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七宗罪还是十宗罪?》
第53节作者:
董永飞翔 但是,那地方太黑了。如果目标从楼梯走上来,正好背对廊灯,很难看清目标脸孔。杨扬走过去找了半天才在楼梯口找到了悬挂在楼梯顶部的吊灯开关。吊灯至少有十五盏100瓦的日光灯。这下好了,吊灯把整个楼梯拐弯处照得通明。凭她1.5的眼睛,20米的距离绝对不会影响对一个人脸的分辨。这样一想,杨扬又低头看了看在杂志中的毛力平的照片。
走廊里午夜的静寂,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想到这儿,杨扬有点害怕。又有什么怕的?在她的左右两侧的房间中,潜伏着十几个整装待发的战友。他们个个象满弦的弓箭,时刻准备扑向对手那致命的要害。而他们警惕的眼睛,肯定在房门猫眼里时刻盯着她和门口那个注定要发生不平常事情的房间。杨扬望着几个房门会心地一笑,伸手举出了“V”形胜利的手势。
楼梯口来了人。是两个人的声音,一个沉重,一个轻盈。这她能听得出来,果然,一会儿,一个光头男子搂着一个女子浪声地笑着走进了213房。
片刻的平静很快又被一种细微的声音打破了。那是一种人的放轻了的脚步声。由于走路的人小心奕奕,脚步踏上楼梯的声音若隐若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一个人正在悄然上楼。但杨扬能听得出来。此人在极力放轻放慢踏楼梯的动作,几乎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般小心奕奕。但他这样经过小心却简单处理的声音骗不了杨扬。在学校里的听觉课训练中,她能同时分辨清9种从同一房间里传出来的交杂一起的声音。当时的老师惊讶得半天合不上嘴。“真是个天生的刑警,只可惜——”
“是个女的!”杨扬并不是一个善辩的人,但那次她也反唇相讥。
“叭”的一声轻微的响动,楼梯拐弯处的灯灭了。那里立即一片黑暗。杨扬摒住呼吸,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一个人影猫腰出现了,象个鬼魅一样悄然无息。杨扬忘记了孤寂带来了恐怖,竭力不动声色地看着来人的相貌。长发、黑衣、白鞋,这与照片都符合。然而,来人脸上一团漆黑。这个狡猾的家伙把灯关闭了。这使杨扬根本无法辨别他是否是那个凹嘴特征的毛力平,砰的一声关门声,来人进了房间。
这不会看错,可疑人进的正是208号房。
日期:2011-03-22 16:14:17
“动不动?”冯凯成坐在床边,一支连一支抽烟,要等的目标已进房间了,时间已不允许再犹豫了。动不动手,必须要马上决断。
这当然不能确定一定是毛力平。但打电话的人则应该是毛力平。即使在午夜进入这间房的不是毛力平,也一定是他的关系密切的同伙。如果把他们堵在屋里动手,不是毛力平,同样可以抓到毛力平的线索。如果不动手,万一有了惊动,这几个人跑了,或突然一齐离开房间,那么捕获的困难可能会很大。
毛力平是周勤案的主犯,这一点可以基本确定。毛力平曾在三年内两次使用手枪作过案。在房间内动手,从战术上讲我方劣于嫌犯,只要他们有所察觉,五秒钟可以把枪做好射击准备。但我们是有准备的,我们又有先出手的优势。抓获不成问题,并键是不能有一个伤亡。陈华烈士是在冲入房间时被罪犯开枪射中的,还有六年前的治安科长王荣、分局长郑光强、刑警战友陈铁松、王光仁……六名民警的生命被罪恶的子丨弹丨夺走。
208房间安静得没一点声音。冯凯成断定不会在夜间有行动。那个人不是在电话里说要睡一觉吗?这是动手的好时机。可是,现在没有办法既不惊动又能迅速进入房间。冯凯成抬腕看表,现在已是凌晨四点,看来只能等到早晨时动手。
“早晨借送水和扫卫生之际,可以自然进去。”
“什么时间扫卫生,这里的规矩?”
“每天从七点开始。”
“我们七点十五分动手。”
“好,我们七点十五分动手,打他个措手不及。”冯凯成脸上没有了往日宽厚的笑容,眯缝着眼扫了大家一遍,又说:“但兄弟们要穿好防弹衣。”
“不用,行动不便利。”许云峰说。
“动作要快,等到他开枪,问题就大了。”一向极少开口的曾德胜也表达自己的见解。
七点十五分,杨扬来到208门口敲门,不响,又敲,同时叫喊送水的。
门响了一下,里面又没动静,杨扬从容地把钥匙插进锁孔,拧门进去,把水瓶放在地上,一侧身闪进卫生间,让开了通道。故意把门留大了缝。许云峰横端79式冲锋枪,两步冲向了那个刚睁开眼睛的一个,迅速将枪管抵住了他的脑门。几乎同时,曾德胜也手握冲锋枪直指另一张床上的一个人头。枫红涛不放心杨扬,也随后跟了进来,就在进门的一刹那,枫红涛发现在地板上蜷曲着一个人,伸手从枕下摸出一支枪。枫红涛发现握枪的手正在打开手枪机头,不顾一切扑了过去,双手抓住了枪身和那只瘦骨嶙峋的手。那只手的食指已勾住了扳机,只要大拇指扳开机头,立即就可击发。然而已经晚了,枫红涛巨大的腕力反手一拧,骨头咔嚓的声音与惨叫声几乎同时发出,枪口指向了持枪的人,即使他能击发,子丨弹丨也只能射向他自己了。
让冯凯成、成正光意外惊喜的是,经过十天追踪,二十四小时周密准备,一分钟内结束战斗,不流一滴血捕获到的,是三个作案重重的逃犯毛力平、蔡文生、柯老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