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国邪降——一个三流私家侦探的域外探险奇谭》
第12节作者:
十兔子 虽然“蛊司马”奉行的是救人之道,而非害人之术。然而毕竟其掌握的秘术过于玄妙诡异,再加上若其人心术不正,要想以所学用于害人也是轻而易举之事。故而南朝历代皇帝对于这支“秘密部队”都是抱着既要利用,又十分疑忌的态度。许多“蛊司马”不是死于为宫廷权斗奔走效力的角斗之中,便是死于自家主子的猜忌之下,就连李衡这样的高手也未能幸免。在连番的腥风血雨之后,幸存下来的“蛊司马”都退隐到了江湖之中。出于对蛊术的忌惮,后来南梁皇帝萧衍更是系统销毁和删改了正史中有关“蛊司马”的种种史料记载。仅仅留存下了一些较为普通的医术方药,以备宫中万一之需。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北宋庆历八年的时候,仁宗皇帝翻阅司法文卷时发现民间多有放蛊害人之事,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于是命宫廷太医将内廷收藏的治蛊秘方汇编成专集,刊发各路交由民间传阅施用。其实,这些秘法绝大部分就是前代“蛊司马”所流传下来的禁蛊方术。
至于那些隐退到江湖之中的蛊司马们,他们所掌握的禁蛊之术向来也被视为天大的机密,一生之中只能传给一位门人,而这位门人又必须经过重重考验,无论是在天资上,还是在心性品行上都得是一等一的出类拔萃。否则,反有可能利用自己所学成为助纣为虐的邪魔外道。而终其一生,“蛊司马”的传人都要谨言慎行,绝不能轻易说出自己的师承来历,否则就是犯下了大忌。侄爷爷早年闯荡江湖的时候,因为某种机缘而成了一位蛊司马的亲传弟子。从此以后,他便常年游历于大江南北,寻访那些为蛊毒所害之人,并一一为之加以诊治。这几十年来,经侄爷爷之手而得以活命的中蛊之人,少说也有数百人之多了。而他这次前来湖南,实际上便是盘桓于湘西一带探访那些无意中被人施蛊毒害的无辜之人。却想不到竟然会在途中遇上了我,还搭救了我的性命。
听得侄爷爷讲完往事,我是又惊讶,又佩服。惊的是,站在我身前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农家老人,背后竟然埋藏着如此摄人心魄的故事。佩服的是,侄爷爷这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吃尽漂泊之苦,却不知救下了多少人的性命,却一不图财,二不为名,实在是太难得了。佩服之余,我转念一想:那天我只是吃了几个桃子便晕倒在山上,该不会就是中了什么邪门的蛊毒吧?
听我说出心中疑问,侄爷爷点头道:“不错,这事我原本不打算说,不过如今却也不必再瞒你。你所吃下去的桃子,实际上是一种蛊,叫做桃蠚蛊。放这种蛊,一般会把某个因意外而横死的草蛊婆的尸体浅葬在土下三寸的地方。然后在其上种上桃树或李树一类的果树。用来下种的果核事先用蛊油浸泡过。在果树抽芽长起来后,又以三三得九,九种蛊虫在桃树下自相残杀,最后化为沤肥。每年在节气交替之日和当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施用这种法术,待得桃树第一次结果的时候,那果实便成了桃蠚蛊。用来下蛊,可以收到伤人于无形的奇效!”
我听到这里,又是吃惊,又是生气。道:“养这种蛊的人,良心一定比炭还黑!他们何苦要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日期:2012-3-20 19:24:00
侄爷爷轻轻摇摇头道:“一般养这种蛊的人,都会特意住在山间岭前。商旅路人的必经之道上。你想想,过往客商走得渴了,突然看见 一棵果实累累的桃树,焉有不动心之理?待得他们吃下桃子,蛊毒发作之时,这放蛊的行家便会趁机下手,将他们所携带的财物抢劫一空。不过,你所遇到的这家人却有几分奇怪——他并非当道下蛊,而是刻意选在这么一个十分僻静的山坳坳里,不知是什么用意?”
我琢磨道:“或者,这里以前是什么土匪进山的秘密要道也说不定?比如有外人进山打探消息的,搞不好就误食了这毒桃子,不明不白的死在山上。”
侄爷爷微微一笑:“你说的虽系猜测,但也有几分道理。也是你不懂这其中暗藏的险恶,你看,为什么那户人家不跟别人住在一块,孤零零的自个儿一户?为什么他要选那么一块畸零背阴的地方来建宅子?又为什么坟头葬在家门边?还有,既然这里已经废弃多年,那桃树如何又如此花繁果茂的?这都是异象啊,天赐,难道你当时没有留心桃树的周围吗?”
听侄爷爷这么一提醒,我这才猛然回想起来——那间废弃的宅子本来是掩藏在密林之中的。然而以宅子为圆心,周围十米开外竟然是寸草不生。土地也是干旱板结得像石头地一样,在这里竟然有一颗长得如此好的桃树,未免也确实有点奇怪。只是我当时又渴又累,竟完全没有感觉到丝毫异样。
想到这里,我猛敲脑袋:“张天赐啊张天赐,亏你还学过刑侦!这么多古怪的细节都没有注意到,都没有引起怀疑。你真是学到狗肚子里去了!”转念一想,对侄爷爷道:“这些养蛊放蛊的人实在是太伤天害理了,多亏遇上了您我才算是捡回一条命来。可在我之前,还不知有多少人稀里糊涂的做了冤死鬼呢!我决定了,您老要是不嫌弃我笨,就收我做您的徒弟吧!”
听我这样说,侄爷爷和蔼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半响方道:“按理说,你确实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苗子。我方才也是一见之下,心情过于激动才对你说了这些。可是——这蛊术实在是比你所能想到的一切都要凶险诡异得多。你真的有心理准备冒这样的风险么?”
我大声道:“没试过,您怎么知道我不行呢?”
侄爷爷严肃的说道:“那好,既然你这样说,我先给你看几样东西。之后你再决定是否入我门下不迟!”
日期:2012-3-20 21:21:00
紧接着,侄爷爷从行李箱中翻出了几件东西。道:“你可看仔细了!”
第一件放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好奇的读者可能会问这是什么东西,其实,这就是“鬼鸡毛”。要不是当年侄爷爷曾在我面前亲身演示了一番这玩意儿的用法,我也不可能仅凭气味便能发现那封密信当中的秘密——毕竟,这种腐臭得特别的味道早已跟其他东西一样,记在了我的脑海里。
第二件东西,是一个遍体刷成血红色的木偶人,大约有成年人的小臂粗细。偶人须发宛然,栩栩如生,看表情,好像正在沉睡。当侄爷爷从箱底将它拿出来的时候,不知怎么地,我浑身竟然感到一阵恶寒,仿佛这小小的屋子里不再只有我和侄爷爷二人,而凭空多出了另一个活人似的。
拿出偶人后,侄爷爷先是书了一张符,在铜盏中烧成纸灰,接着又将七八个蜡烛头火和上一些不知名的药粉,在另一盏铜锅中烤化。接着,侄爷爷左手拿着偶人,右手捏诀,口中喃喃自语的念起咒来,这咒语听上去竟宛如低声吟唱一般,颇为悠扬动听。不到片刻,偶人竟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原来在偶人的周身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白蜡,随着侄爷爷念咒速度的加快,许多地方的白蜡开始破开,露出密密麻麻的孔窍。紧接着从孔窍中竟然爬出了许多红色的线状物,看来,这些孔洞就是它们顶开的。我定睛细看,才发现这些线状物竟然是一些极细的蠕虫,正随着侄爷爷的咒语摇头晃脑的蠕动着,不由得一阵恶心。
侄爷爷停下了念咒,对我道:“看仔细了吗?”,我赶紧点点头,侄爷爷又用三个指头撮起一撮符灰,朝偶人撒去。说也奇怪,一碰到符灰,这些线虫便慌慌张张的又缩回了空洞之中。紧接着,侄爷爷将偶人浸到了融好的蜡液之中。片刻之后,偶人全身便重新被一层白蜡封裹起来,看上去便好像跟刚拿出来时一模一样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