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5-10 13:43:19
十二章
出了村子,就上了村北的小道,紧邻小道的那片麦子地里,还残存着斑驳的白色,这个时候的太阳好像有些力不从心,剩下的那点雪怎么化也化不完,覆盖在土层上,看起来像白色的窗户纸上戳了很多大窟窿。
穿过小道,很快,周睿就到了鸡房。周睿家的鸡房一共是四间屋子,三间是养鸡的,另一间小点的是睡人的,忙的时候,他爸妈常常两三天不回村子里,就呆在鸡房倒腾各种活计。那三间鸡房,现在只用着两间,有一间空着没用,因为前几年村子里其他人也盖了鸡房养鸡卖鸡蛋,这样一来,周睿家的鸡蛋就经常买不完,人家是正常竞争,不好说什么,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减少了蛋鸡的数量。
周睿到了鸡房就看见他妈正在忙着给鸡喂水、添饲料,周睿知道,忙完这一项,一会儿就该收鸡蛋了。
“妈!”
妈妈抬头看了看,知道是周睿回来了,就低下头接着往喂鸡的食槽里添饲料。
“什么时候到家的?还没吃饭吧?”
“刚回来,还没吃饭,奶奶正在做饭,等着你们忙完了回去一块吃!”
“哦,快去小屋里吧!这冷,别冻着了!”
周睿的妈妈总是话不多的样子,对周睿的爱和关心总是藏着掖着似的,不像他爸爸那样什么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周睿本想帮一下忙,可实在找不出能搭上手的活儿,也罢,一会儿就忙了,先去和爸爸打个招呼,过会儿再来帮忙。
周睿从鸡房出来就进了住人的那间小屋子。
“爸”
他爸正在核对这个月的帐目,虽然他们是小本买卖,没什么大的进出,可还是不能打马虎眼,照样得认认真真,俗话说细账富日子嘛!
看到周睿回来了,他爸立马就变得兴奋起来,也顾不上手里的帐了,好像屁股上扎了针,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嘴里也跟着开始停不住:“睿睿!刚回来吧!快!快!坐这儿!路上冷不冷啊?”边说着就开始翻柜子。
“这是我和你妈前几天在集上买的栗子,还有,这是葡萄干,杏仁••••••”爸爸一边摆弄那些吃的一边给周睿说。
“我去喊你妈,她还在鸡房里呢!”说完,爸爸转身就进了鸡房。
“儿子回来了,你怎么还忙道呢!快点儿!一会儿再喂饲料!”
周睿妈妈依然低着头,只回了一句“我马上就完!”
周睿爸爸没搭理他妈,又撇着嘴高兴地回了小屋。
周睿心里有些潮潮的,爹妈毕竟是爹妈,刀刀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像河里的水,一直都在流,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就像秋天里的枯树枝,风吹一下动一下。”这话简直就是经典,周睿没听过,但知道诗经里说“愿言思子,心中养养”,道理是一样的,慈母手中线,儿子身上衣!
周睿被他爸问寒问暖一番之后,反过来问起了他爸,他把在路上遇见刘然和刘然邀请她去帮忙的事告诉了他爸。周睿爸爸在几天前就知道这件事了,刘然为了这事还特地来他们家问过周睿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周睿爸爸当然得支持,这是村子里的习惯,而对他们来说,习惯就是规矩,轻易不能破坏。不但如此,周睿爸爸还给了周睿一百块,这是给刘然结婚的份子钱,这一点也是村子里的习惯,作为“一伐的”,不但出的钱最多,还要做很多义务劳动。
从他爸的嘴里得知,刘然这门亲是招男入赘,他爸说完,周睿这才想起来刘然家只有两个女儿,不招个“官”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刘然是要“女娶男”,也就是说,刘然家不是打发闺女,而是当娶媳妇地操办婚礼的,这样一来,周睿就得在刘然家帮两天的忙,白天款待亲戚们,晚上了招呼村里的人。
听爸爸说,刘然找的那个上门女婿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能吃苦,肯干活,还老实,是啊,年轻轻的两口子,只要肯实打实地干,这日子过得就没问题!
这个上门女婿本来是在外县的一家锅炉厂当焊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和刘然好上的,现在呢,他已经进了邻村的一家小锅炉厂,还是当焊工。当焊工虽然累了些,但报酬还可以,有时候自己再接一些私活,那就更是把腰包撑得富富余余了。
周睿爸爸说的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有一个最重要的外人却不知道!刘然之所以这么匆忙地结婚,不是她爸妈想早点抱外孙,而是被逼无奈!如果不是事情逼到这一步上,刘然爸妈也不会这么心急的!
日期:2011-05-10 21:17:39
刘然已经怀孕了!是啊!这种事外人怎么会知道呢!家丑不外扬,碰上这样的事,刘然爸妈只能是自认倒霉,赶紧想法遮丑。在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刘然爸爸都不敢相信,略显苍老的脸一直都挂着一副沉沉的表情,这还能有什么办法?刘然爸爸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巴掌:“我怎么养出这么个闺女!”可现在悔恨抱怨也没用了,只得是赶紧操办婚礼,所幸的是,那个年轻人还算不错,是个老实人,既然能说得过去,那就结婚吧!只是,刘然小时候上户口时少上了一岁,户口本上现在只有十九岁,和法定结婚的年龄差一岁,只好先把婚礼办了,把孩子生下来,等明年再去领结婚证。
还真是乱啊!当然,这些事情周睿肯定是不会知道的,他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那点小纷乱,不过也好,回来就投入到忙碌中,说不定这样就正好把他心里的那些别扭冲淡了。
傍晚的时候,周睿帮着爸妈给鸡喂了次水,又在小屋里闲话了一阵,等把机房里的鸡蛋收完,三个人就一起回了村子里。
周睿的三个哥姐或因为工作或因为读书,都还没有回来,往年的情形,都是读高中的周睿最后一个回家,现在周睿却成了四个孩子里回家最早的。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五个指头同连心,但老人们总免不了更喜欢最小的那个,所以,父母爷奶见到周睿回来都是一色地欢天喜地,尽管他们只有五个人,不齐全,但丝毫不影响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喜庆。周睿的奶奶和妈妈特意多炒了几个菜,还从小卖部买了周睿最喜欢吃的鸡胗豆腐,一家人呵呵乐乐、有说有笑,一直到很晚才各自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周睿爸妈就从床上爬起来去了鸡房。因为是冬天,天亮得晚,所以必须早起去打开鸡房的灯,鸡的激素受光的调节,如果不开灯的话,就会影响鸡产蛋的数量。
吃过早饭,周睿也去了鸡房,刚好,鸡房的鸡粪该出了,这下子,周睿可有活干了!相比而言,出鸡粪是鸡房各种活计里面最累最脏的一个,还得一直闻着鸡粪的臭味,实话说来,确实很不好受,不过,话说回来,鸡房里哪的味儿也不好闻,干什么活还不都一样。
周睿要把鸡笼架下的鸡粪用耙子掏出来,然后堆成堆,再用小推车把鸡粪装车倒在鸡房旁边那片专门放鸡粪的地方。说来也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还是很费体力的,要没有点儿力气肯定不行,而且老是猫着腰弓着背,也不怎么舒服。
周睿忙忙叨叨弄到了下午,忙完后回家休息了会儿,听到村西头儿在放炮,知道这是刘然家告诉大家要开饭了,这头茬炮也表明了刘家的婚礼从今天晚上开始正式进入了程序。听到炮响,周睿穿上羽绒服,往刘然家走去。
穿过大街,再绕几个胡同就到了村西头儿,刘然家在靠头数第二个胡同里,刚一拐进胡同,就看见满道道的喜字贴了一片,两边一些大点的石头上都用红纸盖着,按老人的说法,这是辟霉气、迎喜气!刘然家门口边上已经墩起了两炉灶火,上边架着两口大锅,一个用来炒菜,另一个用来蒸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