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14 19:18:00
这果然是建筑馆吗?我的手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可是为什么要在这里特地坐上标示?来不及细想,我抓起信封就向建筑馆跑去。
平时不到十分钟的路程,现在看起来格外漫长。
可是等我跑到建筑馆楼下,却又开始犯难。地图上只是在建筑馆里的位置进行了标记,却没清楚的写明就是见建筑馆的哪一间。
我站在大门前,抵达了目的地,反而更是不知如何下手。
忽然,我想到,在这种假期里,也是会有楼下保安值班,而且虽然建筑馆大门虽多,很开启的也只有两个。只要挨个问过去,总会有些线索。
而事实却是出乎我的意料。两个门口的保安都说,从早上开始,没有看到任何人出入过这里。
在第一步就遇上了困难,我有点沮丧。图上所画的位置明明就是这个建筑馆,还是说,从一开始,我对那副图纸的理解就错误了?
我仔细回忆,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入口……对了,我突然想起来,这种建筑中,除了外立面明显提供给人的入口,还会有另外一种潜在入口。
我急忙跑向建筑馆背面。果然,在里面凹口的位置,正是空无一人的半地下停车场。
为了方便期间,大部分停车场都会有小门与建筑主体连通,而此时正是假期,教师很少会开车过来,往日里在停车场的人手也被抽调走。没有保安在这里看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顺着车库入口的下坡慢慢走进,虽然室外的空气依然维持着夏日的高温,但稍稍走进车库范围内,便有一阵阴冷的感觉包围过来。打了个寒颤,正向继续往前走,我却发现在车库的角落里,有一件异常之物。
那是一辆白色的小型车,按理说,在车库中见到车子并不奇怪。但这辆车子的前挡风玻璃上附着银色的反光板,而原来应该是车标的位置,也已经消失不见,车牌倒是还在,但是被各种交叠的十字划伤的无法看清车牌上的详细数字。
这辆车,我从未见过,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却是无比的熟悉。一辆在无数人口中,听说过的轿车。
2011-8-14 20:38:00
每所学校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件口耳相传的故事。诸如打不开的自习室,半夜游荡的红衣女,这些鬼事听多了倒也差不多。总之是讲这些的无非是学生之间的口舌之快,说起来,真见到的还真没有什么人。基本都属于“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或者“我学长的学长的学长”,这种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别人”。
这种故事,听多了我倒也不觉得害怕。但是和这辆相关的传说,则是人人皆知,而大部分人都体会过的“真实经历”。
根据我从酒桌上听来的说法,正是发生在隔壁艺术学院的故事。
说起艺术类学科,除了他们能歌善舞的特长之外,便是一个印象“有钱”。倒也是有道理,无论是画具材料、还是择师学艺,总是要另外多花些费用,能在普通教育学费之外再付得起这笔费用,想来家庭也不会太差。
而不少的艺术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靠着手艺,或是卖画、或是串场的赚些外快,总是看起来比寻常的学生阔绰。
手头多了现金,除了吃吃喝喝,也有人喜欢就此添置些东西。车子,也算是其中一项开销。
这大学校区本来就开阔,再加上不少学生喜欢在外租用民居,每天上下课的距离也是然人头疼的事情。某届绘画系的人,便因此添置了一辆小车。
至于车型,也是众说纷纭。但所有的关键词都指向几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车子性能相当牛,车主也以此为豪。经常在各栋宿舍楼下,就能听到车子提速时,引擎的轰鸣声。
据说此时从楼上向下看去,总有机会能看到那辆白色的车影,一闪而过。
车子性能倒是的确值得夸耀,但车主的出名却不是因为这点。同学院的熟人,常常能听到他抱怨,又是因为违规,而被开了罚单。还常常玩笑,别人是油费比车费贵,而他则是罚单比油费还贵。要是按照现在12分分值的扣罚,只怕他每年只开一个月便回扣满。
倒也不是单纯因为驾驶技术问题,或者说,是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太过自信。他开车回去的地方,除了学校和家里,便是一些 艺术家聚集的小众场所,有些画师为了更好的灵感,经常在一起服用一些致幻剂。而等他再爬回车上回家,往往是幻觉效果刚刚过去高峰,能隐隐看到显示,而还是会掺杂臆想的时候。
即使被劝阻了许多次,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的从不悔改。终于,意料之中的噩耗在某天传遍了校园。这人在某夜的路边,从酒店开回的路上,因为意外,告诉前行的车子,笔直地钻入了前面一辆大货车的底盘。被发现时,整个车子前坐的上半部分,都被挤压成了铁片,而驾驶座的人,下半身完好,上半身却被变成了一团肉酱,顺着车身,滴滴答答的撒了一地。
2011-8-14 22:38:00
虽然死状可怖,但这并不是此事被升华为传说的原因。真正让人疑惧的则是这故事的下半部分。
据说在事故之后的几夜,依然有人会听到楼下传来汽车引擎发动的声音。最初,大家都以为是其他车子的轰鸣,而之后,却有人从楼上向下张望的时候,见到了那道熟悉的白色车影,也有人说是在学校中散步的时候,见到迎面来的白车一闪即过,而在车牌和车标的位置,却是损伤的不可辨认。
至于说过见到车子的目击者,也在之后的一周之后,纷纷因为车祸而亡。当时在酒桌上的学长,还若有其事的例举了几个确切的人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