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长辈,家中世代农耕为业。虽说不是家财万贯,但也是殷实之户,一大家子衣食不愁,膝下一子一女,女儿生的端正秀丽,儿子也已成了家业。唯独美中不足的便是,家中的儿媳入门两年,却迟迟伸生不出娃娃。
老两口四处打听,各种神医偏方也请了不少。就是见儿媳的肚子,依旧没有变化。
那儿子与儿媳又是情笃意切,不愿为奉子而再纳小妾。老夫妇无奈,便只能转求神佛,广施粥饭,布施行善,只求老天看眼,能让儿子死前见上孙子一面。
也是二老运气,某日正在门前,支起锅灶,为穷人施粥,眼见打远处来了个未见过的生人。脸面尽是灰土,衣衫褴褛,脚上的双鞋,也没了底。身上行李也不过一个木质的小箱。自言是与朋友过山,失散了人影,又不识得道路。
老夫妇看这人可怜,连食具也没有,要用双手奉了粥来入口。恐那人被热粥烫了手,便让女儿取了碗,舀了奉与他。又让儿媳妇,取了自己儿子旧了的衣裳鞋子,与这人换上。
那生受了馈赠,身上却无回谢之物。便告诉夫妇二人,自己原是粗通些医理。家里长传着延年益寿的方子,愿赠与老夫妇二人,能让白发转乌,神轻体健。虽不能得彭祖之兽,却也能长命百年。
不听还好,一听这话,那老妇的眼泪便止不住的要落下。生人忙问缘由,老妇便如实相告,即使能生寿百年,而膝下不得香火,不见孙儿承欢,又有何用?莫不如那屋角硕鼠,生年短暂,却有膝下儿孙环绕之天伦。
得知是因为儿媳不育,生人便让儿子儿媳二人同来,诊了脉象,又问了生辰。老夫妇二人言语之间,也不抱希冀,说是,自婚娶以来,道士医师来了不少,偏偏各个都是无功而返。言下之意,便是劝慰生人,即使不能医疗,亦是无妨。又哀叹起自家命途不济,多年经营的家财,经都要带进坟去。
2011-8-12 16:16:00
那生人看诊之后,却告诉老夫妇,这二人不孕之症,倒是有解。但这孙儿一旦出生,莫说是如今这小康之家,哪怕是金山银山也能几年间全部挥霍一空。只怕虽是有孙儿膝下,未等承欢之年,老夫妇二人便又要受回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苦境。
老夫妇二人却执意要抱来孙儿,说是祖宗香火不可不续。有说,只要这生人能医了儿媳的不孕,哪怕自家二八的闺女,亦可许为妻妾。
见二老心切,那生人便承应了下来。说是,在儿媳临盆之前,都先暂居于此。处处看管,步步养护。又先写了方剂,差人去抓了熬成,每日服用。
又腾出隔壁厢房给那生人住了。待药物煎好,正是那生人洗漱完毕,换了衣鞋,神采焕然。见了这情景,老夫妇二人,心下自然是几分欢喜。而那儿媳,天天食用药物,一个月后,再诊脉相,竟真有了喜脉。夫妇二人更是精心细护,而那方子也渐渐改了,原本都是些普通的药材,现在却也需了人参之类,高价药材。即便如此,那老夫妇二人依然喜上心头。但要孙子,家财都乃身外之物。
生人虽是再三劝诫,这孙儿生了是要败家运的,老夫妇却依然故我。又以为是生人嫌报酬不够,便又取了银两送去,誓言定将儿女嫁予。生人只是叹气不受,日里更是加倍避着那女儿殷勤。
十月之后,儿媳果然是羊水将破,老夫妇忙去请了最好的产婆,全家忙乱一团。
而那生人则是将那家的儿子喊过一边,告诉他,之前收取的银两,都分文未取,尽放在床头。现在既然婴儿已产,自己也就此告辞。
那儿子连连挽留,说一是与家妹的婚约既定,二是只怕那婴儿初生,仍需生人照料指点。
盛情难却,生人只得说了,还与他人有约,于今已经耽搁已久。若是今后能再相遇,便定会返回此处,来取报偿。
而再此之后,就再未见过那生人。
2011-8-12 18:47:00
直到三十年后,原来那家的儿子,也已经是过了而立之年。连年灾变,庄稼无收,村人纷纷弃家,出奔乞食。这村民也跟着出门行乞,却没料到在该地的都城里,又见到了当年那位生人。之所以能认出那人,便是因为那人的容貌丝毫未变。在三十年后,见到那曾相处一年,朝夕相对的面孔。那家儿子起初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试探着打过招呼,果然对方也应声回头。那家儿子才敢走上前去相认,两人相见分外唏嘘。生人忙请那村人更衣沐浴,又添置了新衣。整理之后,又去酒楼订了菜肴,请那村人叙旧。
一番交谈,才知,自打那日离开之后,虽然那婴孩是出生无碍。可却是体弱多病,年年长病,每病必要人参灵芝吊命。长此以往,本来富足之家,也落得家财散尽,待到二老下葬时,只能取了草席裹尸,群葬乱葬坟岗。至于家中的小妹,当时一心倾慕生人,又知了婚约,更是将生人看做半个相公,没想到生人不告而别,便垂垂不乐。适逢家中为孙儿医病,财银不足,便嫁予了另一富家。过门没有多久,便也郁郁而终。
好好的一家,便这么散尽了。至于自己的媳妇,也因为操劳过度,早早的去了。至于那老两口无限挂记的孙儿,也因为缺了汤药蔘剂,早早的去了。
两人回想当年,皆是喟叹无语。
“当年察你夫妇二人身体,皆是阴盛阳虚,本不适生产。只怕将来产子体弱,多需药汤。见二老求孙心切,才用了盛补之剂,固本培元。总算安产胎儿,而之后种种,便是人间无测了。”
村人又问,当年不辞而别,究竟何故?
生人愧答,不知令妹恋慕如此,但已此身,不敢婚娶。
生人自言,从小得食异药,岁月渐长,不见衰老。初时欢愉,而渐觉惊恐。
幼时同龄者纷纷成家生子,数年逾过,唯其相貌仍与子侄之辈同岁。又过数年,旧识纷纷故去,唯留其独存世间。
不敢在某地久居,惧不老之事,为人所知,以为妖异。亦不敢与人深交,怕知己纷纷老死面前。孤苦伶仃,四处飘零。
当年恐耽误贵家千金,特不告而别。却未料此后凄切,不由哀默垂泪。
遥想过往,乞食之日,本想授老夫妇长寿之法,未想经有如此下场。
二人对坐,默然不语。唯酒饮不断,村人醉,再醒时,生人已去。
所遇所见,如梦如幻。
2011-8-12 20:25:00
太阳已经西沉,屋里又没开灯,我看不清老板的表情。只觉得听的心里难受。
“这种长寿,有什么好向往?”老板的声音隐隐带了些嘲讽,“无论欢愉,无论亲密,之后总是亲眼见着对方身死,亲手给知己下葬。
连固定的容身之处也不得留下,每过几年,便要搬迁去异地,更名改姓,隐姓埋名。时间久了,莫说乡党的音容,只是连自己的本名也忘却干净。
什么洞房花烛,儿孙绕膝,也不过是眼见着身边的众人各个衰亡。
沧海桑田,朝代更迭,又是如何?还要不断重头再学,如何在新世中立足。
这种生活,有什么好的?”
“老板?”听得老板言语之间,越发悲凉,我试探着呼唤。
对方没有回音。我试探着伸手过去,指尖刚感到对方隐隐的颤抖,就立即被拍飞。
“老板?!”
我隐约看到他猛地坐起身子,走去屋门打开了灯光。
“既然没事,那就出来吃饭罢。今晚好生安歇,明天……可有的忙哦。”
老板转身,日光灯下,他依然是笑的轻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