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份是皇家特工,虽然曾经发过誓言要效忠女王陛下,可这三个人的心里此时此刻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翻江倒海,非常的不是滋味。
窗外,全副武装的警卫仍在四处游走,太阳已经升上头顶,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屋内。三个人的身上却寒意凛凛,因为,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卷宗所披露出来的内容让三个久经杀场的人毛骨悚然……
日期:2011-8-20 13:18:00
柏林。
柏林墙被推倒后的第三年。
东西德的合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旧体制旧机构和那些对手无寸铁的无辜者犯下滔天恶行的前民德官员的清算。
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几个人不是被美国人“保护”性的拘留就是人间蒸发,从义愤填膺的公众视野中永远消失。然而,也有人没有选择前两种保身方式。前东德谍报机构首脑的马尔库斯·沃尔夫曾经为自己的谍报生涯著书立传,书中曾经提到过一个代号“罗密欧”。
“罗密欧”泛指那些年轻的男性东德特工,那些从事极其危险职业的、带枪的鸭子们。
但是,关于“罗密欧”的首领,一直是个谜。几乎从未有人见过他的长相,而那些有幸一瞥其相貌的对手不是血溅杀场就是终身失去光明,“罗密欧”的首领一旦出手,绝不会让对手看见自己的面孔后还能苟活人世。
前苏联格鲁乌冰谷训练基地的一名教官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见过罗密欧大首领而仍旧活在世上的人。
加入格鲁乌前,该教官曾是西方某国某方面的专家,在执行某次与东德情报部门交换证人的任务时,不幸与罗密欧大首领打了个照面。尽管是正式场合下的非常谋面,罗密欧大首领仍然下令秘密跟踪这位专家并寻机除之。
万幸的是,这位专家在于东德同行交接完任务后,转身就闪进了苏联驻柏林使馆。在那里,向苏联当局提出政见避难要求。
由于苏联当局的缘故,罗密欧大首领最终放弃了追杀,从而使这位由西方叛逃至东方的特工人员成为唯一一个被允许活下来的死人。
据这位教官描述,罗密欧大首领是一位身材修长且相貌极为俊美的男子,特别是那双眼睛,那种感觉让自己曾经彻夜难眠。那深邃冷酷的目光一旦与你相遇,无论你认为自己意志多么坚强,几乎立刻就会丧失抵抗,束手就擒。
根据这个细节,格鲁乌几乎马上认定,此人极度危险,并且掌握纯熟的杀人催眠术。
通过最高当局,格鲁乌机构曾经向东德同行们索取过这个神秘男子的资料。
但遭到果断拒绝。这大概是东德情报机构自创建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拒绝了苏联当局的要求。
这次的拒绝,为“罗密欧”组织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日期:2011-8-20 13:21:00
随着东西德国的统一,各种旧势力纷纷伏殊,曾经辉煌一时的“罗密欧”组织也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罗密欧指挥官的那位神秘美男子却下落不明。
有情报说,他被美国的CIA“保护”性留置了。
也有人说,他已经被愤怒的百姓当街击毙。
还有人说,曾经在疯人院见过一个长相俊美的高大男子……
对于这些路边社的小道消息,格鲁乌特别训练营的长官一概不置可否。
因此,在对休眠杀手的记忆中强行灌输任务信息的时候,“罗密欧”大首领的相貌特征被列入了意识日程。
眼下,迄今为止唯一一名被纳入官方视线的前苏联超级杀手已经改头换面,就算他站在昔日教官的面前,恐怕后者也难以识别了。
他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德国。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罗密欧”。
原因很简单:东德情报当局曾拒绝与苏联合作,这是一个遭到羞辱与拒绝的话题,也是一个藐视顶头上司和解放者恩人的轻视的表现。这个面子,无论如何都要争回来,即使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已经不存在。
因此,罗密欧大首领必须死。
日期:2011-8-20 13:58:00
汉堡。国际机场入境大厅。
人潮涌动的海关窗口前,等候入境验讫的旅客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突然,一声尖叫引起了一些旅客的注意。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跌跌撞撞地扑向一名同样等待在队列里的男人。
老太太情绪看上去非常激动,一边拼命撕扯着那位男人的袖子,一边用旁人听不大清楚的语言叫嚷着。
那名男子的面部表情起初显得很惊讶,当他仔细端详了那老太太的长相后,惊讶渐渐转为了疑惑,肢体语言的表达中明显的带有了一定的防卫倾向,似乎老太太错把自己当成她的什么熟人了……
旅客中有些人听懂了老太太的话。那是俄语。
老太太歇斯底里的喊着同一个词:萨什卡!萨什卡!
身材高大的男人对这个词表现出茫然的神色,他好象不愿意忍受老太太的纠缠,弯下腰提起放在脚边的旅行箱,转身朝洗手间走去。
那位老太太哭着喊着忽然昏倒在地,周围的旅客马上喊来了机场的守卫,就在大家一阵忙乱的时候,洗手间的门打开了,一位看上去行动十分不便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出来。老人慢慢转过头朝人群那边望了一眼,摇摇头,步履蹒跚的走到另一列等待检查的旅客队伍末尾。
短暂的忙乱后,昏倒的老太太被送上急救车,大厅里又恢复了适才的气氛。
然而,谁也没有注意到,刚才走进洗手间的那个男人出来没有。
日期:2011-8-20 14:09:00
根据托尼提供的那些秘密档案所记述的内容,范思特和他的助手们按图索骥在浩如烟海般的成员名册里搜寻着。
托尼似乎对这三名后辈同行一点都不存芥蒂,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的、耐心的为他们做参谋。
在筛选了两千多份名单后,托尼忽然小声的叫了一声:“萨留什卡!就是他!”
范思特刚要把这份名单插进卷宗,听到前辈的提醒,手轻微抖了一下,又把名单举到了眼前。
名单上的姓氏很长。
俄罗斯人的习惯是按照家族的长幼排列姓名,通常这家辈分最高的男性的名字会放在第一位,然后依次类推,直到最后,才是当事人的名字,所以,无论是手写还是输入,都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名单上附有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名满脸稚气的娃娃兵,看肩牌,只不过是名列兵。和那个传说中非常凶狠残酷的前苏联杀手一点儿都对不上号。
履历更是简单。
高加索的牧民后代,中学毕业后被征兵入伍,被分配到黑海舰队,服役期间表现优秀,并且光荣的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组织,肯钻研,积极主动。一年后被破格提升为专业士官。
家庭情况也很简单,祖父、父母都是本分的牧民,两个姐姐都已经成家,一家人都是布尔什维克成员。
套用一句中国官话,阶级成分清白,根红苗正。
这样一个简单的士兵,又怎么能和那个嗜血成性且手段残忍的超级杀手扯得上关系呢?
这名普通一兵的履历似乎不大完整。服役记录只记录到他被提升,之后就完全是空白了。
托尼注意到三位同行的困惑,轻轻的笑了:“之后的记录就是绝密了,连我这样的级别都接触不到。如果想查下去,恐怕诸位要做一次长途旅行了。”
托尼提到的长途旅行,当然不会是旅游观光那么惬意的事。
要想彻底弄清这个叫萨留什卡的苏联特工的真面目,眼下也只有跑趟俄国了。
托尼站在乡村别墅的门口目送三位英国同行离去。
一直到看不见对方为止,托尼的嘴角流露出一丝阴沉的微笑“我的萨沙,你永远不会被他们找到。”
日期:2011-8-21 6:54: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