈又敏感得要命的大白板,一丁点的委屈也会被我放大成天崩地裂的打击。
总要经历一些什么才能坚强,更何况我那时一只脚还没跨进社会的大门呢。
日期:2011-02-24 21:28:29
9青涩的面试
11月9日昆明阳光灿烂心情一般
这两天就写写我找工作的经历吧,回忆的闸门一放开记忆就奔涌而出,收也收不住。很多毕业生毕业梦想就是去北京闯荡,我找工作经历也是个样板。
虽然在毕业招聘会上备受打击,但是去北京之前我并没有任何担心。北京工作机会多发展前景广阔是有口皆碑的,民也一直告诉我不用着急找工作,先玩玩再说。
刚到北京的当晚,我就做了两份简历,一份是为城市规划本专业职位准备,另一份是编辑。我一直都喜欢舞文弄墨,在大学里做校刊主编,职业理想就是做编辑。那时候职业女编辑在我的概念中都聪慧知性并且备受尊重,我人生的方向也是如此。
很快我就接到了面试电话,第一次面试就通知我穿正装。那时正值北京的6月,艳阳高照天气已是很热,当我西装革履的到达面试地点时,全身都汗透了。
一进门,发现在大厅里等待面试的人排成两队笔直地站着,大概也有20多人,有个职业装站得笔直的男人在讲着什么,看到我,优雅地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让我站在了队尾。
我刚站进去他就叫大家按照顺序走进旁边的一个会议室,然后进来一个穿着黑色职业短裙自我介绍是某经理的女人,跟我们讲了一番要有远大职业规划的激情澎湃的话,听得我也激情澎湃,当然坐在下面的应聘者无不激情澎湃。然后就告诉我们第二天早上来参加具体面试。
激情澎湃的我第二天又准时到达,同样在大厅排队,看起来跟昨天的人数相差不多,同样被带到会议室,某经理进来先放一段公司的影像资料,原来都是公司某个职员一年完成了多少业绩,获得多少奖之类的报告和颁奖典礼现场的盛况,当然奖金基本上都是天文数字。看着看着起初心花怒放的我心里开始有些蹊跷。
看完后开始一一面试,面试我的是位三十岁左右化着职业淡妆的美女,她低头看着我的简历问我应聘什么职位,我认真地说:“编辑”,她抬头面无表情的看看我,又低头看简历,等了一分钟后才说:“没问题,你做编辑很好,不过我们公司都是先从销售产品做起,在市场上锻炼一段时间再做本质工作,到时候你可以做编辑。”然后当场拍板说:“明天早上来上班,还是这个时间。”
我晕晕乎乎出来后,渐渐明白耗了两天时间在这里面试,其实是一个骗局。后来我才知道这公司不是传说中的传销公司,也应该算是传说中的直销公司。
这场面试后我把目标直接锁定了文化公司的编辑职位,免得再上当。之后就有一家文化公司打电话来,先是简单的电话面试,然后是到公司面试。面试也很简单,简单地问了我的情况后,便给我一张纸上面是一篇简单的散文让我修改错误,然后就让我回家等消息。第二天就打电话通知我上班,职位是文字编辑。
我那时候白痴的厉害,想想只要是编辑我就做,根本没有在意公司大小工作环境等等找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事实上,就编辑此职位来说分好多类别。杂志编辑与报纸编辑不同,书稿编辑也有教辅社科等多种划分,在出版社工作的编辑与在出版公司工作的编辑也大不一样等等。
开始工作后我才发现,“此编辑”(我应聘的第一份工作)与“彼编辑”(我理想的编辑工作)简直是天壤之别,公司主要是做教辅材料,概括说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从买来的一大堆书稿中,这本书稿中找一篇另一本书稿中找两篇,如此类推最后合成一本新书。
说来可笑,当我第一天上班看到同事小心地把一本书稿上的一篇文章裁下来在上面标注了一个数字记号后还很好奇;等我帮她把一摞剪好排好顺序的文章交给排版的同事,她告诉人家按照数字顺序排好就OK了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做编辑也是手工活儿。
就这样,咬着牙坚持工作了几个月后我对编辑工作的所有激情全部消失殆尽,便辞职了。在老板一言堂的小公司,辞职不需要任何手续,直接跟老板打招呼第二天就不用来了。我也没有任何可交接的工作,这样的工作,随便找一个中学生做会更顺手。
辞职后的日子就是之前说过的遇见雯子开始写稿,写稿的同时又开始找工作。我发现回忆这段面试的经历特别耗精力,很多事你在做的时候主要是耗体力,等到回忆的时候就完全变成消耗脑力的活儿了。
我有些写不动了,等过段时间有精力再写我的第二段面试经历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