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西游。无字真经 I 守尸鬼》
第15节

作者: 褚红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元霸那边的马群却仍是奔腾不已,人虽力大,那马缰终究耐不住如此拉扯,突然只听噼啪两声脆响,最靠近李元霸手腕拉扯最厉害的两根缰绳断了,两匹骏马扬鬃而去。
  两匹马远远地朝悟空的马群跑去,会合至一起,不再奔跑,悟空伸手将马缰拉住。
  李元霸见悟空骑着冰火儿,拉着二十六匹马的缰绳返回来,叹了口气,抽出双手,立起身来,双臂交错,一阵噼啪声响,将套在双臂上的马缰自行扯断。拉得住这些力大无比的烈马的牛皮缰绳,在李元霸手里却像撕棉扯絮一般被拉断了。
  这时,朱雀大街两边才轰然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鼓掌之声,长安城百姓一齐叫着“悟空!悟空!悟空!”

  这时,在所有人的眼中,他不是一只猴子,而是一个胜利的英雄!
  日期:2011-4-19 14:39:00
  六.贝叶经
  悟空牵马回来,见李世民跳下马远远地迎了过来。
  悟空也忙跳下马来,丢开双臂上的缰绳。周围兵士忙上前将分散的骏马牵好。一个兵士要牵住冰火儿,冰火儿竟摇头摆尾连连打着响鼻,不听兵士的约束。兵士拉紧缰绳,冰火儿也来了牛性,直着脖子拉着兵士来到悟空背后,伸着脖子将头在悟空肩上挤挤挨挨。

  悟空见冰火儿对他甚是依恋,心中欢喜异常。李元霸原本也非常喜欢这冰火儿,如今见它跟悟空很是亲密,不由得心里酸溜溜的。
  李世民对悟空笑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便懂得‘舍得’二字的道理,还知道‘擒贼先擒王’,真是智勇双全可喜可贺啊!”
  悟空心知李世民说的是他在危急之时丢开臂膀上的缰绳,去追赶冰火儿之举,嘿嘿一笑,挠挠头,他生性率真,不会咬文嚼字,见李世民说得文绉绉的,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李元霸走上前来,一拱手,道:“这次是你赢了!”
  悟空笑道:“若是单纯比力气,我是比不过你的。” 听了这话,李元霸忽然感觉有什么不对头,又一时想不出来,只好作罢。
  李世民哈哈大笑,拉着悟空和李元霸的手,道:“我来做个评判吧!这次比赛虽说是比谁力气大,可是并不是说要比蛮力,不用那么大的力气也可以牵到更多的马,那岂不是事半功倍?就好比皇上命我们剿灭叛逆,难道一定要刀对刀枪对枪地厮杀才叫剿灭?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岂不是上上之策?三郎,我一直跟你说要多用心用脑来打仗,你总是不听。这次我判你输了比赛,你可心服?”

  李元霸哈哈大笑,丝毫没有负气,道:“我服!我服!讲力气,可能他胜不了我;可是讲聪明讲奔跑之速,我是比不过他的。他有两样胜过我,我自然心服口服!”
  李世民低声对李元霸道:“你一味地用蛮力,危急之时不知道变通,不会像悟空一样‘舍得’,早晚要吃大亏的。”
  李元霸摆摆手,道:“知道了,知道了。别老是跟我讲这些大道理。”拉住悟空的手,扑通一声,朝北跪下,指着远处道:“咱们就不要什么香案蜡烛了,就是这个朱雀门为证,咱们今天就结拜为兄弟!”
  悟空胸中一热,也跟着跪倒,他不擅言辞,不知说什么好。
  李元霸大声道:“皇天后土为鉴,朱雀门为证,我李元霸与悟空在此结为兄弟,从此同生共死,荣辱与共!如违此誓,人神共戮!”说完扭头看着悟空。
  悟空眨巴眨巴眼睛,半天想不出一句言辞来,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道:“对!就是这样!”

  李元霸道:“你多大年纪?”
  悟空瞪着眼睛说不出来,道:“你多大?”
  李元霸道:“我二十了。”
  悟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年纪,心想刚才他输了比赛,不好让他再做小弟了,便说:“我十九。”
  李元霸笑道:“那我就不客气地做大哥了。”

  悟空施礼道:“大哥你好!”
  李世民哈哈大笑将两人拉起,李元霸道:“二哥,你还别说,我跟我兄弟长得还是挺像的,要不是他有着一脸的黄毛,就说是一母所生想必也没人怀疑。”
  李世民笑道:“胡说!母后要是在的话,非要捶你!既如此,咱们到天策府摆宴庆贺!”
  却见悟空笑道:“这有什么好庆贺的?我现在自由了,到处耍耍再说吧!”话音未落,一声呼啸,人影已经窜上街边高墙,眨眼不见。
  李世民和李元霸只有对面苦笑,都是心想:“这毕竟还是一只猴子啊!你能拿着人世间的礼法去要求他吗……”
  再看那耍猴人还一脸无奈傻傻的站在那里,李元霸心中一时不忍,道:“二哥,我害他丢了饭碗,咱们还是把他收留到天策府吧,叫他洗马扫地看家护院也好。”
  李世民笑道:“说你蛮不讲理吧,你还时时处处有那么多仁慈之心,真不知该怎么说你了。”便唤兵士将那耍猴人带回天策府,好生安排酒饭,再给他找个力所能及的活计做着。
  耍猴人自是感谢不已,带胆寒毛见耍猴人被收留进天策府,生怕以后遇见耍猴人,被他找麻烦,忙上前帮着收拾箱笼。耍猴人嘿嘿一笑,斜着眼睛瞟了带胆寒毛一眼。

  带胆寒毛只见寒光一闪,那眼神像刀子一般犀利,一阵冷风吹过,带胆寒毛连打了几个冷战,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升起来,也顾不得收拾东西,点头赔笑溜进了旁边街道。
  李世民邀玄奘入府赴宴,玄奘婉言谢绝了。太子李建成尊崇佛教,李世民对僧人也就没什么好感,于是一笑置之。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返回天策府。
  日期:2011-4-19 14:40:00
  大唐开国皇帝是高祖李渊。

  李渊与皇后窦氏生有四子。长子李建成,建国之后,便顺理成章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为秦王。三子李元霸,封为卫王。四子李元吉,封为齐王。
  四子之中,李元霸与二哥李世民最相契厚,而李元吉却与大哥李建成最要好。
  原本弟兄之间品性各异,谁与谁要好也无可厚非。可是,就在大唐建国之初,随着情势渐渐发展变化,这兄弟四人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变得诡异起来。
  当初李渊太原起兵反隋,主张起事的首要人物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如果没有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强烈坚持,或许李渊还不会起兵呢。同样主张起事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当中,李建成是大哥,自始至终便居于主导地位。那时李世民对这位大哥在大事上能拿得定主意坚持得住的气概也颇为钦服,便事事尊重李建成的意见。
  大唐建都长安之后,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主要负责主内,协助父皇李渊处理朝廷事务。因为先前在起事时,李建成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也颇得李渊赏识,所以李渊也很放心地将国是交给李建成处理。而李世民则负责主外,集中精力消灭各种不肯归附的反叛势力,先后剪除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叛逆,统一了大唐河山。因为李世民不像李建成一直在宫里默默处理政务,而是长期在外征战,所以在外人看来,四子之中,数李世民最为功勋卓著。好似一个皇帝加一个太子都没有秦王李世民对大唐的贡献大。

  在擒获王世充.刘武周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受封为秦王,并任太尉兼尚书令,不仅位列三公之首,掌管全国军事,还是宰相之首,可谓一言九鼎举足轻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