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回家我那修行的爱人》
第8节

作者: 姚爱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寺内遍种奇花异草,到处都有佛教歌曲‘大悲咒’的音乐萦绕,丽随了那韵律,边走边跳边唱起来,声音清脆动听,舞姿庄重又不失活泼,引得众多游客围观照相,倒是成为另一道寺中难得一见的风景线。我们爬得有七、八重大殿,眼见得还有好几重大殿在苍山之半腰,丽每日只食一餐此时也丝毫不露倦色,总算到了最后一重大殿‘大雄宝殿’,她每到一殿便诚心烧香跪拜,我自在那苍山俯视整个大理下关全景,遥观洱海在脚下有如明珠碧玉一般,耳边一阵阵的山风刮过,那感觉真是惬意之极。忽听得丽喜极大声召唤我的声音,立马随了过去,她正在‘大雄宝殿’旁的偏殿大声诵读石碑上的题字,我见那殿里供有六尊神像,听丽诵那题字后,才明白这几个神像正是大理古国退位后出家的几位皇帝,其中就有我最熟悉的一个帝名‘段正淳’,这就是金庸先生‘天龙八部’里段誉的父亲,这‘崇圣寺三塔’也是小说里的‘天龙寺’,看来原著里并非全是杜撰的,丽念完题字,痴痴的叹说:“你们真是了不起,可以看破帝王之位,抛下三宫六院,去过出家人的生活,我真是敬佩你们啊。”

  “他们出家也是有夫人陪伴的,还有众多佣人伺候,并非你所说那样。”我连忙解释,根据金庸先生小说里的情节他们出家和一般的和尚是有界别的。“古大理国非常富饶,很少外强侵犯,人们安居乐业,都很长寿,国王当然更加长寿,往往王子四、五十岁还没继承王位,为安抚王子,自然得退位啦。他们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该玩的都玩了,那个年代佛教在大理国非常兴旺,他们选择出家,实际上仍然是掌控权势的另一手段……”我接着说;“时候不早,咱们该进餐咯。”

  “真的么?”丽的脸上将信将疑。
  日期:2012-6-4 14:41:00
  我们从寺院最高处慢慢地沿阶而下,找得庙中斋堂,丽叫我买了许多当地水果,与同用素斋的和尚、居士们共同分享,席间闻得有一居士说离大理不远的一个宾川县附近有座‘鸡足山’,鸡足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相传,那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且当今一代高僧净空老法师在鸡足山也设有‘道场’,丽听得还有这样一个关于佛教典故的圣地所在,立即双眼放光,饭还没吃完,就对我嚷了要去。

  我和丽在大理古镇住宿了一晚,仍旧大早起来赶上去往大理宾川的长途车,行驶大概约两个多时辰,到了终点站,下车问当地人鸡足山的具体位置时,原来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小面的才能到达。两人在汽车站里坐了小面的,这车位加上驾驶员一共八个位置,后面又上了两个中年妇女,总共也才5人,左右再没人上车了。那两妇女和丽一个劲儿催了司机赶路,司机倒不慌不忙,抽了支烟,找了其他司机聊起天来。两妇女是从昆明坐火车过来到鸡足山一寺庙还愿去的,和丽聊些学佛之类的话题一见如故,眼看着在车上已干等一个多时辰,仍然没有客人再上车,她们几个上山迫切,越发的着急起来,便商量了要多开空余三人的座位费,好叫司机早走早到。司机收了够足位置的钱,立马带了一行我们四人开出了车站直奔鸡足山而去。

  车刚开出宾川县城边上,遇有两路人搭车也是要去鸡足山,司机笑吟吟的将车停在路边,开了车门,准备让人上车,两妇女和丽说车子太小,况且她们已经付足了七人的车费,司机没有理由再上客人。司机听得此话,又重重的关上车门,继续上路。到鸡足山的山路崎岖,很多都是正在维修的土路,司机一路也不言语把车开得飞快,我对丽说;“你是学佛的人,心胸应该比我们常人更加的开阔才对,像今天这样的事情纯属意外,你们看司机每天往来于宾川与鸡足山之间也没有几趟,现在油费很贵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司机有情绪,这又是山路,是我们大家的安全重要还是你们多出的那几个钱更重要呢?”

  那昆明来的两妇女紧紧抓了小面的顶上的拉手,晃晃悠悠的一个劲点头。
  司机听了我一番话,车速慢了下来,几人顿觉舒服多了。我接着说:“我们一路旅行过来,云南民风淳厚,不愧为旅游城市,刚才司机大哥要载人还不是载了,哪儿又会有你们说话的余地呢,学佛的人讲究成人之美,丽,你今天可没有做到哦。”
  我拿了烟敬给司机和他拉起家常,司机的车速放慢,见到路上的沟沟坎坎也小心避让,几个人总算舒了一口气。
  日期:2012-6-4 15:26:00
  本文实非为我老婆扬书立传,只是因为有很多异常但却普遍的社会现象提供给社会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老婆的事情绝非杜撰,在2011年她一夜之间暴红网络,成为快女现场比快女更为炫目的一道奇景,包括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上谢娜与何炅在演播厅都曾模仿过她的某些动作,有兴趣的不妨在百度搜‘2011快女现场十进九惊现伴舞女郎’,那就是我老婆,作为她的老公,我并无一丝自豪,因为2012年来了,老婆又有了新的动向,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吃了饭更。

  之所以说这些,就是强调此故事的真实性。
  日期:2012-6-4 16:19:00
  车内紧张空气随着司机和我亲切闲谈早荡然无存,不觉间小面的已开到鸡足山半腰,到了大门后我主动给司机20元以示感谢。由于天色将晚,我牵了丽准备找一旅社投宿,那两个昆明妇女邀了丽同行,说;“你们和我们一道呗,进山不久有个‘慧灯庵’,那里的当家主持与我们熟,在那里住宿比旅社便宜。”丽欣然同往,我跑到一小卖部,买了瓶白酒装到包里,初春时分,山里寒冷,用酒可以御寒。几人行得一阵子,远远在树林子里瞧见红墙灰瓦冒了出来,想必是到了庙宇。一行人加快脚步后,正赶上‘慧灯庵’的下午饭,进得斋堂,丽却独自走了大殿拜佛,那主持问她;“施主先行用过斋饭再去不迟。”

  “我持有‘过午不食’的戒律,中午用了素斋下午就不吃了,师父你们慢用嘛。”丽笑着回答女当家主持。
  “贫尼在鸡足山出家二十几年有多,还没有听说过鸡足山的和尚们有这戒律,你又没出家,干嘛持这么苦的修行呢?”主持不解的问丽。
  丽笑答:“日中一食。即是早晚都不食,只有在中午吃一次。这个日中一食是很好的,可惜不容易做得到,为何呢?民以食为天,一切人都有吃东西的食欲,饿一点就想吃东西,所以很多人受不了日中一食这苦行。其实并不苦,反而以此为乐!可是日中一食的功德是说不完。总而言之,你少吃点东西,就少点麻烦;吃得太多,麻烦也就多了。还有,当比丘吃饭时,要有三念五观:三念:(1)愿断一切恶。(2)愿修一切善。(3)誓度一切众生……”

  昆明来的两妇女插话道:“你这女孩也是,人家师父好心劝你嘛。今天一路上从你男朋友身上看到很多东西,让我们几个学佛的弟子都自叹不如,我感觉我们几个就是对世间之事太认真、太执着啊。小妹妹,你应向你男朋友多学习才对。”
  丽不再说话,径直去了大殿拜佛。主持对我说:“她这样听不尽人言,怕你以后要为她担待许多啊。”
  “谢谢大家关心,她这生活方式不会持久的,带她出来,就是更多点见识让她会有所改变。”我对主持的关注感激的说。
  进了斋堂,早端坐了数十人,什么人都有,我见那素菜炒有新鲜的竹笋,还有一道绿油油的凉拌菜煞是诱人,用公筷夹了些尝尝,清脆可口,遂轻声问了伙房师父;“这菜真好吃,我想打包一些明日上山,我付双份的饭钱,好么?”师父笑答:“可以的,这是我们这山上特产,是树皮做的,钱嘛,一会你吃完饭随意放在斋堂里的功德箱里就是了。”

  我拿了旅行袋里的塑料餐盒,每样菜夹了些进去,又装了两个馒头,担心明天上山怕误了丽的饭点,有了这些食物不就有备无患了,吃完饭自拿了20元放进功德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