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生涯》
第58节

作者: gallant76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3-09 09:17:54

  补遗:那艘偏了5°开航最终出事沉没的原木船。
  曾经同船的一个水手,出事前三个月还在那艘船上,后来我给他打了电话,他说看见干舷太低了害怕所以不敢在上面做,只呆了一个多月就强烈要求下船了,也因此躲过一劫,真让人觉得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其实原木船满载之后干舷就是比较低的,都有专门的载重线圈。
日期:2011-03-09 15:44:18

  还曾经有个同船的朋友,每次跑日本港口时都会买好多二手自行车,然后回国就转手卖掉,但总会留出一辆来,尽管这样也还是会有钱赚。剩余的那一辆呢?每次等他傍晚或者晚上下了班他就会推着那辆车子出去,然后逗留几个小时之后再空着手回来。原来是他在那里有个相好的,推一辆自行车去睡上一觉,有时候还可以混顿饭吃,他说那个自行车他相好一般都可以卖到两三百,很受欢迎。具体哪个港口我不细说了,毕竟是真人真事,别惹麻烦。

日期:2011-03-09 21:57:12

  船大固然让人生出一股子豪情。但是,无非是多焊接几块钢板,多加几根肋骨扩大货舱舱容。我最佩服的是挪威人,80多米长的渔业考察船,居然从来没有避风这一说,12级风都一样在航行,他们船的极限生存条件是风速100节,相当于蒲氏风级16级。思路也和中国两样,船上多储存两到三天的燃油不是说为避风考虑,而是考虑到海上搜救或者考虑到船员四个周就要下船休假而可能产生绕航。那个船我有照片,明天传几张上来。

日期:2011-3-10 10:08:00

    商船有重油、轻油、系统油、汽缸油等等。重油价格便宜多了,也不断在变化。具体的你们自己去查吧,我也不是很清楚。
  船员带东西以前管制很严,现在直接在码头卖给装卸工人,基本上很少管了,除非是想找船上麻烦好从船上敲点烟酒的。船员骑个自行车出去也很正常。海关的也没有管这个的了,八十年代抓得很严,但现在大件在国外买不合适,所以很少从国外买那些东西回来。
日期:2011-03-11 16:44:05

  会继续更新,说一些澳大利亚的事情。但是我目前真的很忙,回到家里吧还要带小孩,有空了自然会尽量多写一些内容来回报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多谢理解,三十来岁的男人确实是最累的,妇女儿童用品这活不好干哪。

日期:2011-03-11 21:49:52

  这次会不会有人组织捐款?如果组织捐款的话,我愿意从我的私房钱,也就是捡日本旧货卖的钱里拿出一千块钱捐出来。协助他们渡过难关,尽管我知道他们的救急、救济、保险制度都非常完善,我的一点心意而已。
日期:2011-03-13 08:48:14

  我去过多次的那个石卷(ISHINOMAKI)离仙台真近啊,才20海里左右,估计也会遭受重创。我当时那个船也曾经到过仙台,像仙台和石卷这两个港口进口原木和木屑都很多,用于造纸和做家具。这次海啸,估计那些木头都会被卷到海里去。石卷北面的宫古港(MIYAKO)也去过一次,那次船上人下地去玩,有的捡到小电器,有的捡到小缝纫机,就木匠捡了个塑胶假J8回来,我们都说又不是充气娃娃,捡这个有啥用?他说捡回来让大伙笑笑。

日期:2011-03-13 09:38:13

  肯定有好多远洋船在那边,从鹿岛、日立都有很多大钢铁厂,东京湾内更多。东面的小名滨、石卷、宫古每次过去都有不少船只。祈求他们多福,没有碰到过海啸,我想只要这些船只在海上而不是在岸边那就安全一些,毕竟大风也能造成十几米高的大浪。离岸太近的话很可能被巨浪冲到岸上去。
日期:2011-03-13 15:57:58

  同行朋友们,尤其是去过很多地方的海员,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一个问题。一般而言,纬度越高的地方女孩越漂亮。比如赤道附近的一般很黑,而立陶宛、爱沙尼亚那些地方, 美女好多。
日期:2011-03-13 17:04:33

  同学刚走。
  他在2001年曾经去过罗马尼亚,船长喜欢下地去玩,船一靠港,办完手续就跟着代理下去了,交待有什么事情由大副全权处理。那是一艘老船,船上的大部分旗帜都是建船时就配好的。二副找出罗马尼亚国旗让水手在大桅旁边升上去了。靠港以后,有人对着驾驶台顶上指指点点的,船上人也没有谁在意。没有多久,港长过来了,找到大副,开口要罚款五千美元。大幅傻了,忙问何故。港长说国旗不对,还用的罗马尼亚政变以前的国旗。好说歹说砍价到三千美元,但是船长出去了,三千也凑不出来。又僵持了好久,好话说了一大堆,又送给港长两箱青岛啤酒,最后款也没罚了,港长带着酒走了。所以基本上所有船公司都会给船长招待费,这个招待费一般用来买烟酒,有时候一些必要的交际和礼物还是很管用的。

日期:2011-03-13 19:56:21

  虽然日本和香港都是属于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但是对比一下就分出高下来了。
  在水岛装卷钢,水手在梯口坐着值班,我作为值班驾驶员也没发现异常,一会发现两个日本工人在舷边看船。一开始我们没在意,再后来,发现装货工人越来越多,都围在哪儿看,然后工头来找我,让我跟他走,到那儿后发现舷墙有一个真的是很不起眼的小缝。工头当时就很抱歉的跟我说,是他们装货的时候,不小心碰的。要求找船长,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后来船长觉得问题不大,说算了。但日本人还是主动给了八万日元,作为修理的费用。

  同样在香港,我们在锚地系浮筒卸载钢材。工人干活真是野蛮作业,舱口围下边的货完全就是生拖硬拉,卸货用的是驳船上的吊,撞坏两根船上栏杆,变形很严重。当时我们马上就找卸货工人,他们死活不承认是他们碰的。问他们谁是船老大,这个装憨那个卖傻的。最后没办法还是找代理给解决的。也只象征性地给了两百港币做修理费用,连买材料都不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