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能说什么呢?我以为我是个负责任的人,在没开始之前,已经给了自己和她,很多反复思考掂量的机会,那么,既然已经开始,就不应该再瞻前顾后,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问题。也许女人跟男人的区别,就在于这里。投入进来的时候,无比凶猛,勇往直前。前行的时候,却开始拖泥带水。我一样觉得失望。
日期:2011-02-09 20:51:24
作者是紫风芯,我是搬运工:
本来今日上来准备更新一段,但是看到了冷兄之言,突然引发了我的谈兴,我这人本是不善于与他人沟通的。
的确,现在的中国已然变成了一个整体低俗化的国家,从政治上的官僚不作为,到经济上的血汗工厂,再到文化上的市侩文化盛行,甚至于伦理道德上的寡义忘耻。而这些从根子上来讲是因为我们处在经济上的原始积累阶段造成的,这导致了时下唯利益、唯物质的观念大行其道。过去长期形成的旧秩序被打破了,连同旧有秩序中精华的部分也被抛弃了。而新秩序的建立尚需时日,时下的人们很以见利忘义为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活的更好。
我发贴子之初,是想记录一些事,记录一些人,记录这时我的思想。可是写着写着,我突然发现我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用一个俗套来数清自己身上有几根汗毛,这也许这就是同样的事儿,同样的人,而表达和思想却不同的原因。我自落地以来,深受父亲耳濡目染,历经求学,工作,爱情诸多经历,在这些人人都要历经的平凡之事中,我逐渐发现我既不能沉于世俗,为狭窄的俗物所浸染,确也不能把自己完全抽离出来,做一个山野狂人。
经常听人感叹,现在军队中的干部和以前比,有思想的是越来越少了。大家学历慢慢都高了,而看问题的层次和高度越来越低,有时甚至把自己等同于市侩小人。这还是那个有着正义之师自我认同的军队么,那些最可爱的人留下的传承都到哪里去了?在现在这么一个旧礼崩猝,新礼未立的时期,旧体制中的人有一种可贵的精神的就是坚持,哪怕是乌托邦,这种精神作为人性来说,乃是一种伟大的精神。
日期:2011-02-09 20:52:46
作者是紫风芯,我是搬运工:
当一个社会,女人不再把爱情当作信仰,男人不再把苍生当作信仰,所有的人都现实到不再为一些看来虚无,其实能够引领人们达到更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耗费心血时,这个社会,就很可忧虑了。
不能共同投身于伟大事业中,那就把自己麻木掉,至少不会为此感到痛苦,这是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比如说,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比如齐政的大部分同僚们。他们有他们不能不克服的东西,他们有他们的失去。
而另外一些人,他以为自己有能力、有实力去抗争,他觉得他理应比别人做得更多,他也尝试着去做,其实他的下场比别的人要惨,比如文中的主人公,比如他的前行者,老连长和父亲。他们有他们的所得。
如果说,齐政的思考更多的在事业和社会领域上,那么余容后是另一个领域的抗争者,情爱领域的抗争者,就象某人曾经说过的,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这是一个英雄主义没有生存土壤的时代。
另:不要把主人公跟我本人划等号,那会让我惭愧。
日期:2011-02-09 20:54:23
作者是紫风芯,我是搬运工:
生活永远最现实,肚子就像《荷马史诗》里《奥德赛》中所说――永远是个无底洞,人人都为它奔忙劳苦一生。至于爱情,爱情在大部分时间是奢侈品,暂时押后。
我终于乖乖地听从父命,回到军区。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领教自己的生嫩,和父亲的老辣。他方方面面,考虑周全。以前他考虑的再多,却从来不会跟我这个当事人交流,所以我不过是个后知后觉的受益者。这一次,大概因着上次的交谈,他有意地转变了做法,在安置我的过程中,多少让我也参与了一下,虽然我没有资格给任何意见。
父亲希望我转政工,但他自己是政工口,要避个嫌。我虽然喜欢干军事,却未必能胜任,大军区作战部和训练部人才济济,我机关还没干半年,去了比跑腿还跑腿。作战部如果硬要去,只有一个地方我对付着能胜任,就是人防处,主要跟省军区和地方打交道,纯军事业务不强。
但是要按照往后发展的利弊来分析,应该去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司令部办公室,瞅机会给领导当秘书,在一个跟大领导学得多。但是不大好办,一个是父亲的身份,二是我的性子。
他说起一桩旧事,军区原来有个老政委,是位老红军,老头风骨极硬,能力很强,手段也高,脾气也怪。有次下部队检查,到了部队准备下车,车刚停稳,秘书就迅速跑下车,打开后车门,准备用手把政委搀扶下来。没想到政委一把打开他的手,呵斥道:“我都老到走不动了吗,用你来扶我?”这位秘书当时就闹了个大红脸,当着集团军全体常委的面,走不是走,扶不是扶。这位秘书同志当时也是四十岁的人了,副师职务,还兼任着军区党办的主任,没想到老头一点不留情面。
日期:2011-02-09 20:56:42
作者是紫风芯,我是搬运工:
父亲说到这时不禁叹了口气,一个人发展的职务越高,地位越显赫,相应的脾气也越怪异,这是他们三四十年来被中国这个官僚体制塑造成了这样,有很多外人看来很琐碎的的小事儿,他们会很认真,会上升到一种高度,外人看到当秘书的十分光鲜,走到哪儿都有人巴解;可是却不知道他们天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生怕一点一滴为领导所怪罪。他们所受到的折磨甚至屈辱,使你这样的人所无法体会和理解的。
最后他得出结论:秘书这活,这你干不了,你不会伺候人,干部子女都有点粗疏,心气又高,这都是作秘书所忌讳的。
所以他认为,最好的去处是司令部的直属工作部,直工部。第一,虽然在司令部,但是几个处全是政工口的,一个组织处,一个干部处,一个宣传处。直工部的不叫参谋,叫干事。第二,直工部是很有实际权力的,整个军区司令部直属队,从正师级的训练基地到正团职的仓库,通信团之类的有二三十个,直工部大家都戏称是一个集团军,下面一两万人,权利大,这些直属队的业务工作归各个业务口,但是诸如干部工作啊等等关系自己问题的,都归在直工部。某军区司令部除了作战部长必提副军,连续三人直工部长都提副军了,其他的没法比。在直工部提个正团主官,闭着眼睛混也混到了,最次到下面一个直属单位当主官。干部处长一般都提副部长了,提了副部长,最次最次一个实职正师到手,保底是一个分区的政委,当了部长那就更好了。
他整个权衡、考量的过程,相当于我的一次见习过程。这个过程让我滋味杂陈,我一直以为这一切都靠我自己,其实没有了父亲,我连起点都没有,回想一下,从小学择校开始,哪一步都包含父亲的栽培,这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局限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