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倒斗之秦始皇陵》
第14节

作者: 大唐吴王恪1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6-7 17:53:00
  爷爷死后,那周辉自然不会放过李黄恩,他是军人出身,骨子里有种与生俱来的果断与决绝,一不做,二不休,斩草需除根的道理,他比谁都懂。在这种情况下刚丧父的李黄恩这次又遭了难,面临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挫折。
  1968年,也就是爷爷逝世三年后,文化大革命走向了一种极制的癫狂状态,全国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在那个世道没有公理,领导一个随便的借口就能让一家人万劫不复,周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肆无忌惮的以“反动残余分子”的罪名,将年仅21岁的李黄恩逮捕,在狱中的李黄恩,不仅受着严刑拷打,而且还到处被游街,批斗,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以前活泼好动的李黄恩变得成熟,内敛,说的更难听点,就是懦弱,胆小如鼠。

  虽然李黄恩已经被整的生不如死,但是在周辉心里,李黄恩被整的生不如死是不够的,他要的是李家灭门,他要的是斩草除根,他要的更是不留后患。
  “必须要让李黄恩死!”在这个指导方针下,一个罪恶的念头在周辉心里油然而生。
2012-6-7 18:35:00
  在周辉的计划里,他想再翻点李黄恩的“罪状”出来,好顺坡下驴,在公审大会上判决李黄恩死刑,这样既能达到目的,也符合程序,更能对民众的舆论有个合理的解释。
  可是李黄恩二十刚出头,并无太大劣迹,寻来寻去,周辉竟然没有寻到李黄恩的把柄,当然没把柄并不是李黄恩活命的理由,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在那个人命薄如纸的年代,又有多少人会在乎一个青年的性命?
  可惜事与愿违,那周辉千算万算,终不如天算,周辉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一个震惊全城的消息传了出来,县城革委会周辉竟然在家里上吊自杀了!
  后来陆陆续续有很多小道消息传来,据说在周辉死前的那晚,周辉家的四周出现了大批的黄皮子,在周辉以及邻居家的周围四处乱窜,半夜里,黄皮子的哭声四面八方的传来,仿佛在举行一个盛大的哭祭仪式。
  天明的时候,怪异的事情发生了,周辉用一根粗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他的对面,还吊着一只黄皮子,那只黄皮子毛色泛白,脖子上吊着一块古代铜钱。
  坊间都在传言,周辉命硬,本不该死。只是不知因为什么事得罪了黄皮子,而且结的还是死结,黄皮子为了让周辉死,不惜性命,最终由那只老黄皮子完成了与周辉的换命。
  李黄恩得到周辉死的消息后,痛哭了一场,他哭的不是自己,更不是哭自己的命运,他哭的是那只与周辉换命的老黄皮子,他记得,父亲生前也曾在阿黄的脖子上套了一枚铜钱!
2012-6-8 10:27:00
  周辉死后,县革委会主任的位子就空了出来,上级党组织一看,这主任位子老是空着也不是事啊,于是就又派了一个人来担任县里的革委会主任。
  新来的主任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做人做事都挺圆滑,这个圆滑是褒义词,说的更笼统点,就是会做人。那新主任得知李黄恩年纪轻轻,涉世未深,就被前任主任滥用权力关进监狱,遭受无休无止的游街示众,批斗,甚至差点命丧黄泉。不可谓命不苦,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在新主任上任两个礼拜后,李黄恩就得到新主任的特批,被放回了家里。
  虽说李黄恩被放回了家里,但是他那戴在头上“反动军队残余分子”的帽子并没有被摘掉,在那个讲究出身,讲究成分的年代,这顶帽子可苦了李黄恩,在生产队里,活要比人多干,苦要比别人多受。末了,算工分的时候,却总是拿不过别人。
  对于这些李黄恩都认了,前段时间无休止的批斗,已经让李黄恩从一个开放活泼的小伙子,仿佛变成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中年人,他的身上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恬静。与其说成是恬静,倒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淡定。

  转眼间1976年到了,全国人民都沉醉在除掉“四人帮”的快乐之中,当然李黄恩也很高兴,因为他知道,祖国的风向要变了。
  果不其然,1978年12月,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范围内展开了针对四人帮时期“左倾”错误路线的平反活动,在这股春风下,李黄恩戴在头上快10年的帽子终于被摘了下来,只是物质名誉还能赎回,但年华是终究赎不回来的了,当年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李黄恩,步入了中年。
2012-6-8 11:07:00
  这10年间,李黄恩在生活和工作中备受歧视,小兰眼瞅着儿子越来越大,却还未婚娶,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她知道自己儿子没找到媳妇,并不是因为儿子长的丑,更不是儿子没出息,最大的原因就是儿子头上戴的那顶高帽子,倘若儿子没有这顶帽子,说不定她孙子都抱上了,每想到这里,小兰都会偷偷的擦眼泪,感叹世道不公。
  现如今,国家政策变了,儿子平反了,头上的帽子也被摘了,于是,小兰又把儿子的婚娶提上了日程。
  在小兰的牵线下,李黄恩相了几次亲,结果和李大脑袋相亲时的情况一样,连相了好几个,都是女方不愿意。无奈之下,李黄恩对“相亲”事业心灰意冷,于是就没有再相亲了,安心的在家里种着自己的几亩薄田(那时候公社已经解散,田亩又回到了农民的手中。)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皖北一代流行买卖四川婆姨,二,三千块钱就能买一个漂漂亮亮,腰圆腿细的四川姑娘。小兰一听这个消息,便知道机不可失,立即行动,火速从亲亲戚戚,邻里街坊那凑够了2000块钱,马上给儿子买了个四川媳妇小红,完成了李黄恩终身大事,婚后,李黄恩勤恳,小红贤惠,两人在一起性格互补,彼此倒也合适,日子过的贫苦但也不失温馨,于是没两年,老李家就又添了新丁——那就是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