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大反攻》
第12节

作者: 冰冷的眼神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少正卯“与孔丘同在一地进行民办教育的竞争。”“由于少正卯的讲学曾得到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拥戴,以至孔丘的门徒曾三次被少正卯吸引过去”,“于是孔丘长期以来忌妒、怀恨在心。”“孔丘为杀少正卯杜撰了如下五条‘罪名’:一,心达(又记为‘逆’)而险。即野心勃勃(或思想反动),是个危险人物。二,言伪而辩。即语涉欺诈,能言善辩。三,行辟而坚。即行为怪异,意志坚定。四,记丑而博(又曰‘志异而博’)。即广播丑闻,煽动不满。五,顺非而泽。即挑拨离间,从中取利。”“这些‘罪名’纯属‘莫须有’之类。很显然,孔丘的杀少正卯,全在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中国人为什么把杀人犯奉为“圣人”?》)

  首先,根据史料:少正卯乱政该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法官依法“枪毙”个犯人,难道也有罪吗?孔子杀少正卯,是在他“乱政”的前提下,白纸黑字,这是不能否定的。少正卯和杨国忠、李林甫、严嵩等人一样,都是祸国的奸臣。
  再者,黎鸣对孔子的指控,本身就采用了“莫须有”的手法。他说孔子出于“忌妒”杀人,“公报私仇”,并无证据,属于猜测。他说孔子虚构了少正卯的五种“罪名”,这“虚构”二字也是猜测,且证明不了少正卯没有“乱政”。而“语涉欺诈、煽动不满、挑拨离间、从中取利”,正是乱政奸臣的拿手戏。
  我请问:欺君之罪该不该法办?制造假新闻该不该法办?煽动是非,挑起矛盾,扰乱社会该不该法办?蔡京是书法家,他可以讲学。周作人是文学家,他也可以讲学,但这种人到底还是该杀的货色。大汉奸周佛海,曾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他也没少“讲学”吧?日后,蒋介石将其投入监狱,使之瘐死牢笼,难道是出于嫉妒不成?
  五,隐恶扬善该批判吗?
  黎鸣说:“为什么中国文人‘喜欢’告密?为什么中国文人‘喜欢’拍马?为什么中国文人不敢、不会、不能‘讲理’,而却擅长花言巧语、飞短流长、搬弄是非?” “孔子及其儒家的‘隐恶扬善’的文化传统的‘本质’,真是把中国人害苦了”。(《隐恶扬善:恬不知耻、怙恶不悛》)
  隐恶扬善的意思是“隐瞒人的坏处,宣扬人的好处。”(《中国成语大辞典》)也就是说:不要总指责别人的缺点,应该多说他人的优点。这种观点,正是反对“飞短流长、搬弄是非”。《中庸》上说:“舜喜欢求教、洞察浅显的言论,能隐瞒他人缺点、宣扬优点,把握事物两端,以中庸施于人民,这就是他成为舜的原因。”(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国成语大辞典》引用了很多事例,请看:
  《醒世恒言》卷三:“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认趣,隐恶扬善。。。”
  《至公论》:“夫世人所谓隐恶扬善者,君子之大义”。
  《赵靖康公神道碑铭》:“专务隐恶扬善,以德报怨,出于至诚,并非勉强者,天下称之。”因此,“隐恶扬善”并非教人学坏。
  黎鸣此人,批孔发了疯,还歇斯底里的嚎叫曰:“‘四书’有真理吗?有真知吗?有真诚吗?有逻辑吗?有思想吗?有普世价值吗?根本就全都没有,也不可能有。”

  《中庸》上说:“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黎鸣倘能以此为“真理”,安下心来,学学《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就能获得“真知”。要是学会了“意诚而后心正”等“思想”,树立了“真诚”,就无需这样咆嚎了。
日期:2011-05-18 09:46:18

  《远志明鬼话欣赏》
  尽管《圣经》满纸胡说八道,可是为了吃饭,远志明就要当传教士。想销售一样东西,首先要套近乎。为了把基督教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远志明就不遗余力的“寻找两者共同点”,以昭示“中国人老祖宗信上帝,所以我们要信耶稣”,这种荒谬的骗术,在电视片《神州》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们摘取几段以作笑料,比如:
  一,牵强的传教法。
  远志明讲:“《圣经》说: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老子则说:道“乃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圣经》说:上帝七天造物,《周易》说:“七日来复,天行也。”《圣经》说:上帝使天下发大水。《国语》也说过发大水。。。这不都是相同点吗?总之,中国文化和基督教缘分很多,我们干脆信上帝算啦。远志明的这种理论,类似于“猪有脑袋,人也有脑袋,所以人就是猪。” 他只说两者的共同点,对于不同点却不讲。

  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各有分工,这与耶和华耍单帮,自己造天地万物不一样。上帝掀起洪水,女娲补的却是天,天上地下岂能混淆?《圣经》里的上帝,神圣不可侵犯,《诗经》上却说:“上帝板板,下民卒瘅”“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说上帝死板、放荡、残暴,把上帝给骂了。老子反对苛税:“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而上帝却要收十一税:“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利27:30)这一切差异,怎么解释呢?

  远志明认为:龙就是诱惑夏娃吃禁果的蛇,“蛇,也叫古龙”。他还把“上帝用彩虹与挪亚立约,再也不发这么大的洪水了”,与“女娲熔炼五色彩石补上了裂开的天穹”联系到一起,说:“不难想像,那正是一道横跨蓝天的绚丽彩虹。”可是,女娲也是“蛇身人首”(《帝王世纪》)。如此推理:难道上帝是条毒蛇吗?
  二,利用谐音的怪论。
  远志明死乞白赖的利用谐音,把西洋上帝和中国古典传说联系到一起。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对人类始祖”,“中国祖先传为‘安登’和‘女娲’,希伯来《圣经》原文叫‘Adam’和‘Howwah’。”于是,两者本源相同。
  可是,安登是神农之母。《纲鉴·三皇纪》曰:“少典之君娶有娇氏女,曰安登,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她怎么可能和女娲一起,变成亚当与夏娃呢?
  远志明还说:“老子所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的‘夷希’,就是‘耶微’即耶和华的相似音”。
  但是,他无意中透露:“上帝”一词拉丁文叫“徒斯”,如此说来,徒斯难道是唐僧吗?那么沙勿略是沙悟净,参孙是“山狲”,天主是“天猪”,保罗是白龙,《西游记》就有啦。以此类推:多默是达摩,该隐是观音,夏娃是玄武,亚当是玉帝,这都哪挨哪呀?远志明干脆把“基督”和“假的、剧毒、鸡蛋”联系到一起算了。
  三,乱解中国字。
  远志明以为:诺亚为了躲避洪水,带领一家八口人躲进方舟。“舟之大,当然莫过于方舟了,于是造字者就用‘舟加八口’造了表示大舟的船字”,这表示了中国古人与上帝有联系云云。。。
  远志明说这话,给人以“没见过方块字”的感觉。汉字的产生根据“六书造字法”,其中“形声”的特点是:字由两部分组成。比如苹果的“苹”字,草字头代表它是一种植物,“平”字则代表发音。远志明不妨念念“沿”字和“铅”字,即知“船”字的涵义了。《古今汉语成语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上讲:“望文生义”,就是“读书不推求和领会其确切的涵义,只从字面上做牵强附会的解释。”远志明正是望文生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