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国邪降——一个三流私家侦探的域外探险奇谭》
第2节

作者: 十兔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摇摇头:“虽然是从中蛊的人身上提炼出来的,可这种粉末却没有毒,也不是下蛊用的。这个在湘西叫做‘鬼鸡毛’,好像其他地方还有别的叫法。但总的来说,研磨这种“鬼鸡毛”所用的疮疤,都是取自于一种极其霸道的蛊毒。中这种蛊毒的人,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会遍体溃烂流脓,然后又结痂干疤。之后又会再一次的溃烂化脓,如此反反复复,一直到烂到五脏六腑为止。因为从中蛊发作到最后一命呜呼,一般来说只有一百天左右的时间,所以又叫‘百日蛊’,而‘鬼鸡毛’就是取用的第三次或第四次发作时干的疤。”

  “那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跟‘蛊’沾边的东西,总不会是好东西吧。”郭蛮子看起来仍然小心翼翼。
  日期:2012-3-5 15:56:00
  我站起来,走到卫生间接来一小盆水,用刀片将桌上的黑色粉末悉数刮进水中。甫一入水,这些黑色粉末便溶解扩散开去。不到片刻,整盆水便变得比墨还黑了。
  接着,我又拿起那张空无一字的信签纸,小心的平放到水面上。墨黑的水,雪白的纸,看上去突然让我想起小时候行走乡间,在夜色中的坟地里看到的磷磷白骨。
  “知道为什么叫鬼鸡毛吗?其实说白了,就是过去的人所用的一种密写和显影手段,过去搞革命的时候常有这样的桥段:用米汤或明矾水书写,再用碘酒或清水显影;或者用黄血盐水书写,用绿矾水涂了显影。这种“鬼鸡毛”,其实派的用场跟那些密写术是一样的。只不过如果使用这种密写术,如果得到信件文书的人不懂个中隐情,又或者弄不到‘鬼鸡毛’这种显影药粉,那就还是只能干瞪眼了。所以说,一般这种密写术只流传在懂蛊术的人中间,这应该是一个很小的圈子。”

  郭蛮子听我这么说,接嘴道:“你的意思是,对方写了这封密信给我们,同时还很周到的替我们准备好了显影用的药粉。那就说明他知道你一定会发现其中暗藏的机关。这个人,看来很了解你,而且,我觉得他的举动更像是在故意试探我们什么。这里面还真有点古怪!”
  “你说得没错,不过,他在信中已经说自己是“故人”了。要说了解我呢,我还真不觉得奇怪。我们在明,他在暗那是一定的。但他既然用密信,就说明还有需要让我们知道的隐情。具体是什么,等信上的密文完全显现出来,总应该能抓到一些线索。”我回答道。
  说完之后,我和郭蛮子的视线便聚集到了盆里的信纸之上。随着信纸慢慢被水浸透,一些若有若无的线条纹路也先后在纸面上浮现出来。最后,出现在信纸上的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隐语或暗号,而是一道符箓。
  我的心里猛地咯噔一下,整个人都愣住了。
  因为,除了他之外,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画得出来这种怪异的符箓。
  这个人,就是我的侄爷爷!

  日期:2012-3-5 20:08:00
  其实说起来,我应该算是来自道士世家。我姓张,叫张天智。但凡跟我熟点的朋友,总会送我一个绰号——“张天师”。每当我听见别人这样喊我,总是只有尴尬的笑笑。不为别的,就因为我们这个家族还真跟张天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
  所谓张天师,实际上就是道教五大门派中,正一道历代领袖传人的名号。正一道也叫天师道。创教祖师是东汉的张道陵,从张道陵祖师再传至其子“嗣师”张衡,其孙“系师”张鲁,一路传承下来,皆是子孙世袭,谱系不断。到如今已经沿袭到了第六十四代天师。那么,为什么说我们家族跟张天师有渊源呢?这可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

  据族谱记载,我们家始祖本来也是祖师张道陵嫡传一脉。三传至张鲁时,有了那段著名的曹操领兵袭破汉中的故事,张鲁当时见大势已去,不得已率众归降。被曹操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张鲁的五个儿子也都被封为列侯,而内中第三子张盛后来从鄱阳入龙虎山传道,正式开创了江西正一道龙虎宗的道场。不过,第五子张谟却一直心怀汉室,耻于接受曹魏的官爵,故而在魏初之时,便抛弃爵禄,隐居于山中。三国归晋后,张谟的子孙又辗转迁徙到蜀地,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天长日久,竟然形成了一个叫张家庄的大家族。而我们家族便是张谟的嫡传子孙。

  如今,张盛一脉已然成为香火不绝的百年世家,而我们家却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隐姓埋名。因此,每当听见别人开玩笑喊我“张天师”的时候,心里还真觉得有些感概。不过,缘法虽然各异,道法却同出一门。我们家和龙虎山天师道都算是道家中的符箓派。而这道法,也算得上是由祖师爷张道陵那里传承下来的衣钵。从魏晋时期传承至今,算下来倒也有一千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这么多年来,张家庄的张姓后裔其实和龙虎山的远房亲戚们一样,一直以书符念咒,捉鬼驱妖为业。不过话说回来,这一行当也不太好干。为什么?在我看来,这符箓派要算是道教各流派里面的务实派。干的全是既要出力,又得出彩的活儿。远不如搞搞理论务务虚,像庄子那样随口吟哦几句“庄周乎?”,“蝴蝶乎?”那样来的轻巧,又能把人搞得云山雾罩的连声叫好。你看,历朝历代能够跟达官显贵、王公大臣们一块拼桌子吃饭的,都是玩玄学玩得高深莫测的所谓哲学家。次一等的,便是炼丹炼金的方士。可怜这些画符驱鬼的道士,纵使在堂前手挥桃木剑,跳得个一身臭汗,又有谁会正眼瞧上一眼?

  务实不如务虚,看来古往今来,各行各业皆是如此。说到底没办法,这务实派的为了混口饭吃,也只好搞点虚头巴脑的东西来蒙人耳目。比如什么控蛇之术,御火之术,奇门遁甲之术,不一而足。用老家老人们的话来说,祖上传下来的真东西或许有之,不过江湖上盛行的道术符咒,大多都近似于魔术等一类的诈术。而张家庄的人不屑于此,故而经年累月一直默默无闻,甘于平淡。不过,就我所知道的而言,远的且不去说它,就近代来说,还是出过两个奇人。这两位奇人,一个是太爷爷,另一个就是侄爷爷。

  日期:2012-3-5 21:02:00
  第二章:回忆一——纸孆
  太爷爷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也就是1897年。是族中的长房长子。据说他从小就被街坊乡邻视为神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太爷爷有着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眼看四书五经,口中朗诵楚辞,心里还要暗暗创作一首七言律诗的本事。我祖太爷,也就是太爷爷的父亲自然对他寄予厚望,除了早早就将家族中代代相承的道术倾囊相授之外,还亲自为其发蒙授课。实指望我太爷爷能中个举人、进士什么的,也好光耀门楣。

  不过,那个年代正是风雨飘摇,国危时艰的时候。太爷爷当年也是血性男儿,他十三岁考中秀才后,便强烈要求进城里的学堂读书。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太爷爷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道,加入同盟会闹起了革命。后来袁世凯复辟,蔡锷起兵讨袁,太爷爷也曾参加过护国军,在蔡锷将军鞍前马后的效过力。蔡将军因病下野,东渡日本求医。太爷爷又在这时去了日本留学。这一去,就是三年。待得学成归国之后,四川正处于军阀混战之中。太爷爷干脆闭门不出,做起了隐士。对此,祖太爷十分不满,他本来还指望这位“洋进士”能学而优则仕的,但也无可奈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