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处对面是一些几何状的建筑,看到后,我感觉非常有西安秦始皇陵的感觉 --- 我很奇怪自己会生出这种感觉。
过了售票处,再向前走一段路是一座桥,桥下是干涸的河床;沿着河床,散落着很多佛塔;佛塔看着都很新,呈灰白浅黄色,都用铁栏杆围起,不知是古代留下的建筑还是现代人为了增加景点的观赏性而新修建的。
过了桥,再走过两座牌坊就到了莫高窟的面前。
这两座牌坊均是木质建造,像是守护着莫高窟这个宝藏的两个大门。第一个大门的正面门楣上用蓝底金字写着“石室宝藏”四个大字;第二个大门正面门楣上则直接用蓝底金字写着“莫高窟”三个大字。
第二个大门的后面,便是一片由无数个洞窟组成的、闻名世界的莫高窟;每个洞窟都用一个金属小门紧紧的锁着,锁着洞里的宝藏。
……
走到检票口,我被检票人员告知:相机不得带入洞窟,需要在外面寄存。
听到相机需要寄存的消息,我本来准备拍摄敦煌壁画的愿望破灭了;不过,寄存也好,因为壁画被相机闪光灯强光照射后,会加速褪色过程。为了让后人更多的欣赏到这艺术的瑰宝,前人不把壁画留在相机里只是留在记忆里,这也是很美好、很有意义的事情。
将相机寄存好,检票进入,被告知不能随便参观,要等导游。
导游要带齐15人或20人或30人的队伍一起讲解参观 ---每个洞窟都有金属门锁着,即便你想随便参观也参观不到。
一会儿,凑够了20个散客,来了一个导游,手里拿着一串导游讲解器。这种导游讲解器是类似于对讲机的原理,每人佩戴一个,将耳机塞到耳朵里,都调到相同频率,然后导游讲解的时候在相同频率上的人就都可以听到导游的话语。
2011-5-15 13:26:00
导游是个年约二十六七岁的帅气小伙子:体型略微偏瘦,身高175cm左右;瘦脸,分头;白色正装半袖,黑西裤,黑皮鞋;衣服熨的很挺括,黑皮鞋擦的锃光瓦亮,可以清晰的映出人的倒影;眼睛上带着一副敦煌特产的黑水晶眼镜,镜片是窄长方形,看上去很酷的样子。
这种敦煌特产的黑水晶产自黑山山脉或者阿尔金山系。用这种黑水晶打磨出来的水晶镜片,制作成眼镜,据说戴在眼上清凉温润,非常舒服。可以有效的抵挡敦煌强烈的紫外线,保护眼睛。
帅气的导游把导游讲解器给大家分发后,开始调频试音。
在确认了每个人都可以清晰的听到他通过麦克风说话的声音以后,他开始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敦煌旅游,特别欢迎大家来参观敦煌的艺术宝藏莫高窟~!我叫刘明,是敦煌研究院的高级助理研究员,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洞窟,为大家讲解。”
介绍到“敦煌研究院的高级助理研究员”这几个字的时候,他把声音提高、加重,特意强调了“高级”两个字。
“在接下来的讲解中,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大家要跟紧我,不要距离太远,否则导游讲解器的传输信号可能会受到影响,你会听不清我的讲解;第二,参观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其他团队,大家要自动站成一队,留出一半的地方给其他团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洞窟内严禁拍照,因为闪光灯会强烈刺激壁画的涂料,让壁画很快褪色,记住,绝对禁止拍照~!!!”,帅气的导游大声强调到最后一点。
帅气的导游讲完,就转身前走,带大家参观。
我自认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对艺术的感觉比较迟钝,对导游接下来在每个洞窟的讲解没有多少兴趣,只是偶尔听几句。
导游讲导游的,我自己看我自己的。
只见洞窟里的壁画画工都很精细,用色适当,只是有些图案着色的地方由于常年光照已经变为黑褐色,失去了最初的艳丽色彩 ---这也是每个洞窟都安装金属门的原因之一,除了防盗还要防止光照。
有的洞窟的墙壁已经剥落,从剥落的缺口可以看见有好几层壁画。
这些多层壁画形成的原因是:下一个朝代的人会在上一个朝代的壁画上重新做壁画,经过历朝历代的壁画更新,就形成了我今天看到的多层壁画的奇特现象。
参观到藏经洞的时候,引起了我的兴趣,通过铁围栏努力的向里面左看右看:藏经洞里面黑呼呼的,看的不是很清楚,只看到大约十平米大小的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尊坐像在里面孤独静坐。
听导游的讲解,这尊坐像好像是为了纪念发现藏经洞的王道士或者是某个大师的雕像 --- 导游讲解器信号不好,我没听清楚导游的讲解。
如果坐像是某位大师,那我不是很了解;如果是王道士,我还略知一二。
说到王道士,也是造化弄人的一个人物。
他是道士,却来看管这佛教的洞窟、经文;他为了看管好莫高窟献出了自己的后半生,却得到了一个盗卖经文的罪名;他战战兢兢、穷苦一生,让莫高窟闻名世界,却最终无人记得他的功绩,甚至墓前连奠基的人都没有。
……
我只依稀记得王道士的墓志铭上有这样的字样: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我正在回味王道士的生平,暗自感伤;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大吼!
突如其来的吼声震耳欲聋,差点把我的魂都惊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