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南疆》
第8节

作者: 击铁狂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分队在院内列好队,参谋长宣布了整个行动计划。将30人划分为6个抓捕小组,每组名战士,由1名指挥部成员带队。我细心看了下分组情况,除03小组外,其他每个小组都分到了2名步兵侦察兵出身的成员,所以各组人员的搭配都是非常合理到位的。
  参谋长要求从现在起小分队人员一律不准着军常服和佩戴军兵种符号及军衔,不准戴军帽;统一着作训服,就是那种和老式劳动布做的工作服类似的服装,部队训练和作业时穿的,袖口衣服下摆和裤腿口都是收紧的。每组配708B背负式小型号电台一部,每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给养5天。
  《战斗命令》
  科目一:抓捕逃兵
  代号:狩猎行动

  指挥部代号:猎人
  要求:
  一、做到行动绝对隐蔽,到指定地点立即和村社治保主任联系(警方已经事先做好安排);
  二、发现有可疑情况就地潜伏侦察,严禁打草惊蛇;
  三、01小组和02小组负责按距离顺序排查同方向的两处目标,可疑目标优先;
  四、发现逃犯,其随身带有枪支可先行开枪,但尽量不击毙;
  五、发现逃犯,其随身未带枪支可将其击伤后实施抓捕,严禁击毙;

  六、整个行动中各小组要随时和指挥部保持联系,重大和特殊情况必须先行请示,严禁擅自决定;
  七、使用地图和指南针定位,随时掌握好小组所处准确位置,严禁出现误出国境事件,如有发生将严厉追究组长责任;
  八、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遵重民族风俗习惯,在整个行动中严禁有伤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违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事件发生,违者将受严厉处分;
  科目二:交通工具及使用
  一、指挥部24小时保留指挥车(北京212)和应急支援车(解放141)、三轮摩托车各一台,除指挥长外任何人不得调动;

  二、抽调茶场场部及驻场各营所有吉普车归小分队作人员投运使用,每组配备二台;
  三、所有抓捕小队必须在指定目标5公里外下车,徒步隐蔽抵向目标;
  四、运输车到指定乡镇派出所停放待命;
  五、由指挥部电话通知派出所,驾驶员到下车点接收小组返回;
  六、所有参加此次行动车辆在任务期间一律摘去车牌;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份《战斗文书》是出自我手的了,嘿嘿。
  日期:2011-8-22 0:04:00
  第二天一大早5个抓捕小组就向指定目标出发了,现在我是太佩服参谋长了,因为所有队员的肤色都和当地人差不多,再穿着便服一类的作训服,要是不带枪的话混在人堆里一点也不会惹眼,难怪他要骂那个小兵脸白得象娘们的屁股。看来兵也是老的辣啊!写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疑问了,昨晚不是分了6个小组吗?怎么现在成了5个了?留下这组按军事术语叫做预备队。打仗时给你一连的兵去攻山头,做为连长不能一次把一个连全派出去进攻,要留下一部分做为预备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做为支援和掩护力量使用。假如在进攻正面山头的过程中,突然侧翼又受到对方的攻击,你的人又全被对方火力给压着,这时预备队就可以对新现身的敌人进行攻击或实施火力压制和牵制,要是没留预备队你基本上就没戏了。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离开部队太久了也说不太清楚了。书归正传吧!

  花开几朵,各表一枝。从事件的主角02抓捕小组说起吧。02组的领队是茶场保卫股长,因为此组执行任务的第二个点太靠近国境线了,且地形和社情也相当复杂。股长在当地呆的时间长情况熟悉是最合适人选。他们在第一执行点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悄悄在当地派出所的会议室里住了一晚后,第二天早早的就向第二执行点出发。到距目标五公里的一个弯道处,股长仔细观察,确定目视范围内无车无人后命令全体下车,带着小组迅速消失在道旁的丛林里。

  他们在树林里行进,大约2小时后就抵近目标(亚热带的丛林不好走,行进中既要随时注意观察头顶脚下和四周的树上有没有毒蛇和其它什么伤人的玩意儿,还得用随身带的砍刀不时砍伐拦住去路的灌木,所以然速度不可能快起来)。这是一个拉祜族山寨,只有几十户人家。股长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坐落在山脚下的寨子,确定了目标人和村治保主任家的位置(派出所提供的草图),然后命令一名组员继续监视目标,其他人原地休息。

  日期:2011-8-22 0:05:00
  天黑后股长带着一名组员下山进入寨子,引得他们经过的人家院内的狗狂吠起来,股长掏出牛肉干巴(将牛肉切成片不加任何调料晾晒而成)扔过去,狗狗们马上就悄无声息了。出发前一天晚上股长专门让茶场炊事班送了几袋过来,分给了每组领队一袋,说是防狗利器(呵呵,是块做贼的好材料)。
  他们顺利来到治保主任家,主任看了介绍信后让他们坐下,给他们介绍了情况,这个寨子里住着的那个河南人是个退伍兵,六年前找了寨子里的一个姑娘做老婆就在这里住下了。他在寨子里有个酿酒房,镇上开了个卖酒的小店。这人没什么劣迹和坏毛病,就爱舞个枪弄个棒的,和村民们相处也不错。四天前有村民来报告说他家来了个外地人,我就过去问问情况,他说是他老家的弟弟来看他,我和来人也说了几句话,跟他哥一个口音,我也没多管了,只是让他抽空到派出所去登记一下。又得啰嗦几句了,边境线上的村民和治保主任的警惕性都很高,只要发现陌生人就会马上监视和报告。

  股长一听马上兴奋起来,立刻掏出照片让主任辨认,主任确定就是相片上这人。股长连忙问那人现在还在吗?主任说没看到,不过两天前有村民很生气地跑来告诉我说遇见他们进山了,说是去打猎,去的是神山方向。酒老板的确也扛着支鸟铳,他弟弟提着一个长筒状的包。顿了下主任又说:“你们怕是找不到他了,他们去的是缅甸方向,熟悉路的当地人3个小时时间就能走出国境。我再到他家问问吧。”

  说完主任提着个酒瓶就出去了,十多分钟后就回来了。他对股长说:“的确是走了,我装着去打酒,问了他老婆,她说男人和弟弟进山打猎了,还没回来。”股长听完后觉得情况重大,谢绝了主任的挽留带着同行的战士立即返回小组潜伏点,用电台向指挥部做了汇报,并等待下一步行动指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