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国邪降——一个三流私家侦探的域外探险奇谭》
第5节

作者: 十兔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在我二十岁之前,侄爷爷还是和太爷爷一样,一直生活在神秘的传说里。这还要从我小时候说起。
  张家庄是个小地方,在过去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但凡有点家底,有点想法的都会想要像太爷爷那样走出这里,去更广阔的天地闯上一闯。我爷爷也是其中之一,他在省城读的书,又在省城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此后就很少再回到乡里。直到解放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爹插队的地方竟然又回到了老家。也多亏乡亲们的照应,在那个年代还算是没吃什么苦头。后来恢复高考,我爹借此机会回了城,最终当了大学老师。也正是因为当年乡亲们的情谊,所以每年暑假都会带着我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每次回乡都是借住我大伯的屋子,而旁边的邻居,就是侄爷爷。

  农村的辈分是“幺房出老辈子”。说是侄爷爷,其实论起辈分来,还得算是我的堂侄。不过这位“堂侄”的年纪,可跟我爷爷差不了多少。因此从小我就没好意思管他叫一声大侄子。最后喊来喊去,就喊成了这个不伦不类的“侄爷爷”。而侄爷爷似乎也特别的痛爱我。那个时候,农村生活还是比较拮据的。可只要我回了乡下,他总会买许多县里才买得到的水果糖来给我吃。然后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乐滋滋的看着我跟村里的孩子们疯玩。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侄爷爷是一个笑起来就满面皱纹,脸盘子上挂着一个鲜红大酒糟鼻子的普通农家老头。不过,村里的人无论男女长幼,对侄爷爷都是客客气气,礼让有加。按说,侄爷爷在村里的辈分算是比较低的,又没有担任什么职务。家中人丁虽不算稀落,但也绝称不上兴旺。因此我一直都很纳闷为什么大家如此尊重他。直到我上高中之后,才从别的亲戚那里听来了侄爷爷以前的故事。

  据亲戚说,他也算得上是张氏家族近代以来继太爷爷之后的又一个奇人。侄爷爷本名叫做张先甲,跟那时村里许多张姓族人一样,他也是打小就学起了家传的符箓之术。可很快,侄爷爷就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修行之路。众所周知,道术修行十分讲究师承关系。而我们家族历代更是将法术传承局限在张姓族人之中。外姓之人是决不能够登堂入室,一窥个中门径的。反之,若是有张姓族人想要拜其他门派的道士为师,那也是大忌中的大忌。只不过,这条铁律到了侄爷爷那里,就被彻底的打破了。

  在侄爷爷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便离开张家庄闯天下去了,当时那个年头兵荒马乱,张家庄土地贫瘠,若是收成不好,是养不活人的。于是很多人就靠着祖传的道术,游走于四野八乡,替给别人看风水、算命、消灾解难来补贴家用。跟侄爷爷一样背井离乡讨生活的,还有一个叫张开元的小伙子。他们这一走就是十好几年,直到1951年,家乡解放,开始搞起了土改,分起了田地的时候,侄爷爷和张开元才陆续回到了家乡。

  回乡之后的侄爷爷当时除了看上去比过去更沉稳了一些之外,没什么特别之处。他很快就在老人们的说合下娶了邻村的一位姑娘,成家立业。而张开元倒是一时成了乡亲们瞩目的人物——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伴着他的还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大姑娘,张开元说,那是他在安徽娶的媳妇。还有一老头儿,一老太太,那是张开元的岳父和岳母大人。还有两男一女三个活蹦乱跳的孩子,那是他的儿女。据张开元讲,他这七八年来在外闯荡吃过不少苦,也攒下些家业,好不容易成了家,有了儿女,却又碰上兵灾粮荒,一家人在外地走投无路,只好回到本乡本土来寻个托庇。大家都是同村同族的人,看张开元拖家带口的确实是不容易,在丈量分配土地的时候也就没另眼相看,还按人头分给了他们家不少好地。就这样,侄爷爷和张开元一家便在张家庄安下身来,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然简单,倒也安乐。

  不过时间一久,便有村人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日期:2012-3-8 22:09:00
  按理说,张开元七八口子的一大家人,每天应该是热热闹闹的。可一到傍晚,他家总是早早的便关门闭户,窗户里连半点亮光都透不出来。说起来呢,那个时候农村穷,又没通上电灯,为了省几个油钱,摸黑过夜也是常有的事。然而有心人很快发现,张开元家不但晚上是这样,就连白天也是如此。除了张开元自个儿还时常跟村人有说有笑之外,无论是他媳妇,还是他岳父母,每天除了干活,基本不怎么说话,也不跟村里人来往。就连张开元的三个儿女也很少跟村里的小孩玩到一块去。大中午的,若是把院门一关,院里简直听不到半点人声。你说,可怪不可怪?

  当然,张开元平素也还算安分,从不干出格的事。因此乡邻们虽说心中疑惑,却也都懒得去管他这些闲帐。可谁知道几年之后,张家庄竟然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为之惊恐不安的事。
  那个年头,文化大革命正闹得如火如荼。对张家庄这种长期由“封建迷信残余思想”盘踞的地方,城里的革命闯将们自然是一万个不放心。于是乎一道命令,让张家庄原来的村干部统统靠边站了起来。接着又由县里派下来的干部指导村里一些积极分子组成了新的革委会。统一接管了张家庄以及邻近的几个村子的大权,抓革命,促生产,一时搞得不亦乐乎。

  革委会的头头姓王,是县里造反派出身。白天满口都是“伟大领袖指示”如何如何,实际上却是一个满肚子男盗女娼的色中饿鬼。成天在借检查工作之名无所事事,眼珠子老往年轻姑娘身上打转。大家背地里给他起个外号,叫做 “王保长”。有一天,这王保长到张家庄来蹲点,无意中看见张开元的媳妇儿出来挑水,那眼神,刷的一下就直了。待得打听清楚这媳妇儿是谁家的之后,王保长立马动起了坏心眼。很快,他就假借蹲点的名义强行住进了张家。张开元心里当然高兴不起来,可无奈他为人老实软弱,不敢跟“上面”派下来的人公然顶撞,也只好接受下来。说来也好笑,自打王保长住进了张家,原本死气沉沉的家里反倒还多了几分欢声笑语,多了几分人味儿——当然,基本都是王保长放浪张狂的调笑之声。

  终于有一天,王保长估计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借派进城替生产队领粪票为由支走了张开元。当晚,王保长便与张开元的媳妇发生了关系。多日来的夙愿终于能够得偿所愿,这王保长自然好不快活,足足折腾了一晚上才沉沉睡去。
  然而第二天早上一起床,王保长却被彻底的吓傻了!
  日期:2012-3-9 15:08:00
  那个头天夜里还睡在自己身边的女人,那个白花花的女人,此刻竟然变成了一具浑身僵硬发黑的尸体,双目圆睁,表情狰狞!
  伴着这具尸体的,是充斥着整间屋子挥之不去的烂鱼气息。似乎正在从每个汗毛孔里往外散发!
  这可把王保长吓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他连衣服都顾不上穿,便赶紧往门外跑。可跑到大门口一看,王保长“咚”的一声就坐到了地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