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第19节

作者: atong243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17 07:38:59

  2,4,从绝望中奋起(3)——《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同样是有工作,三十年前在城里有工作与今天在城里有工作差距可大了,三十年前只要在城里有了正式工作,哪怕是当普通工人,生活就算有了保障。今天你在城里能有一份普通工人的工作能有什么保障?恐怕连老婆都娶不到!”苏太看上去是说给巴蜀一郎听,实际上是在敲打一文、一武。
  “我不这样看,今天的普通工人并不比三十年前的普通工人差多少,单纯从享受的物质水平来说,今天的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准比三十年前的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准更高了。只是由于今天的富人比三十年前多了很多,相对来说,今天的普通工人的社会地位比三十年前是低了许多。比如说,以前的普通工人除了工资什么也没有,今天绝大多数外企的工人,除了工资之外还能得到免费的伙食和集体宿舍。”

  “我听人说,三十年前的工人是领导阶级,工人住房不需要自己买,都是国家免费分配,是真的吗?”巴蜀一郎好奇地问。
  “哪里啊,只有少部分国营企业的工人才能享受免费分房的待遇,而且那也不是人人都有份,必须要论资排辈。被分配的住房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每分一次房,不亚于爆发一次资源掠夺战,往往同事之间争夺得头破血流,还不一定能分到。许多结婚十几年的工人还得挤住在厂区的集体宿舍里。更多的非国企工人,甚至包括绝大多数学校的老师都分不到房子。别的不说,你爷爷奶奶都是国家公务员,当了一辈子老师,到退休也没有分到一寸房子,还是靠了我们的努力,才住上了自家的房子。我们小时候,一家七口人一直挤住在租来的一间半平房里面,比现在的农民工住的出租屋还不如啊。”

  “所以你才会那么拼命地努力,一定要出人头地,是吧?”一文不无崇拜地问。
  “是啊,你们如果不努力,不好好读书,考不取大学,甘于当一个普通工人,就永远只能像民工一样住出租屋。”苏太很为巴蜀一郎的甘于平庸着急,同时也不忘借题发挥教训一文、一武。
  “我才不去当普工呢,万一考不取大学,我请求你们资助我去上自费大学,我要做画家。”一武说。
  “我也不去当普工,我请你们资助我去上工商管理,我要做企业家。”一文说。
  “你看看你这两个儿子,就这样的心态,怎么能考取大学?还没有考,就想好了要让父母掏钱让他们去上大学?”苏太对苏丹俊埋怨道。
  “我倒觉得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做好了考不取后的思想准备和打算,也许能更加没有心理负担地投入高考,说不定能发挥得更好。即便真落榜了,上自费大学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我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就由我们来供养,我们经济能力不够,就让他们自己去挣钱供养自己上大学。我们厂里许多来自农村的打工妹,都是先在厂里打工挣几年钱,然后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去上学。她们可以,你们为什么不可以?那样也许会学得更认真,更好。”苏丹俊笑着安慰太太,也顺便敲打着一文、一武。

  (未完待续)
  2011-5-17
日期:2011-05-18 08:04:09

  2,4,从绝望中奋起(4)——《脚印》:从落榜生到跨国总裁
  “老妈,你不要心疼钱,你出钱供我们上大学,是智力投资,绝对会有好的收益,将来等我们赚钱了,加倍还给你。”一武嬉皮笑脸地说。
  “老爸你也太抠了吧?让我自己挣钱去上大学?那样我宁愿不上什么大学了。李嘉诚小学毕业,不照样能成为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全球华人首富!”一文自信满满地说。
  “你能跟李嘉诚比吗?他的成功只是个案,没有普遍性”苏太一脸着急地说。
  “偶然性中含有必然性,有人甚至否认偶然性的存在,认为所有的偶然都是一种必然性的特殊表现。李嘉诚的成功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但李嘉诚偶然成功中包含有一种必然,那就是只要肯努力,即便小学毕业也一样能获得成功,像李嘉诚这样低学历靠了个人的努力而成功的商人可以说比比皆是。”苏丹俊的想法和太太不一样。

  “就是,就是”一文得意地附和说。
  “实践出真知,许多东西并不一定要去学校学,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事事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巴蜀一郎想起了微博上转来的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脱口而出。
  “嗯,一郎说得好,”苏丹俊赞赏地说,“现在除了考大学获得深造之外,可以选择的机会比我们年轻的时候多多了,可以上自费大学、可以参加自学考试,还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脑上远程大学,甚至还可以边工作,边自学。一个人只要肯学习、肯努力,可以成功的路绝对不止一条。”
  一文好奇地问,“老爸,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懂得这些道理的?是爷爷奶奶告诉你的吗?”
  “没有。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懂这些道理,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奋斗之后才逐渐感悟出来的。”
  “那就奇怪了,你都不懂这些道理,怎么会懂得怎样奋斗呢?”
  “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我走上奋斗之路是不自觉的,换句话说,是被命运逼上了这条路。”
  “假如你不想走,谁能逼你呢?”
  “说得对,假如一个人自己不想走某条道路,别人再怎么逼,也不一定有什么好效果。一个人选择了某条道路,一定是内心深处得到了某种召唤。换句话说,是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被某种因素激发出来了,比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本书、甚至一句话,激发了你想改变现状的激情和动力。”
  “那激发你改变现状的因素是什么呢?”
  “自从高考落榜之后,爷爷奶奶怕刺激我,再也不在我面前提什么奋斗、事业之类的事了,基本上对我放任不管,我自己的奋斗之心也淡了、散了,尤其是有了正式的工作之后,就想过上一种像周围绝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的日子,我的理想就是在厂里好好工作,然后谈对象、结婚、生孩子。”

  “这样也很好啊,平平淡淡才是真。”一武似懂非懂地说。
  “不错,假如能想普通人一样谈对象、结婚、生孩子,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可是假如连这样最低的生活愿望都无法实现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穷则思变,许多深刻的道理不需要有人特别去说,生活会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姑父,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当年究竟是什么因素激发了你奋斗的勇气和热情。”巴蜀一郎一脸热望看着苏丹俊说。

  (未完待续)
  2011-5-1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