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第9节

作者: 新希望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22 22:17:22
  小林拒绝向命运低头。他毅然决然地走出家门,南下去打工。他认为,即使没有学上,他也未必比别人差多少。

  南方的城市也并非如想象中好混。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在某些地方大行其道。小林年纪轻轻,又从小念书没吃过苦,一没钱二没技术,只好到一个建筑工地里去打工。有一次不慎从房上掉了下来,幸好不太严重,只是伤了一条腿。老板怕出事,马上让小林收拾行李滚蛋。
  小林拖着条病腿,又没有生活来源,只好先回老家。在老家的街头,小林看见了喝得醉醺醺的二刚。就是当年这个混蛋二刚,让他本来美好的大学梦破得粉碎。小林一时火起,回家找了把改锥,赶上二刚,朝着他肚子连捅四下。
  改锥能杀人吗?一般来说不能。可是小林的这几下很巧,刚好把二刚的肺给扎破了。过失杀人,还是故意杀人?反正不管怎样,小林再也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有的时候命运真的很奇妙。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就这样接到了命运给他开的致命的玩笑。
  可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偶然吗?还是必然的?

  二刚是罪魁祸首不错,但是,为什么这事偏偏发生在小林身上?
  如果非要拿出个理由,那么我觉得可以这样说:如果你学习好,请你试着和别人分享你的经验;如果你很优秀,那么请你也不要看不起不如你优秀的人。要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那么,远离祸源,谨慎处世,这样,你才能保护好自己,尽量少得遭遇困难和打击。
  事实上,因为你太优秀了,所以你就得罪了别人——优秀也是一种罪过吗?
  在那些不优秀的人眼里看来,优秀确实是一种罪过。
  日期:2011-01-25 20:54:07
  5、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周星驰扮演唐伯虎,风流倜傥,挥洒自如。在电影里,他吟出一首震撼人心的诗:“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诗是什么意思呢?
  唐伯虎的这首诗说,他绝不会为了功名利禄去蝇营狗苟,反倒劝人潇潇洒洒过一生。不信你看,那些王侯将相,最后还不是魂归西天,身葬黄土?甚至有的连坟墓都找不到啦。
  唐伯虎认为,再牛的人,最后也得死翘翘。所以,功名利禄适可而止,把事情看开点吧兄弟,这样你会很快乐的。
  刚才说过,唐伯虎因为太有才华,所以遭了命运之嫉,最后落魄一生,风流而死。但是,也正因为他很聪明,没有跟宁王去趟浑水,所以才能保住性命,得以善终。
  像唐伯虎这样知道进退的人在历史上有很多。比如范蠡、张良,这样的人就是因为洞悉了“知足不辱,适可而止”的规律,所以急流勇退,最后得以善终。知道繁华不可太过,也就懂得了保存自己的方法。

  相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功狗”韩信,却因为不知足而被砍了脑袋。
  事实上,我们从历史上看,韩信也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物。刘邦的天下,可以说一大半都是他打下来的。可惜,他不知道刘邦坐了天下,过去的恩义肯定会一笔勾销。正如有人所说,江山这个东西,只能独享,不能共有。韩信功高忌主,又不肯后退,所以最后丢了性命。
  与韩信同样立过大功的,还有一个叫彭越的将领。在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多亏了彭越在背后多次抄项羽老路,搞得项羽顾头不顾腚,极大地牵制了项羽的力量,这才使得刘邦能够最终得以取胜。所以说,彭越是刘邦打天下的重要功臣之一。因为帮着刘邦打项羽立下大功,他被刘邦封为梁王。但后来,有人控告彭越谋反,于是刘邦派人把彭越给抓起来。审问之后,刘邦并没有对彭越下毒手,反而放了彭越。

  彭越在路上遇到了刘邦的老婆,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吕后。彭越老着脸皮,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吕后哭诉自己的忠心。吕后安慰了彭越一番,答应替他向刘邦求情。等见到刘邦,吕后说,斩草要锄根。对这些老东西,该杀就得杀,不能手软。
  最后,彭越被剁成了肉酱,分送给各异姓诸侯,其家族也被灭个干净。
  与韩信一样,彭越虽然军事斗争很高明,但是政治斗争却近乎白痴。他并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结果丢了性命,也害了全家。
  日期:2011-01-27 22:43:05
  说到保护自己,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个叫杜根的大臣。当时,朝廷上邓太后临朝摄政。杜根上书说:“如今皇帝已经长大了,请把政事交给皇帝处理。”
  邓太后听后大怒,立刻命人把杜根装进一个口袋里,并下令将其活活打死,然后将尸体扔到京郊。
  后来,杜根苏醒过来。邓太后怕杜根没死,又派人来查看。杜根为了保护自己,便假装已经死去。过了三天,杜根的眼睛里长出了蛆。最后,杜根靠演技成功骗过了差人,逃到山中一家酒店做佣工,长达十五年之久。
  后来,小皇帝执政,派人找到杜根,提拔他做了大官。
  有人问杜根:“你从前名声很好,知己很多。为什么遭了大祸,不去投奔他们啊?”

  杜根说:“我之所以不愿意去找他们,实在是因为一旦泄露了,会牵涉到亲戚朋友们啊。”
  从在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杜根是一个很聪明,也很仁义的人。正因为他的聪明,他才能保护自己;正因为他的仁义,他才不愿牵连别人。
  回到正题上来。人在社会上,在职场上,必须要学会保护自己。像张良、杜根之流人物,就精于保存自己的本领;像韩信彭越之流,就不懂这些道理。前文所说的五个同学,那个事业有成的陕西娃,就是明于保存自己的人;那些心直口快敢于较真的同学,最后反倒被无良的企业所淘汰。
  看完这些真实故事,各位兄弟姐妹告诉我,这些故事说明什么?
  日期:2011-01-27 22:44:11
  6、我不是教你诈
  正如上面所说,学习谋略,是为了保护自己。

  在某些时候,社会是很复杂的,人心是很危险的,古人说得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世界是和谐的,但是,出现了那些不和谐的分子,我们必须得有办法把他们和谐掉,您说是吧?
  所以,人们必须学习点谋略,以之来防身。
  但是,对30岁上下的人们来说,学习谋略,更重要的,不仅是要保生存,而是要谋发展。
  一般来说,进入30多岁,大都已经拥有了基本的生存空间。30多岁依然没有解决生存问题的人很少;但是,30多岁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发展自己,把蛋糕做大做强。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谋略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现实中的故事。
  在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里,有一个非常有抱负、非常有能力的中年人,大约35岁左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