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 两世误》
第1节

作者: 隐匿燕郊的猫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5-17 16:06:04
  一
  相传天地相衔之处,混沌未明之地便是阴阳相通,生魂轮回的场所。黄泉路连着奈何桥,轮回之生魂头上肩上跳跃着三束灵魂之火,样如傀儡,踯躅的踏过奈何桥,越过彼岸花丛,进入六道轮回。而那些失去灵魂之火的奸妄鼠辈由鬼差用铁链锁着去到地狱接受审判。
  几千年后的黄泉路依旧没有灯光照明,往来生魂依旧面无表情,只是每一个都不在留恋前世,每一个都急着跨过奈何桥。桥头的望乡台早已青苔蓬厚,杂草复茎。
  一碗一碗的汤酒被争先恐后的抢着喝下,碗中碧幽幽的汤酒映着一副副贪婪急切的面孔。他们急切的想忘却前世的深情厚爱,急切的想再次入世轮回享受纸醉金迷的富贵荣华。

  桥边伫立的白发妇人,望着匆匆的生魂,发出一声长叹。桥下平静的水面突然汹涌湍急,泛起的水花直拍桥栏。“忘川,”婆婆转身望向河面。河水兀自翻滚不休,好一会才有声音接答。“婆婆,我---很痛。”那说话之人仿佛忍着巨大疼痛,连声音都颤抖不已。
  “哎,你呀----何苦啊。现世还有几人如你一般痴情,早把三生之约丢在脑后,一心直奔功名利禄。你还要等下去吗?”
  “不,我要等,婆婆。我们还有两世的缘未了,我等,等万年也要等。”
  白发妇人摇头不语,对面的彼岸花摇着没有叶子的花枝,发出“簌簌”声。猩红的花朵竟象在微微点头。
  白发妇人望了彼岸花丛一眼,叹息道:“却不如曼珠沙华,花和叶彼此不能相见,但根在一处,也能相互慰藉,你不单要忍受一日三次的蚀骨挖心之痛,所念之人遥不可及,你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婆婆,你劝了我三千年了,岂不知我心。。。”

  婆婆无奈的摇摇头,继续往一排排的青花瓷碗中倾倒碧色的汤酒。微风袭来,一名仙子飘若孤鸿立于水面。白衣似雪,广袖轻展。婆婆急忙俯身见礼。仙子道“婆婆安好。我奉昆仑山主母旨意特来领取忘川,曼珠,沙华之生魂重返阳世。”
  婆婆听得此话,轻舒气息“主母曾说要万年之后才许他们返阳世续前缘啊?”
  “哎---,”仙子慨叹道:“婆婆你在黄泉路奈何桥上经久,千年之前可曾见过往生之人争抢你的汤酒?可现今你在看,望乡台旁荒草凄凄,三生石上光华萎靡。在没有生魂恋着前世的情缘,也不再有生魂在三生石上寻找三生的约定。可见富贵荣华早已啃噬了众生之心,阳世如此不堪,想来妖孽频现,主母命他四人去历经一段真爱深缘,也给这乱世一丝温暖罢了。”

  婆婆颌首赞许。忽然想起什么,问道“你说四人,可如今我这只有三位生魂?那一位莫不是。。。?”
  仙子不待婆婆说完,拦住话头“婆婆猜得不错,另一个生魂一直在昆仑山,主母已于前几日谴其生魂与阳世。”仙子边说边望了望忘川河水,一丝笑容绽放嘴角“婆婆,我回昆仑山复命,你也即刻谴了他们去吧。别忘了给他们喝你的汤酒啊,尤其忘川,她已有几千年的修行,切记切记。”
  白发妇人遥空一楫,“仙子放心,这轮回之律法,老身不敢有违。”语罢,稍待片刻,回过身形,面露微笑,朗声道“忘川,曼殊生魂何在?”
  奈何桥下浪花翻滚,一青鳞红尾之鱼跃出水面,霎时变化为青衣女子,如出水芙蓉立于浪花之巅。容颜憔悴,神情不萎。
  彼岸花花枝颤动,猩红如血的花朵化身窈窕女子,身穿大红衣裙,明眸如星,顾盼生辉。
  青衣红衣女子,对着白发妇人盈盈下拜。

  “你们可听见昆仑仙子之语?”白发妇人语声中多有笑意。
  “听见”青衣红衣两女子回道。
  “喝了汤酒,就去吧”婆婆不无怅惘的言道,欢喜中略有哽咽。
  “是”两名女子接过白发妇人的青花瓷碗,红衣女子犹豫片刻,掩面喝下。青衣女子望着白发妇人,欲言又止。“忘川,你一直期盼此时,为何这般犹豫?”
  “婆婆,我想带走一样东西。”

  “生魂不能带任何浊物入世。”
  “婆婆,那不是浊物,是三生石--河洛龟玉书,昆仑主母已将此物许我,我。。。”青衣女子虽急却话语婉转。
  “是你的,你能带走,就带走吧。”婆婆没在阻拦。
  青衣女子右手袍袖轻挥,彼岸花从中一物飞起,发出七彩琉璃之光,直奔青衣女子而来。那女子轻启朱唇,七彩光芒落入唇边悠忽不见。
  “多谢婆婆千年眷顾之情,婆婆保重”两人给白发妇人躬身施礼,白发妇人挥挥衣袖。两女子转身踏上奈何桥,红衣女子深深望向彼岸花丛,似有所留恋。
  “池上青莲并蒂开,彼岸花枝随叶摇。伊人难寻在远道,三生石畔魂魂渺。”青衣女子歌喉清冽,白发妇人不禁拧眉,心道:莫非她没有喝汤酒?低首细瞧,青花瓷碗空空,不见一滴。“罢了,妖就是妖,不同于别的生魂。”白发妇人不在费神,眼望彼岸花丛,静等花叶浮现,再谴一生魂,全了昆仑主母之命。

  日期:2012-5-17 16:08:00
  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暮春,大理。
  点苍山远望,郁郁苍苍,好像幽绿的屏障维护着碧蓝澄彻的洱海。洱海湖畔的一座悬崖上,十几个人围住一青年公子,青年公子似受了很重的伤,正黄色的战衣血迹斑驳,宛如绣上的娇艳牡丹花,红色与黄色相对分明。那青年虽然疲惫,挣扎着不倒下,眉宇间依然凛凛正气缠绕,衬得他本就朗眉阔目的面容越发俊美,抿紧的嘴角处隐隐有血迹。

  围在最前面的蓝色战衣老者正在叫嚷“太子,你交出怀中的玉玺,我可以向新皇请命,饶你不死。”边说边把手中的双刀上举,垫步往前,气势咄咄逼人。老者身边着黑袍者急忙制止,但却晚了一步。只见黄衣公子已退至崖边,虽然满身满眼疲惫之色,却挺直腰身,转颈回眸,见崖下水光潋滟,碧波漾漾,微微一笑,红唇下一排珍珠贝的牙齿迎着耀眼的阳光灿若明月繁星。

  黑衣者见此情形已明白要发生什么,定一定神,沉吟着张口“太子,不必惊慌。咱这几位前来,就是怕有人伤害太子,现今皇上殁了,新皇继承大统,老夫几位给新皇效命那也是无奈之举,如今即以找到太子,老夫等必当护卫太子回京,国中不可一日无主。”
  蓝色战衣老者听得此言,怒目转向黑衣者,黑衣者不等蓝衣老者举刀,右手袖口微展,手指一颤,一排细如牛毛的银针迎向蓝色战衣老者面门,齐齐刺入双眼。蓝色战衣老者扑倒在地,七窍流出墨黑的血液,却是针上喂有剧毒。其他几名蓝色战义者无不悚然。
  被叫做太子的黄衣公子轻蔑的看着这一切,讥笑道“吴国师,不必枉费心机了。你们在本太子身上什么也得不到。你回去告诉皇叔,他垂涎皇位已久,如今得手,就算没有玉玺,他也是一国之主,但请善待黎民百姓,不可使生灵涂炭。”
  黑衣者尚待说些什么,但见黄衣公子转身奋力一跃,如一只光灿夺目的鹏鸟坠落于滔滔洱海之中。饶是黑衣者身形快速,也只是虚空一抓。
  黑衣者从崖边下望,洱海水一如明镜,波澜不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吴启”“末将在。”离黑衣者最近的一人回答道。
  “你带几人留下,细细寻找,找到之后,东西带回京,人就地葬了,不要留有痕迹。”
  "是"叫吴启的十分恭敬地应答。
  “回京”,黑衣者一声断喝,众人尽皆转身,“且慢,”黑衣者仿佛想起什么“把他衣服扒了,天葬。”身边有人去扒地上躺着的老者的蓝色战衣。
  “从小路回京,不可惊动大理国”。

  “是”一干人马一霎走的干干净净。空荡荡的悬崖沐浴在阳光下,寂寂无声。
  日期:2012-5-17 16:11:00
  三
  “崖边细柳春春发,
  水面涟漪层层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