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遗嘱杀人事件——不到最后一个字没有真相》
第7节

作者: 乌鸦又叫了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丨警丨察说:“的确没有。假设你哥生前真写了不少东西,而现在却找不到,这也许正说明他是有准备去死的,该带走的都带走。你哥坠楼的时间是凌晨4点半左右,正是大多数人处在深睡状态的时候,即便听到外面有什么响动,一般人也不愿意起床去看的。”

  丨警丨察边说边收拾东西,他说:“我现在要出去一趟,你如果有什么要问的,或者有信息提供给我们,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
  丨警丨察把号码给了黄虎跃。又问他:“你要不要去车站先回家?赶紧回家去看看你父母吧小伙子。你要去车站,我顺路带你一程。”
  车上,同行的女民警得知他是黄龙腾的弟弟,问了他一句:“以你对你哥的了解,你觉得他留下的那份手抄的鲁迅的遗嘱,有什么特殊用意?”
  黄虎跃说:“我只知道他喜欢鲁迅。”
  女民警说:“听说现在语文课本里鲁迅的文章都删减了,被什么金庸的取代了,唉,我们可都是读着他的东西长大的啊,《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现在是越来越没什么人理解这个老头子了。”

  男民警说:“鲁迅死的时候55岁,很老吗?比成龙还小一岁。”
  女民警笑了:“明星都保养的好。年代不同嘛。”
  男民警说:“鲁迅的东西太沉重,太深刻,他又主张不宽容,这和现在流行的价值观有冲突,而且现在的小孩子生活条件好了,整天都抱着青春爱情小说、幻想武侠在看,相比较他们当然更喜欢金庸。”
  女民警说:“以前称鲁迅先生是民族的脊梁,现在看来是不需要这脊梁了。”
  男民警说:“现在是人人都要挺直脊梁别被生活压垮,自己做自己的脊梁,而不需要文学家来讲这些沉重的道理了。”

  车内沉默。
  日期:2011-5-17 7:42:00
  女民警拿了份放在车上的当天的报纸。
  报纸上有案件的后续报道,标题很娱乐,“天才作者之死倍受关注,网友争相破译鲁迅密码”。说的是黄龙腾手抄的那段鲁迅遗嘱与原文次序不同,在网上引发热议,大家觉得死者确实想表达什么,纷纷猜测其用意。
  一,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二,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三,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三,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五,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有网友就解读说,他之所以打乱次序,那这前面的数字肯定是要考虑进去的,第一行取第一个字,第二行取第二个字,依次下来,合起来就是“赶着长长管何你”,但这个似乎没什么意义。又有人说真要是密码的话,严格来说,每个标点符号都要考虑在内,那么依次取字应该是“,损子子我任给”,而他之所以打乱鲁迅遗嘱的次序,那说明这些取出来的字也是应该要打乱次序重新排列的,而且两个子字合在一起是一个字,“孖”,双胞胎的意思。那么这遗嘱想要表达的可能是“给孖,任我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不就是留给他兄弟的话!“任我损”就是任我损害自己。那连起来就是:给胞弟,任由我去损害自己吧。结论就是,他真是自杀的,并且要他弟弟不要去追查,任我死了好了。

  日期:2011-5-17 7:43:00
  又有人说,可能是每一条猜一个字,然后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但这个难度比较大,也许只有跟死者关系最密切的人才能猜出来。这个跟死者关系最密切的人很可能和死者一样,熟知鲁迅先生的文章。
  还有人说,这些数字这么显眼是不是一个电话号码?7位数的座机,但是7个数字组合太多了吧。而第三条重复两遍,这是不是说明他可能有小孩,而且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会是谁呢,会不会和他的“自杀”有关?
  文章总结说,这些对于所谓“鲁迅密码”的解读,也遭到更多网友的口水,说他们是脑残,不尊重死者,这么牵强的说法也想的出来,而且死者有什么惊天秘密非得要用此等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你们是不是科幻小说看多了?最后,撰稿记者呼吁关注此事的市民和网友耐心等待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还死者一片清净。
  女民警看了这篇报道,又看一眼就在旁边的死者的弟弟,她把报纸给了黄虎跃,要他回去的路上看看。
  黄虎跃认定了哥哥的死有蹊跷的,他要找出躲在背后的黑手,他不会动摇。

  但眼前,他得先去面对另外的痛苦。
  日期:2011-5-17 7:43:00
  回家,会见到父母,母亲周昭兰两年前犯上乳腺癌,如今哥哥黄龙腾又死了,黄虎跃有点不敢去想。
  外公想要儿子,给黄虎跃的妈妈取名周招男,后来办身份证改成周昭兰,取了谐音,于是一个旧社会遗迹斑斑的名字便改头换面了。
  除了母亲,父亲黄金海身体也不好,早衰,两鬓斑白,以前嗜酒如命的一个人,得了胃溃疡以后也不敢喝酒,就又慢慢学会抽烟,抽烟抽到得了肺炎,烟也不敢抽了,他的最后一点消遣也被剥夺。
  黄虎跃春节的时候借口车票难买没有回家,平时往家打电话也少,他觉得自己不是不孝,是混得不好心里有愧,他总想赶紧挣钱了给家里一个惊喜。春节没回家,就给父母买了羽绒服寄回去。关键是,那时他哥哥还在,那是他的大后方,心理保障。

  他哥总跟他说:“你不回去行,但你有时间多往家里打电话,爸妈谁在意你赚钱多少啊,你知不知道你每次你打电话回去,妈有多高兴,逢人便讲。”
  黄虎跃就推脱说:“你自己多往家里打电话,你早点找个女朋友,他们盼着你结婚呢,他们想当爷爷奶奶,想给你带孩子,你看村里跟你差不多年纪的,都早就当爹当妈了。”
  他哥说:“不能跟别人比,我们毕竟是读书读了这么多年的,这不耽搁了么,走上社会晚,要是只读个初中中专,我肯定也家里随便介绍一个就结了。现在总得找一个能说上话的吧,还得别人不嫌弃我们家这条件,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黄虎跃知道他哥虽这么说,听上去像是很愿意将就,但实际上,要找个和他能说上话,能够有“心灵”交流的,是多么不靠谱。
  黄龙腾从小就爱看书爱写作文写日记,只要能抓到手上的书,都会很饥渴地读完,他能背诵不少古诗文,《野草》也能背几段,兄弟俩有时候寒暑假躺在床上没事可做,就你一篇我一篇,看谁记得多。他大概知道他哥会喜欢什么样的女生,但那种女生似乎已经没有了,只存在于想象中。

  黄虎跃这两年在社会上混,知道现在的女生大多是什么样的,她们也没办法,因为要生活,物质上的东西总得抓住一些,男人们不可靠,社会现状如此,逼得她们不得不现实,对于爱情,经过一些世事的,有谁还有兴趣折腾那玩意?
  现在好了,哥走了,爸妈升级当爷爷奶奶的愿望再不能指望他。黄虎跃潜意识里也再没有那份常年以来形成的保障,以前不管怎样,他还有个哥,他哥给了他安全感,让他离家再远也总有最后一道防线。
  日期:2011-5-17 7:44: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