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诡事(解放前发生在晋西北的诡异故事)》
第14节

作者: 十慌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同时老汉慢慢的揭开了棺材盖,屏气凝神仔细观察着棺材里面。儿子依旧如故,脸上连个泪痕都没有。可一盖上棺材里面就又传来了那哭声,就这样一直折腾了一晚上老两口都被这奇怪的事弄得一晚上没睡觉。
  日期:2012-5-23 0:02:00
  第二天一大早,这老汉就到镇上找了个阴阳师来家看看自己的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阴阳来到了家听了老太太的叙述以后就捋了捋自己的胡子,道貌岸然的说道:“想来是你这死去的儿子在刚入殓时听到了哭声就不愿意走了。这才有了半夜的鬼哭。二老不要怕,待我劝劝他就行了。”

  这阴阳径自走到了那棺材旁,用朱砂笔在棺盖上龙飞凤舞的画了几个鬼画符。然后在这棺材旁自言自语的念了一大堆的咒语,接着又在这棺材盖上正对着里面尸体头部的上面砸了一个瓷碗。
  干完这一切后这阴阳拍了拍手对着老两口说道:“好了,这回没事了,您二老的儿子估计此时已经赶着去投胎了(怎么看这句都是骂人话,呵呵)。”
  果然,当天晚上这棺材中再没有传出来哭声。老两口心安了。可就在这第三天天亮,老汉睡得正香了,就听到院里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喊叫,接着就是:“诈尸了,诈尸了!”的叫喊声。
  老汉慌忙起身赶到了院子里,迎面碰上了老太太。老太太慌慌张张的说道:“不好了,儿子不见了!”
  这老汉吃了一惊。去了停放棺材的那屋一看,这棺材盖子早就被先开了,棺材里面空空如也,儿子的尸体竟然是不见了!要是个活人不见了还说得过去,可这是一具已经僵了的死尸!没有人会来偷一具已经僵了的尸体,剩下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儿子自己跑了!老汉想起来冷汗都打湿了后背。

  这儿子是到哪里去了?老汉不住的犯疑惑。可要是真要他们这群人去找,虽然是亲儿子,可老汉他们却没那个胆子了。诈尸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老汉借了个牲口车,当下就去了镇上去找那阴阳。去了镇上后才知道那阴阳师早就不在了。于是这老汉四处打听,终于又请来了一个据说很厉害的阴阳师。
  就这样,这老汉着急忙慌的赶着牲口车领着请来的阴阳师回了家。进了门那阴阳师进了停放棺材的屋子看见这一地的瓷片和棺材上那龙飞凤舞的鬼画符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嘴里不禁骂道:“这蠢货学了点皮毛就敢出来丢人现眼了!真是乱来!”
  老汉赶忙问事情的原委。原来棺材上的那鬼画符是驱鬼的咒语,意思是告诫这鬼赶快离开这屋子。而那砸瓷碗的举动一般是在发丧的时候才进行的,意在提醒死者该上路了,不要做最后的留恋。而前一个阴阳却在不恰当的时候做了不该做的是,结果弄巧成拙,惊尸了。
  此时的阴阳却是拿出了个很大的罗盘,正中央还有一面镜子。随着这阴阳师在屋内不住的走动,这罗盘上的指针也在不住的转动。终于,这罗盘指针不动了,阴阳此时抬手一指,斩钉截铁的说道:“在北边,随我去寻你儿子去!”
  老汉老太太一行人就跟着这阴阳战战兢兢的向北边走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是天快要黑了。此时映入眼中的是一颗大槐树,长得枝繁叶茂的。在这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中显得鬼气森森的。忽然,有一个老汉的亲戚张大了嘴巴,却是惊得说不上话来。
  老汉顺着那人的目光望去,只见那树干下面赫然立着一个死人!为什么一看就是死人。因为这活人站得是不可能是那么僵直,而且这死人的双臂已经扣进了这老树的树干里了,可不正是老汉那儿子嘛。请来的阴阳看到后大步上前,招呼众人把要把这死人从树上扒下来。可尸体已经硬了,众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扒下来。这阴阳说起来也真有本事。拿了根红线分别扣上了这死尸的手和脚,用力一抖,这死尸竟然就被这红绳子给揪下来

  日期:2012-5-23 0:39:00
  阴阳师吩咐众人赶快抬着尸体回家。终于到家了,尸体却也入棺了。阴阳此时却是皱着眉头,一字一顿的说道:“要我看来,你儿子出这怪事不是老太太先前的哭声引起的,而是这大殓之服有问题。谁让你们给尸体穿毛背心的,而且上下身一共穿了四件!”
  老汉急忙回答:“是孩子他娘,他娘怕孩子在那边受冻就多穿了几件,还穿的是毛的。”
  “糊涂啊!”这阴阳此时却是呵责了老汉一句。
  接着,就开始解释这穿敛服的禁忌。据说人死后过不过奈何桥是不确定,可有两处是要过的。一个是冰山,一个是火沟。因而这死者的寿衣是不能是毛织成的,因为这种衣服容易着火,死者不容易过火沟去往生。而穿敛服的多少,也是有禁忌的。寿终正寝的人大多穿九件,寓意着圆满,而这年轻横死的人却只能穿三件。这阴阳说来是这寿衣的料子不对,他们的儿子不敢投身这往生路,这才有了惊尸这事。

  当晚,这老汉就连夜去这鬼衣店又买了一全套的寿衣,回来就给自己的儿子换上了。说来也奇怪,当晚儿子就当真安静了下来。第四天就到了发丧的日子,却说这院子里吹吹打打的,唢呐吹着那听了都让人心酸的曲子。可众人在抬棺材的时候却是怎么抬也抬不动。这可邪门儿了,照这样这死人的什么时候才能埋进去啊。
  此时的阴阳却是端了个大瓷碗来了,重重的将那瓷碗砸在了棺材前头,同时高声喊道:“人有人道,鬼有鬼路,从此你和这里再无瓜葛,快走吧!”
  说来也奇怪,众人在一起用力扛棺材的时候竟然是轻便了许多。接着便是运到了墓地下葬了。老太太眼里还有几分的不舍,可老汉却是安慰道:“但愿儿子下辈子投个好人家,不用这么受苦。”
  故事到这里就完了。其实我还想说一下,这敛服民间方言里有时还叫做小鬼衣。寿终正寝的老人们的敛服确实是要穿九件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这寿终正寝的老人在家停放的时间要长一些,如果是在夏天的话就会从棺材里渗出尸液,而穿的衣服多了就正好吸水,也算是一大防护措施。而不是这样的则停的时间比较短一些,所以就不用穿那么多的衣服了。

  日期:2012-5-23 13:12:00
  老匠人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五千年中包含的不只是孤单的四大发明,也不只是儒家的礼仪道德。在这五千年中还有着兴盛的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民间杂术能工巧匠。现在我们国家这各行各业的工程师在古代其实就是老匠人。每个行业的匠人有着自己这一行的祖师爷。像木匠供着的祖师爷是鲁班,剃头匠的祖师爷是关公,屠夫的祖师爷是张飞樊哙,而相声的祖师爷是东方朔。这各个行业除了有不同的祖师爷外,还有的便是这秘而不宣的这一行的秘术。只不过到了现在大部分都失传了。

  我的姥爷在当矿工回来后就改行当了瓷匠,一干就是一辈子。这瓷匠和石匠供的祖师爷是一样的,都是公输班。小时候我还记得在姥爷院里正门正对的墙壁上有一个格子,里面供着个瓷人,只是这瓷人的釉都掉光了,也看不出这样貌,估计就是公输班吧。我姥爷干得这瓷匠可不是烧制像景德镇那样精美的细瓷,他们干得是烧粗瓷。也就是烧制些黑釉白底的大水缸还有瓷砖等一些粗重的瓷器。据他说,在这烧瓷的队伍中像他这样半路出家的人居多。可只里面有一个老汉,姓李,这李老汉却是子传父业,祖上就是干这一行的。这李老汉不只是烧瓷是一把好手,对于这一行业的秘术也是了如指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