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东周——从历史事件来解构春秋战国》
第37节

作者: 秦纵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3-10 16:26:32

  但是熊通想得太美好了些,周桓王并没有惧于楚国的淫威,他怒批了随侯一顿,干脆地拒绝了楚国的要求。
  满怀期待的熊通吃了闭门羹,自然怒不可遏。不过熊通不是傻子,他事前也一定想得到周天子多半不会同意他的非分要求,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官方的发言稿:“我的先祖鬻(yù)熊作为辅导成王和康王的帝师,却只被封在这蛮荒之地,通过我们历代楚君的不断努力,如今此地已经变得地广人众,蛮夷竞相臣服,却连王号的奖赏都得不到;郑国敢于以诸侯犯上王室,还射伤了天子,周王却不能惩罚它。这样赏罚不分,怎么能做天子呢?”

  熊通这一通发言,表达了这些意思:一,我们楚国国君祖上是非常正统的;二,对于周朝我们历代楚国国君居功至伟;三,周天子已经不受天下诸侯的尊重;四,周天子已经无德无力维持天下了。
  这样吼给天下诸侯听,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比周天子更合适的天下共主的人选。
日期:2011-03-11 09:12:07

  想想自己该做的也做了,该说的也说了,经过这一番闹腾中原各国也该注意自己,理解自己的用心了。至于周天子是否答应册封,其实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他同意了,那楚国就有了合法性;但是如果他不同意,那就否定周天子的合法性,反正天下诸侯在自己行动中多少都表现了这一趋势,以此来显示自己要求的合理性。

  既然目的基本都达到了,这个时候熊通便自立为王,是为楚武王。
  楚国与江淮各诸侯国结为同盟,形成了以楚国为首的,与周朝分庭抗礼的荆楚联盟。相比周朝严格的分封制度,楚国和它的一伙跟班小弟之间没有如此严密的上下层结构。荆楚联盟在形式上更类似于方国部落联盟,楚国不过是带头大哥而已。
  周桓王连郑国都教训不了,还有能力阻止楚国么?
  而这一切只是楚国行动的开始,它的下一步目标,毫无疑问就是图霸中原。
  楚国这个收养的野小子,之前收编了一批外头的野小子,到家里又拉拢了几个不受家长重视的小兄弟,向家长诉说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委屈和现在的威信,吵嚷着要由自己来当家长。虽然被家长拒绝了,但是这一吵吵还是让一大家子孩子都注意到了他。如今这个野小子带着自己的一群兄弟分了家,自称是家长,要来把原来家里的那些孩子一个一个收过去。
  到了这一步,这个家算是再无宁日了。当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中原各诸侯的时候,他们却还在那里乐此不疲地窝里斗,这,正是楚国最佳的契机。

日期:2011-03-12 23:41:20

  二.楚国压力下的中原诸侯
  楚武王称王立盟之后,便开始了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楚国的扩张是准备了很久的,计划自然非常有条理。对周边的国家采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个个攻破。
  对于紧邻的小国家,如邓国和权国,楚国采取直接吞并的手段;而身边的相对较大一些的国家,并不方便直接兼并,以免消化不良,所以楚国对他们是服以兵威。前面提到的随国就是一例,与随国相同命运的还有郧国;而那些和楚国不相邻的,不能直接吸收的国家。如果对方态度诚恳,愿意接受楚国的盟好,比如绞国,楚国就与它和平盟誓;但如果这样的国家对楚国有所抗拒,那么楚国依旧采取武力威胁,强迫入盟,以息国为例。

  通过这样软硬兼施的慢慢推进,汉水以东各小诸侯国几乎都成为了楚的属国。楚国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中原边界。
  但是楚国真正的目标,中原诸国,却并不如它设想的那样踊跃来投。虽然熊通前后破费了一番功夫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但是中原诸夏们依然视楚国为南蛮异族。尽管楚国实力强大,野心勃勃,不过它没有法统,正经的中原诸侯不会看得上它。
  面对周朝中心的重要诸侯,楚国该如何对付这个联盟,以实现自己的扩张战略呢?
日期:2011-03-13 02:14:12

  面对周朝中心的重要诸侯,楚国该如何对付这个联盟,以实现自己的扩张战略呢?
  虽然这些国家名义上是一个联邦同盟,但此时共主式微,各国已经分崩离析,各自为阵。面对内讧连连的周朝,楚国应当首先争取那些最易突破的对象。
  楚国没有等太久。素无资历的郑国姬仪上台后,为了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必须对外寻求一个强大的盟国。
  在夹缝中求生的郑国在之前的十多年间被周边的宋国、鲁国、齐国、卫国、蔡国整得苦不堪言。郑国君臣明白,要想结束郑国的这种国际处境,只有投靠一个强于它所有邻国的大国。

  但是这样做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郑国从此将受制于人,彻底沦为他人的跟班小弟。所以它所投靠的这个大国必须对它也是有所需求的,如此才能在获得保护的同时不是去独立性。
  在这两方面,楚国显然是郑国最合适的投靠对象。楚国的武力比当时中原各诸侯国都强大,同时它希望获得一个进军中原的桥头堡,并且给其余的国家树立一个标杆,让它们明白自己的对华政策,争取他们望风来投。
  所以郑国和楚国是彼此需要,加上两国相距不远,所以交易一拍即合。郑国向楚国称臣纳贡,成为了楚王国的保护国。
  作为春秋列国动态的风向标,郑国转投门户的行为成为楚王国正式图霸中原的标志,从此楚国正式开始涉足中原。
  有了第一个投诚自己的重要的中原国家,按照楚国最初的设想,接下去的工作就会很容易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