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的邮件发出后,陈亦彬并没有马上看到。当时,他正在为另一封邮件生气。邮件是罗总发出的。关于罗总,说来话长。用刘可的话说,罗总是资本家的最充分代表。刘可是陈亦彬的部下,技术骨干,好兄弟。原来的世嘉科技,规模很小,是几个骨干共同出资创建的。公司的发展起起落落,期间几个大股东相继离开,其股权先后转给了罗总为代表的一家外来投资公司。陈亦彬彻底沦落成小股东。而罗总空降到这家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罗总大名罗国防(刘可简称他为罗锅),他有海外留学及任职国外IT公司的经历。因此,他经常对世嘉科技的现状嗤之以鼻。比如:他经常说你们知道为什么以前的世嘉科技发展不起来?那就是你们以前搞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以为弄个好程序员,弄个技术大拿,就一切OK了。但是,你们错了!现在的软件开发,早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不是手工作坊时代。现在推行的是工厂化生产、是集团军作战。所以,软件公司的核心不是人,是流程。其实,说心里话,罗总这套理论是没错,但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他不在一线指挥项目开发,体会不到其中的难处。当用户把任务压到头上来时,项目经理的第一选择就是找个技术大拿,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掉。罗总空降到公司有一年时间了,这一年虽然罗总常常把他的那套理论挂在嘴边上,但也就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实际推行。对陈亦彬为主的老世嘉科技的人,他也算足够尊重。但是,他现在发来了一封邮件…….
日期:2011-02-01 11:35:18
邮件是单独发给陈亦彬的。陈亦彬是老世嘉科技人员的代表。罗总把邮件单发给他,是有商量的意思的。但是,这也仅仅是做个姿态。如果是真想商量,完全可以走过来商量。他们的办公室紧挨着。最起码也可以打个电话吧!现在却只是封邮件。而且邮件的口气很强硬。邮件是这么写的:陈总,之前给你说的改革的事情,不能再等了!改革可能会死掉,但不改革一定会死掉!所以,我决心以下,我们一定要改革!先从制度和流程入手!重点是从绩效和项目管理入手。作为世嘉科技的元老、股东,希望你坚定不移地支持这项改革!
按陈亦彬的理解,改革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受益的。这里的所有人指除老板外的人。假如所有人都受益了,那肯定是老板吃亏了。当然,这里有个冠冕堂皇的说法——长远利益。改革后,公司重现生机,竞争力提升了,必然导致公司利润增加,从而员工的收入也增加。但这是从长远看。长远来说,还可能改革失败呢。而从当前看,改革就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利益平衡被打破了。拿钱多的自然高兴,拿钱少的可能高兴吗?他们必然选择走人。
罗总改革的核心其实用刘可的话说,就是让员工少拿钱多干活。刘可说还不嫌我们拿钱少啊!在这个北方城市里,每月扣掉贷款买房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再扣钱,每天就干脆别吃饭了。
刘可的话让陈亦彬感同身受。其实刘可是技术骨干,又是陈亦彬的好兄弟,他的利益是可以保证的,甚至还可以争取比以前更多。倒霉的是刘可手下的人。那些人或者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工作年限不到五年的所谓新员工。
陈亦彬本来想给罗总打个电话,但最后决定还是过去说说吧。他来到罗总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罗总说请进。
陈亦彬推门进来。
罗总冲他点点头:亦彬啊,坐坐,有什么事情?
罗总,我收到您的邮件了,我有一些想法跟你交流一下。这句话陈亦彬字斟句酌,很是小心。
说吧!
改革的事情,我非常支持,毕竟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我也是股东,公司的发展我是直接受益者!我肯定百分百支持。但是,这个时机是不是早了点!我们现在的市政府项目正是关键时期,军心稳定很重要!而改革就意味着利益的调整!有人多拿钱,有人少拿!少拿的离职可能性会很大! 那样,对市政府工程很不利。
罗总点点头:这些我都明白。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市政府项目什么时候能结束?
陈亦彬无奈地耸耸肩:按合同应该是去年底就结束的。
是啊!按合同!我们对这种强势甲方无能为力,只有束手待毙!我再问你,我们做这个市政府项目赚到钱没有?
陈亦彬说没算过!但是初步估计如果去年底正常结束还是能赚钱的。
罗总冷笑道:可是现在项目又拖了大半年!而且还要拖多长时间,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每天我们公司有十几个人在那个项目现场,这意味着每天我有多少钱砸过去吗?你只管技术!你不管财务,你不当家不知道当家的难处!如果再这样下去,撑不到今年底我们这个公司就完蛋了!
罗总的话让陈亦彬吓了一跳,他心想有这么严重吗?吓唬我吧?罗总背后是那家资金雄厚的海外投资公司。即便真的出现资金慌,他弄点钱来救急应该是没问题的。
罗总继续说:改革是必须的,你也必须支持!我给你交个底,市政府工程只是一场战斗,而改革是我们公司生死存亡的战役!我们不能因为想赢得一场局部战斗,而失去整场战役!
这就是陈亦彬跟罗总谈话的结果,他回到办公室只有生闷气。
下班时,他才看到王茜的来信。他简单回复到:谢谢你,翻译得挺好!
回家后吃饭时,想起一天的郁闷,陈亦彬本来想对老婆诉苦的,结果是老婆先把一肚子苦水倒给了他。陈亦彬失去了向老婆倾诉的欲望。本来这两天他们因为陈亦彬亲戚看病引起的紧张关系已经有所缓解。
日期:2011-02-02 10:13:06
于敏抱怨的也是钱的问题。因为于敏的学校也要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但在陈亦彬看来于敏这种性质的单位这种性质的改革,其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发更多的钱。正好与陈亦彬他们这种公司的改革相反。
于敏喋喋不休地说了一晚饭时间。陈亦彬一直默默地听着。他的这种性格常使女人们误以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从而更愿意将负性情绪向其倾泻。
本来就这么默默听完也就算了,但最后于敏却要问:你怎么一直不说话啊!
陈亦彬淡淡地说:有什么好说的!反正无论怎么改,最后你的收入都要增加,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生气?
啊?!我一晚上白说了!我不是一直说吗?为什么我增加的少而别人增加的多!这就叫不公平!
陈亦彬耐心地说:那差别也没多少!而且工资收入也不是你的主要收入!你们学院办班的收入不比这个多吗?而那个可是大锅饭!人人都一样。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在这一点小钱上斤斤计较,而且一晚上都在说这个事情!
你看你,在这点上,我永远和你无法沟通!这是钱的问题吗?这是待遇问题!是我们单位对待我的态度问题!如果今天不去争这口气,以后就会处处受气!
好吧!陈亦彬马上妥协,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他争论不过老婆,你打算怎么办?
日期:2011-02-03 14:47:47
陈亦彬知道自己争论不过老婆,他再次选择了噤声。而于敏则以为她说服了老公,于是,又说道:我今晚上就去给书记送礼去!
啊?!又不逢年过节,你现在送太功利了吧!
今天主要是去谈事。谈事为主。谈事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这也是!
你今晚上要跟我一起去!
别!你让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啊!
晚上开车我害怕!就去一小会儿!最多1小时!孩子这么大了,应该没事!
我只送你,你可别让我上楼去!陈亦彬想了想说,你们院里的事情,我算老几啊!这是陈亦彬的实话,外面公司的人就是做到总经理,人家一个处级干部想睬就睬,不想睬你理都不会理你。这点自知之明陈亦彬是有的。
其实于敏的本意还是希望陈亦彬上去!她也并不是真需要陈亦彬替她说话,院里的事情她自己说说就足够了,而且陈亦彬又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他就是说了能管啥用。于敏希望陈亦彬上去,关键是在乎这个形式,这样就表明陈亦彬把于敏的事情放在心上,是关心她。关心的能力暂且不论,但至少关心的形式要有。
两个人也没收拾碗筷,只安顿好孩子,就出发了。
离得也不太远,开车20分钟就到了。陈亦彬帮老婆把礼品提到电梯口,于敏又问了遍:你一起上去吧!
陈亦彬摇摇头,于敏有些生气:真拿你没办法!她悻悻地走进电梯关上电梯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