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8乡镇小公务员的处境》
第20节

作者: 鱼亦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12 18:18:52

  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晴
  知青,把怀念留给以后
  最近迷一部电视,讲知青的,从大学到现在,看了几部知青小说,读起来总是满含愤懑的,气愤那些以招工名额或者是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诱骗女知青去以身相许的勾当,更气愤动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的那些千篇一律的红色语录,尤其是在这么几年里,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投身到广阔农村里,当然不叫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叫服务新农村建设,对这段知青岁月就更加的感慨良多了。

  我不是知青,那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我也可以算是知青,有知识文化的青年,跟他们,我们共通而不同,我们共通的是都饱含激情,都想干一番事业,不同的是,谁也没有逼迫我们去下乡,但我们就是心甘情愿的回归农村,别说是热爱,从小到大,父母鞭策我们读书说得最多的就是读书上大学,转户口,商品粮。户口是转了,商品粮却不意味着有饭碗,大学生多,知识青年多,多得我们再也不是以此为自豪了。

  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金贵了。以前包分配,上大学就已经意味着工作是有着落了,现在,上大学,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噩梦的起点,贫困的,你得凑学费,进了门的,你得英语计算机普通话过级,好不容易四年熬下来,你又得加入到比高考还血腥的人才市场上,溜达一圈下来,再意气风发也变得灰头土脸,小芝麻的公司,也打出了一本以上的旗号,这叫我们这些二流大学的次等人才情何以堪啊?

  国家适时的抛出了一根救命稻草,村官、三支一扶,鼓励着大学生回归农村,城市既然已经劳力饱和了,那就下乡吧!举措是好的,至少部分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读个大学,已经是背上债务了,要是毕业后还要闲置着,估计那些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知识青年是难以接受的,书本上可不会提及就业难,更不会说在全球大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都在极力的缩小成本,猛然一抛到现实里,什么都变了个样。但是,但是,忽略了一小点,你们把知识青年把大学生安置到农村里去,农村做好接受的准备了吗?

  从上到下有着严密的组织,上级的安排,下级除了服从外别无他法,多少年了,村里就没个大学生,忽然来了一个,村里不适应,大学生也不适应,好点的出路是借调到乡镇里,那还多多少少能安排点活,要是放在村里,能干啥啊?平时大部分村,也没个正儿八经的上下班作息时间,都是有事的时候,几个支委相互间吆喝一声再聚在一起商议一下,大部分时间,村干部都是要去另谋出路的,种田或者打短工,一个村干部每年的补贴,六七千吧,单靠这个收入,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老婆孩子,乡下男人,多半是一人干活养全家老小。

  遇到经济发达的村,或许还真能干成点事,比如在网上推销本地的农产品,或者是争取部分资金开展村级文化建设,但是我们的现实是,大部分的村都还是经济不发达没有集体收入,干不成事也不是你无能,是限于本来就窘迫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村官,三支一扶,在三年的服务期里,参加各种公务员考试,寄希望于身份转变后可以另谋高就,三年的时间,不适应也变成适应了,尤其是适应了朝九晚五服从上级而没有自我思考的按部就班,所以最好的,也还是拼命挤进体制内,加上有加分政策,这又是拼杀之中的鸡毛令箭。

  乡下所经历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许还不尽人意,觉得是辜负了青春,但是,若干年之后,当告别这段岁月之后,一定会来怀念,并且在怀念中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知青,挺过来之后,要么就是一蹶不振,对什么都失望了,觉得所有的都只是设的个局,要么就是事业有成,吃过苦的人才懂得去创造,有了创造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我想我也会怀念和感激目前的一切,毕竟这也是青春的一部分,不要指望事事顺,能在事事不顺中生存下来才是强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日期:2012-06-14 09:39:20

  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晴

  谢谢你给的自由
  高温啊,高温,一早上在办公室就已经汗如雨下,可恨的是,这种高温下停电竟然也成了稀松平常的事,谢天谢地,今天没有停,于是今天可以继续我的天涯吐槽。这一个星期异常平静,领导们忙着在城里陪客商,我们这些小伙计们便多了几分自由,办公室是你的,电脑是你的,自由的空气也是你了啦!我觉得我是不是有点人群紧张综合症,只要人一多,只要能听见领导的咳嗽声都觉得有些紧张,倒不是我说了他们的坏话,就是紧张,一贯如此,也许并不是紧张吧,只是很有点不自在,非常讨厌听他们的指手画脚,非常不想看见那几张矫情得虚张声势又有些狐假虎威的脸,权力是谁给的?组织!组织给的权力怎么就沦落到全凭个人喜好的褒扬和批评之间了呢?

  领导开会老说,喜欢某某,安排给他的事自己一个人扛着,不再来麻烦领导!这话说了后,全镇的人都沸腾了,好事者形容那个被领导表扬的小领导说,他啊,一天到晚就做一件事,盯着老板的办公室,老板一来立马夹个本子去汇报,一件事明明已经停摆了,他也能口吐莲花的说进展如何如何的,完全欺负领导是瞎子,事实上,领导不是瞎子,只是有些时候愿意去扮演瞎子的角色。整个体制下,其实都喜欢装瞎,一级一级的,只有瞎了才能一味的搞看得见成绩的建设而对人民真正的诉求熟视无睹,也只有瞎了才能夜郎自大觉得今年同期跟去年相比经济是大发展了,也只有瞎了才适应整个行政套路才能一级一级的晋升而不会问心有愧,都瞎,那就一起瞎吧!

  以前有人教育我说,干工作多跟领导汇报,我就老觉得我明明没干出什么能说得上是成绩的事,去汇报什么啊?让我征个地,不是三两天就能搞定的,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我每天去跟领导汇报什么了?难道去说,今天做通了张三老婆的工作,明天做通了张三女儿的工作,后天做通了张三儿子的工作……如果是这样详细的汇报,那的确是每天都能去报一回,关键是不管做通谁的工作,这块地总之是没征下来,这项工作还没完成,把一件没完成的工作天天去跟领导报一报,不像返绉那样恶心吗?是去邀功还是讨赏啊?我是做不来这点的。

  再说我一女同志,领导又是男的,天天往领导屋里去汇报,别人会怎么想啊?本来乡镇里最大的消遣就是日白,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那是常有的事,算了,还是彻底自由吧,领导不找,我也不主动去汇报,没什么好说的,我可以妙笔生花但的确没口吐莲花的本事,会说比会写更来得实惠,闭着眼睛造出一堆虚妄的所谓“成绩”,领导装瞎,群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即使在老板那讨个赏,背后也有一串骂声,何必呢?我们的出路注定不是靠提拔,前面一长溜的老同志,本地人,关系盘根错杂的,好事来了,排队也一时半会轮不到我,还好,可以考,会考试也是一种本事,不花钱的晋升之道,君子坦荡荡,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乞讨一个什么,机会来了,便勇往直前,没来,就安心的工作,做不了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至少也做点实事留一个口碑给后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