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25 14:01:00
此时的场景让人胆怯,浓雾已经渐渐飘散。谷地上摆着一具战友的尸体,身上开了一道从胸腔到小腹至少是四十公分长的口子,内脏流了一地,一截肠子拖了十多米远,嘴角还淌着血沫,要知道当时士兵的标准装具中胸前还带着非常结实的帆布子丨弹丨带,能把它划破再划开胸腹腔那得要非常大的力气和异常锋利的凶器。四周的地上还躺着几十具野猪的尸体。最为恐怖的是那些野猪竟然有水牛那样大(在云南呆过的朋友知道云南水牛的个头,至少有近千斤重),獠牙有三十来公分长,跟亚洲象的象牙有得一比。我们平时见过的野猪也就是和家猪差不多大小的体型,有些还更小些。而且见过云南野猪的朋友也应该清楚,云南野猪的体型非常瘦小。所以眼前的情景让人终生难忘。几棵榕树上蹲着剩下的五位战友,其中一位腿部还绑着止血绷带。他们置身的树下还围着近百头同样大小的野猪,听到我们到达的声音后这些野兽咆哮着向我们的方向奔跑过来。
不等参谋长的命令小分队成员就都开了枪,立刻在我们前面构成了一道密集的弹幕。跑在前面的野猪中弹倒下了,后面的还象打了鸡血般的前赴后继地冲了上来。面对此时场景大家也慌了,很快就打完了第一匣子丨弹丨,大家交替射击着更换弹匣,野猪的智商似乎不低,看到冲不过来竟然收队撤退了。此时树上的战友们也下到了地面,卫生员检查了地上的尸体确认已经早就没有了呼吸,然后检查了受伤战友腿上的伤势并作了相应处理。老兵们砍来几根粗枝扎成简易担架,把战友的尸体用雨衣盖好捆在上面,准备随队抬走。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前面说了当时部队伙食很差,有位老兵看着地上的野猪尸体觉得可惜,就拔出匕首切了一整条后腿准备带着晚上宿营时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结果切口的肉质成乌红色,肌肉纤维很粗糙,而且滴着暗红的血水,散发出一股比较强烈的腥臊臭味,根本就不是想象中那种美味的山珍,于是只好就地扔下。参谋长派出了警戒哨后听取了指导员的简报。此时张参谋却象事不关己一样左手拿着一支标图用的红铅笔,大姆指卡在三分之一的位置,左臂伸直,以姆指位置瞄准山体的基脚下线,笔尖正对山峰顶部,闭着一只眼睛瞄了又瞄,然后跑上前来汇报了自己的疑虑。他告诉参谋长说此地的坐标不对,地形上看好象和地图上相符,但根据目测后再观察地图上的等高线,觉得此地山峰和地图所标识的高程不符,在地图上仔细测量后发现我们目前位置和图上坐标不符,实际已经跑出国境线十几公里了。参谋长一听也慌了,连忙到地图前仔细观察,张参谋在图前指点着地图和前方的山峰给参谋长说着什么。参谋长经过反复对比后也同意了张参谋的观点,马上下令部队后撤。
小分队后撤不到二百米,来到了一片长满灌木和齐腰深杂草的洼地上。此时前方的丛林中又传来了较为响亮和急促的唰唰声,参谋长马上命令原地保持战斗队形,做好战斗准备……。
2011-8-25 14:04:00
经过刚才的一幕后,大家紧张万分地注视着前面的丛林,手中的枪早已子丨弹丨上膛并打开了保险。又啰嗦几句,行动前我因为一点小虚荣心,就是除文书、卫生员、通信员外,一般战士只能扛长枪,干部才能带手枪,再加上觉得长枪怪重的,背着走山路是个负担。所以出发前我只在茶场军械库挑了一枝54式手枪带在身上,并抓了十来个攻防手雷扔进了背囊里,心里还在暗自嘲笑着一些老兵油子,除了身上4个弹匣、枪上一个弹匣外,另外又抓了好些扔背包里,更有甚者,还有一个老兵油子竟然在军械库中扛了一具四0火箭筒,并背上了4发火箭弹。要知道他身上还挎着一支冲锋枪和一个基数的弹匣,妈的,真当自己是兰博啊?抓个逃兵还带上这玩意?至于吗?这个死疯子怎么不干脆拖一门152榴弹炮出来啊?可笑的是参谋长却并没有制止他们的愚蠢行为,他自己也选了支微冲背上。警卫员背手枪,首长背冲锋枪。全他妈疯了!对于我的疑虑,后来有老兵油子对我说了句实话,凡是打过仗的兵,只要是扛枪出门,都是宁愿少带吃的也要尽最大可能多带弹药和武器装备,因为在对越战争中,我军当时的后勤保障相当落后,在文山州甚至还出现过军队后勤保障部门的全体人员上公路拦地方民用车辆帮助抢运武器弹药和给养的事。84年在老山,我师的前身部队有一个阵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直射和曲射火炮都无法给予其有效炮火支援,而对面的越军阻击手和高射机枪又死死封住了通往阵地的路,送弹药的军工和骡马的尸体堵满了整条山路却仍未送上去一粒子丨弹丨和粮食,阵地上的人因同样原因也撤不下来。最后,一个排二十多名士兵因弹尽粮绝,被迫钻入坑道,让越军封住洞,逐一洞口用火焰喷射器全部活活烧死。这是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此时面对前面传来的恐怖唰唰声我是万分后悔,当过兵的兄弟都知道手枪是自卫武器,我们做军械员的更过分,把手枪称着自杀武器。眼前情况不明,我多么希望自己手中握着的是火力强劲的冲锋枪啊。我异常紧张地望着前面的丛林,不知道又会有什么令人恐怖的事情发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