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23封青春遗书——写给80后和其他青春将死的人们》
第27节作者:
坐桶观天 日期:2011-03-21 12:39:22
周画看得很认真,一页一页的翻看,等她看完一遍,便抬起头,很平静的对我道:“action,你的想法很多,只是都不太合适,你得再想想。”
周画语气温和平静,讲话时也一直笑盈盈的看着我,但态度却很坚决。她从草稿里抽出了一张放在一边,“这张我留着。”说着便把其余的草稿还给我。
回到位子上,重新翻看这些草稿,得承认,十个创意,每一个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是即使周画没有明讲我自己也能看出来的明显问题。给了周画十个不成熟的idea,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态度随意,想起什么算什么,另一方面是我确实也没有想出经得起推敲的创意,说白了,我既缺乏专业态度,又缺乏专业能力。琢磨着稿子,我开始明白,大家一直对我说“没什么事情”原来是“没什么我能做得来的事情”的意思。
我想,专业能力需要慢慢培养,专业态度是可以立刻端正的,TB的稿子还没有开会,我就靠在椅子上继续想。
日期:2011-03-31 12:20:44
第九章,第二封信,moking。
中午在教师宿舍睡过中觉,一下午脑袋还是昏昏沉沉,每天都有大把琐碎兼无聊的时间,这是中职学校,老师和学生一个说不上好坏的共同点。无所事事,趴在电脑前,博客、QQ、MSN、常看的几个帖子,翻来覆去的看。
快五年了,在上海时养成的种种习惯已消磨殆进,现在几乎唯一保留的就剩挂MSN,也只是偶尔。我是到上海之后才知道MSN的,这款早已广泛流行于白领间的即时通讯软件在九城这种县级市,当年用不着,现在仍然用不着,所以虽然挂着MSN,也几乎不用。一连又是几则上线提示,看着昔日熟悉的朋友、同事、熟人,不时上线,不时离开,来时尚会有一则轻轻弹出的上线提示,去时则悄无声息,此刻,心里只有一个词,过客。
“moking上线了”。
Moking,是早我一周进入LODO的实习生,我实习第一天他有事没来,于是阿孝便安排我在他的位子上坐了一天。他是八二年十二月生人,正经的80后,却不在我邀请的25人之列,因为凭着当年对他的了解,我实在没把握能约到他的来信。
现在,在这个清冷阴暗的下午,在这个昏沉无聊的时刻,我不假思索,发给了他五年来的第一条信息,“moking,有空挖,写封信给我”。
“写信?”
我完全可以想像他的惊愕,或者,他也可能以为是我的电脑中毒了。我发给他我的邀请信,又解释了五分钟,他大概明白了我的意思,又五分钟,他回复我,“写好了,发你mail了。”眼镜碎了一地,马上翻邮件,真有他的信。
秋兄,小弟除了情书基本这“算”第一封信啦,你懂的!珍惜的“伪”第一次啊~~
时间不多,就在无聊,颓废的垃圾工作中给你写两句吧。不过要我现在写境遇,估计是一篇长篇抱怨,(此处省略5万字),除了抱怨,无话可说,碑具。
以上境遇截止日期希望是2011年3月31日。
秋兄,姑且把这看成信吧,这年代还有谁能静下心来写信呢!除非是离职信。浮躁的一代,惫具!
moking
此时此刻,与moking千里阻隔,只言片语,竟觉稍有灵犀,想想不禁莞尔,正所谓:君在长江南,吾在黄河北,每日不思不见君,满腹牢骚水。
神马都是浮云。
和moking寒暄两句,便各自闭口,分别投入到自己的无聊琐碎。终于捱到下班时间,出得楼来,身心皆为之一爽。
日期:2011-4-2 9:12:00
1、初见。
我要讲的第二个人,是Moking。
Moking和我同岁,地道的上海人,他的真实名字叫做李幕晶。
第一次见到他是周一上午,我刚刚跟周画讨论完回到位子上,就看到一个男孩子,他个子高瘦,头发有点自来卷,单眼皮,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不算帅,却透着一股精灵劲儿,身上衣饰穿戴亦很中庸,不太符合创意人的审美(当然那段时期我也不怎么符合),倒是很有些上海知识分子的范儿。他一路溜溜达达进了创意部,还跟旁边的阿涛打了个招呼,直到几乎走到我跟前才发现他的位子上坐了个陌生人,他立刻愣了愣。
我听阿孝提起过他手下还有一个实习生,想八成就是他了,“嘿,你好,我是新来的实习生,上周五你不在,阿孝就让我先坐你的位子。”
“哦?”
“你叫我action就好了。”
我一边跟他打招呼一边站起来,“我再找个地儿。”
“哦,不用,你坐吧。”
“你坐你坐。”
我一边说一边收拾我的东西,也没什么东西好收拾,一支钢笔,一只水壶,一个背包,再就是周画退还我的那几张纸头,我立刻就收拾好了。虽然,这个唯一的空位对我们两个实习生而言都是临时的,但毕竟有自己的电脑,还有专门的地方可以搁杯子、搁屁股,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我们这种“临时人”,一个专有的位子的意义可能更加重要。可是现在,虽然同为实习生,他却比我早到了两天,先“占据”了这个位子,我便只能服从先来后到。
谦让了一句,他便不再客气,脱下夹克挂在椅背上,又把挎包放在桌子一边,四平八稳的坐了下来,“我叫李幕晶,你也可以叫我moking。”
“嗯,好。”
由于我们俩一个站着一个坐着,moking便只能抬着头跟我讲话,看着我一手提着包,一手拿着水杯、纸、笔,他大概也觉得不自在,想了想便说:“action,你去找把椅子,先坐我旁边,你的东西也先放我桌上,等阿孝来了再跟他说,看看能不能再帮你找个位子。”
“嗯,好,谢谢啊。”
一直站着也不是办法,我重新放下东西,就四下里打量创意部,想找把椅子,可一个桌子配一把椅子,没有多余的桌子哪有多余的椅子啊。
Moking又开口了,他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的样子,“我看小会议室里有好几把椅子……”
“咦!对啊!你真聪明!”心说这家伙还真有点儿意思,我实在忍不住称赞了他一句。
小会议室里的椅子也就几把,我也管不了那么多,挑了一把最新的就拖到了创意部。
坐在moking旁边,我发现其实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两个人共用一张桌子也不是多挤,他在mac前随便浏览着设计网站,我在桌子另一边继续冥想TB的稿子,居然也能做到互不干扰。
日期:2011-04-02 09:19:29
第十章,新上海人。
1、初见。
我要讲的第二个人,是Moking。
Moking和我同岁,地道的上海人,他的真实名字叫做李幕晶。
第一次见到他是周一上午,我刚刚跟周画讨论完回到位子上,就看到一个男孩子,他个子高瘦,头发有点自来卷,单眼皮,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不算帅,却透着一股精灵劲儿,身上衣饰穿戴亦很中庸,不太符合创意人的审美(当然那段时期我也不怎么符合),倒是很有些上海知识分子的范儿。他一路溜溜达达进了创意部,还跟旁边的阿涛打了个招呼,直到几乎走到我跟前才发现他的位子上坐了个陌生人,他立刻愣了愣。
我听阿孝提起过他手下还有一个实习生,想八成就是他了,“嘿,你好,我是新来的实习生,上周五你不在,阿孝就让我先坐你的位子。”
“哦?”
“你叫我action就好了。”
我一边跟他打招呼一边站起来,“我再找个地儿。”
“哦,不用,你坐吧。”
“你坐你坐。”
我一边说一边收拾我的东西,也没什么东西好收拾,一支钢笔,一只水壶,一个背包,再就是周画退还我的那几张纸头,我立刻就收拾好了。虽然,这个唯一的空位对我们两个实习生而言都是临时的,但毕竟有自己的电脑,还有专门的地方可以搁杯子、搁屁股,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我们这种“临时人”,一个专有的位子的意义可能更加重要。可是现在,虽然同为实习生,他却比我早到了两天,先“占据”了这个位子,我便只能服从先来后到。
谦让了一句,他便不再客气,脱下夹克挂在椅背上,又把挎包放在桌子一边,四平八稳的坐了下来,“我叫李幕晶,你也可以叫我moking。”
“嗯,好。”
由于我们俩一个站着一个坐着,moking便只能抬着头跟我讲话,看着我一手提着包,一手拿着水杯、纸、笔,他大概也觉得不自在,想了想便说:“action,你去找把椅子,先坐我旁边,你的东西也先放我桌上,等阿孝来了再跟他说,看看能不能再帮你找个位子。”
“嗯,好,谢谢啊。”
一直站着也不是办法,我重新放下东西,就四下里打量创意部,想找把椅子,可一个桌子配一把椅子,没有多余的桌子哪有多余的椅子啊。
Moking又开口了,他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的样子,“我看小会议室里有好几把椅子……”
“咦!对啊!你真聪明!”心说这家伙还真有点儿意思,我实在忍不住称赞了他一句。
小会议室里的椅子也就几把,我也管不了那么多,挑了一把最新的就拖到了创意部。
坐在moking旁边,我发现其实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两个人共用一张桌子也不是多挤,他在mac前随便浏览着设计网站,我在桌子另一边继续冥想TB的稿子,居然也能做到互不干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