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律师的自言自语》
第39节

作者: 六井冰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09 21:20:29

  有天晚上,华致电我,说请我与娜喝茶。
  原以为她遇上什么好事了,可是一坐定,华却道:“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
  我与娜笑嘻嘻地问:“什么坏消息?”
  在我们看来,她最大的坏消息,也不过是因为采访不深入,在报道中加了一些想当然的内容进去,被当事人追讨公道。

  谁知她认真地说:“我们报社在半年内将关闭,我已决定下月辞职。”
  我大吃一惊。本市的这份报纸虽然办得不怎么样,但它隶属市委,社长兼任市委办副主任,据说还有升常委的趋势。市委和市政府一直视机关报为喉舌,怎会关闭它?
  华肯定地说:“是真的。内部文件已发下,估计再过半年全国的县市报都不复存在。”
  我好奇地说:“真奇怪了,这么多部门不撤,倒要撤报社?”
  华说:“这是国家新闻出版部署的决定,与减轻基层负担有关。”
  我为华担心起来,说:“那你怎么办?”
  她无所谓地笑,说:“我自然不会等到报社关闭的那一天走,我下月便辞职。”
  我紧张地说:“那你去哪?”娜说:“我想到省城当记者。”
  我说:“离乡别井是惟一的选择?”
  华不以为然地笑:“当然不是,如果我愿意,还可以继续安排在市委里面的某个科室,我的同事现在正各显神通,有的调到纪委,有的调到市委办,最不济的,也与政府网搭上关系了。”

  我说:“那你也可以到市委工作呀,没必要辞职到外面当打工妹,冒这么大的险,不值得。”
  华说:“我现在辞职出去,大把报社可以挑,等半年后出去,人满为患,恐怕人家要挑我了。”原来她已先发制人,物色了报社。
  娜豪气干云地鼓动她:“趁你现在还年轻有气有力,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不要呆在这个破机关了,再过30年也是老样子。”
  华大声附和:“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无比惊诧地看着这对狂人。她们的人生字典里,显然有着与我不一般的内容。
  我千辛万苦追求的稳定和保障,在她们看来,不值一提,
  华说:“我在这间报社已工作3年,如果我再不动身到外面走下,以后想动也动不了。”
  我说:“但你就这样跑出来,无疑丢了一个铁饭碗。”

  华说:“铁饭碗也不过是一个碗,难道你能咬碎当成饭来吃?”
  想来也是,再好的碗,也不过是用来装饭的。为了一只碗而决定吃什么饭,简直与傻瓜无异。
日期:2011-05-10 18:05:14

  早请示晚汇报的嘘寒问暖,成了林每天的必修功课。
  只是功课做了,不一定会有喜人的成绩。对于他的殷勤,我视若无睹。若是有时候心烦了,干脆直接自立为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你跪安即走。”
  他也不以为忤,在电话中嘻笑,说:“我也无事,只是想与大王说话。”我为之气结。

  他说:“与你说话,真是一件开心事。”
  我说:“但是我不开心。”
  他说:“如果你不开心,你就当我傻的好了。”
  于是,下次打电话来,我便直接称他为精神病患者。他貌似对这个称呼受用无比,欢天喜地地领旨称喳。

  原来,一旦放弃原则,男人的底线可以如此无下限。
  我不喜欢与他和稀泥,生气地质问他:“你到底想怎么样?”
  他说:“我当你是亲人。”
  我说:“你到底是缺爹还是缺娘?”
  他依然好脾气地笑:“我当你是兄弟。”
  拿他没有法子,气得我胸口痛。
  该无赖的时候,你扮清高;该理智的时候,你又扮精神病患者。就像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你自己打不好牌也就算了,还影响对手的发挥,人家又没有傻,为什么要陪你浪费时间。
  于是,数月后,我不再听他的电话。
日期:2011-05-10 21:13:48

  自从那天晚上拒绝新局长的一双大手后,他对我变得异常客气,他不再叫我冰冰,而是连名带姓,叫我厉冰冰。我知道他的意思,这个时候在名字前面加上姓,无非是表示与我保持距离。
  有的人总是这样,你有表白的自由,我也有拒绝的自由,为什么你可以自由地表白,我却不可以自由地拒绝?
  用我妈妈的话来说,真是对人马列,对己自由。
  当然,这句话并非我妈妈原创,她一个在土里刨食的农村老大娘,哪能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来。这是毛主席语录中的话,我妈年轻时在开社员大会中偶然听到这句话,惊为天人,从此或灵活或生涩地运用,屡试不爽。
  比如我小时候教育弟弟时,我妈便说我“对人马列,对已自由”;有时候家中的公猫捉老鼠,母狗追着公猫吠时,我妈也说母狗“对人马列,对已自由。”总而言之,对于我妈来说,“对人马列,对已自由”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言,可随便暗讽或明刺任何一个人,或一只动物。
  我当然不敢说局长对人马列,对已自由,否则局长一定会称我为“厉冰冰同志”。
  过去,同志曾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呀,可是它现在只有两个含义:第一,当你犯错误或壮烈牺牲的时候,组织会语重心长地称你为同志;第二,当你的性取向与众不同的时候。

  我就像一个害怕家长挑刺的孩子,整天惴惴不安,兢兢业业地工作。
日期:2011-05-10 21:44:30

  一天,有位农村老大爷跑到法援中心的办公大厅,说几个儿子不养他,他跑了几个部门求助不成,最后被人像踢皮球一样踢到法援中心来。
  一位同事接待了这位老大爷后,建议老大爷回村委会开一张证明,证实其家庭困难,而且儿子弃老父不养乃事实,这样法援中心才可理直气壮地为老人维权。
  这本是法援中心正常的办事程序,哪料老人也许是被诸多的部门推来推去,失去了耐性,他竟然跟到市政府,坐在大门口捶胸顿足地哭,惊动了整个市府大院。待市领导细问原因,老人只记得一个法援中心,直接说在法援中心求救无门,惟愿一死。
  此事后来经查实,法援中心并无过错,但局长却以此为由头,多次在全局性的会议上,点名批评法援中心无视基层特困群众的利益诉求,影响司法局的形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作为部门负责人,批评法援中心,即是批评我工作不力,管理属下无方。局长此招,无非是隔山打牛,敲山震虎。
  但我没有与他争辩,因知争论也无用。
  你以为机关需要道理么?如果你没有相当的级别,千万别在机关随便与人讲道理,否则,你会越讲越无理,反而落下一个不讲道理不尊重领导的罪名。
日期:2011-05-11 00:10:57

  华真的辞了职,闯荡江湖去了。临走时,我与娜为她饯行。
  男人饯行,喜欢喝酒吃肉,女人临别,喜欢抱头痛哭。

  也说不上心里有多么难过或不舍,只是想到挥手自此去,不知几时见,于是有感而发,感情泛滥。
  看着我们依依难舍的样子,华豪气顿生,饭后非要请我们去做飞搔。
  你知道飞搔是什么吗?你当然不会知道,因为我原来也不知道。
  飞搔这个词是娜创造出来的,意思是面部护理,估计是从英文演绎而来。不管什么时候,她总能创造出一些千奇百怪的名词,令我忍俊不禁。
  没文化又如何,不影响她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更不影响她紧跟时尚的潮流,享受一切现代化的享受。
  华说要向我们推荐一家“手势非常好但规模非常小的美容院”。到达地方一看,我与娜都呆住了:美容院就在碧家园的门口,正是老局长二奶的发廊。

  但今天,它已经不是过去的发廊了,扩宽了一个卡位,而且里面布置得相当温馨浪漫,楼下用来理发和洗发,楼上的夹屋设置了几个小小的套间,粉红色的灯光下,铺上蕾丝被子的美容床看上去温婉而娇柔。
  我曾经的局长,正乐不可支地指挥小妹们招呼客人,而曾经的二奶,挺着大肚子还在剪发,一副妻唱夫随的样子。
  见到我,局长稍为愕然,但马上恢复了热情的笑脸,笑着说:“冰冰与朋友来了?要剪发就在这里等,要洗脸就上二楼。”我说:“老板真是好生意,恭喜恭喜。”不敢再称局长,惟恐他忆起不愉快之事。
  局长挥挥手:“难得冰冰来,今天我请客。”我连说不用不用,与娜等一行人迅速爬上二楼做飞搔。
  当晚做完飞搔下楼时,局长正笑吟吟地收钱。
  当年,他是威严的老兵,司法局长,身边一呼百应;今天,他是一名专挣女人钱的小老板。为每一单20元或30元的小生意喜不自禁。看样子,他也很喜欢这个新角色,
  很多人,很多事,如果一直不曾变改,你也许也会这样过下去;有一天,突然间改变了,原来你也可以继续过下去。
  这个世界,谁没有了谁又会死呢,就算你不在了,花依然开,蝴蝶依然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