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馆老板是个脸上长满红雀斑的老家伙,这张脸显得十分滑稽,尤其是那颗大蒜头鼻子,上面集中的红斑可能比他脸上其他部分更多。
镇子就那么大点儿地方,常住居民不过两三百,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因此,过路人或者外乡人的到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
自从不列颠大空战时光荣负伤后,酒馆老板Nanda就再也没跨进过“喷火式”战机的座舱,每天都要拐着左边的假腿从村里到酒馆来开张,别看这老家伙长的挺不招人待见,但他的眼睛可比这镇上的丨警丨察“贼”多了。
未等范思特开口,老家伙便抢先发问道:“伦敦来的?来这儿干嘛?找人?还是找工作?”
范思特也曾参加过二战,他身上的独特之处就是他那只并不俊朗的鼻子,对方是军人还是小偷,做过什么,一闻便知分晓。
这两个老兵正在为彼此的“小聪明”而惺惺相惜,吧台前的几个年轻人却被范思特身后的红发女郎吸引住了。
snail特工时年27岁,长了一副北欧女人特有的刚毅面孔,身材修长,服饰得体,显得颇有修养。而与之形影不离的果玛儿则一副嬉皮士的打扮,显得和绅士与美女格格不入。
果玛儿特工进入MI5前曾在海军特勤部队服役,是位爆破专家。
日期:2011-8-18 19:26:00
几个看上去不过十七、八的毛头小子对范思特和果玛儿视若无睹,直接把snail围在了当中,其中一个鹰勾鼻放肆的用他那双不安分的手搭在了snail的肩头,并慢慢地顺着肩头往下滑落……
snail嘴角微微往上一翘,孩子般的笑了。
再看鹰勾鼻,已经横躺在地板上,捂着自己的右胳膊杀猪似的嚎叫。
其他几个半大小子皆已吓的面无人色。
果玛儿才摆好格斗的架势,好戏就已经收场。他有点悻悻的嘟囔着收了势。
几个小青年扶着鹰勾鼻狼狈退出酒馆。
老Nanda不无担忧的对红发女郎说:“刚被你扔在地上的家伙是这镇上警长的儿子,我劝你们还是赶紧离开为好。”
话音未落,酒馆的门被重重推开,从外边涌进三名丨警丨察,为首的那个同样长着一颗鹰勾鼻子。
范思特笑了,心想,小地方就有这点好处,出了门就能进门,巴掌大的地方居然有三个丨警丨察。
鹰勾鼻子不怀好意的扫视了下酒馆里的三个外乡人,清了清嗓子道:“本警长刚接到报案,说这里有伤人行为。”说着,眼睛色咪咪的在红法女郎丰满的胸部来回扫描。
“真不愧是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红发女郎冷冷的吐出几个字,表情近乎冷酷。
鹰勾鼻子刚要发作,眼前忽然一花,一本质地相当考究的派司出现在他面前。
MI5?!
鹰勾鼻子恶狠狠的表情跟变色龙似的,立刻褪的一干二净。
隶属苏格兰场的全英警务系统相当完善,每个网络每个结点都与总部相连,国家重要行政部门及秘密单位的代码皆登记在册,看到这个颜色的派司,鹰勾鼻子就知道,自己的儿子给自己惹了很大的麻烦,也许会影响到自己的饭碗都保不齐。
MI5的特工们懒得跟这个乡下的小丨警丨察废话,范思特扭头问老Nanda是否知道一个叫托尼的人。
老Nanda低头想了想,掏出圆珠笔在一张便签上快速写下两行字,递给范思特。
特工们离开酒馆后不久,三个垂头丧气的丨警丨察也相继离开。
老Nanda站在吧台后面,还在回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三个伦敦来客要找的那个叫托尼或者别的什么的家伙一定不同寻常。想到这里,老Nanda笑了,因为,他还想起了一些往事……
二战期间,与德国的空战中,就曾经有那么一群来自外国的快乐小伙子,他们中的一个名字就叫托尼。
日期:2011-8-18 19:39:00
冷战时期,先后从苏联方面叛逃至西方的前克格勃官员不在少数,其中一部分人被克格勃海外杀人团跟踪并清除,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保持沉默。只有极少数人因自身价值无可限量而被西方大国的情报机构严密保护起来。
冷战时期的前苏联克格勃戈蒂埃维斯基(Gordievsky)透露,美国境内可能有近100名长期隐蔽的俄罗斯间谍,这些间谍的主要任务是混入美国决策层,收集美国对俄外交政策。
而1961年戏剧性叛逃西方的苏联芭蕾舞名角儿鲁道夫·努里耶夫事实上也是一只鼹鼠,只不过,他本人对这种捕风捉影的猜测坚决予以否认。
上述这些人都与休眠者计划毫无瓜葛。
日期:2011-8-18 19:41:00
托尼和上述这些受保护或者被监视性居住的前苏联叛逃分子完全不同。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戈瓦列夫斯基上校隶属格鲁乌特别事务部,是极少数了解格鲁乌特种作战计划的老特工,并且是西方情报界中大名鼎鼎的“两头蛇”,代号“索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流亡的意大利籍波兰空军飞行员,戈瓦列夫斯基化名托尼参加了英国皇家空军,并且效力于著名的“喷火”中队,与战友们一道在广袤的长空中与纳粹德国的秃鹰们殊死搏斗。
战后,由于托尼和他的战友卓越的功勋,大不列颠给了他和他的波兰战友极高的荣誉。
战后,托尼进入了英国情报机构。
几年后,托尼突然阵前倒戈投奔了苏维埃。这使得他的老上司和老部下们非常吃惊,也疑惑不解……
日期:2011-8-19 5:13:00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
托尼顺利回到莫斯科,向格鲁乌总部领导述职。
原来,早在二战前,托尼就已经参加了苏联红军的战略欺诈计划,并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重要成员之一。加入皇家空军也是托尼的任务之一,借自己卓越的战功顺利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同,进而达到最终目的。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戈瓦列夫斯基被授予红旗勋章,并且被任命为战后新组建的格鲁乌机关负责人之一。
我们还是称他托尼吧。
托尼任职期间,世界几次都险些到了灭绝的边缘。
斯大林死后,贝利亚专权独揽,使得苏联政局出现了短暂的真空,而斯大林指任的接班人根本不足以担起重任,这就导致了赫鲁晓夫的异军突起。
猪倌出身的赫鲁晓夫曾经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有过出色的表现,是苏联五十年代出色的政治鼓动家之一。
赫鲁晓夫一出马,立刻召开了政治局秘密会议,公开否定了斯大林及其指导思想,废除了贝利亚的独裁统治,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苏联冉冉升起的政治新贵。
日期:2011-8-19 5:14:00
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很多领域都很“超前”,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同时,在军备方面,赫鲁晓夫一方面向新中国加压,逼迫中国领导人同意他的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计划,另一方面,加紧在美国的大后方古巴搞军事篱笆。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政策没有吓倒新中国的领导者们,***断然拒绝了赫鲁晓夫的“好意”!而在美国方面,年富力强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压根就不吃赫鲁晓夫的核恫吓那一套,针尖对麦芒地和苏联搬起了杠子。结果,整个世界在1962年差点就葬身于核烈焰之中。
好在赫鲁晓夫最终在肯尼迪的强硬下被吓破了胆,灰溜溜的撤了摊子。
赫鲁晓夫的政治蜜月很是短暂。赫鲁晓夫之后,苏联最庸碌也是在位时间最久的领导者勃列日涅夫粉墨登场。
尽管被西方世界形容为庸碌无为且昏庸腐朽,勃列日涅夫也有他独到的一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