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找情人》
第14节

作者: 浮世一棵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28 20:40:12

  朱卫国拐弯抹角地问道:“成家了吗?你常跟着汤乾坤出去应酬,不影响家庭?”香兰低头道:“还没。没找到合适的。其实我很少跟汤总出去,我以前在他公司上过班,他现在有重要的应酬拉我去应个景而已。”朱卫国呷了一口茶道:“一个女孩子在北京飘着不容易,还是要有个肩膀靠靠好。”香兰淡笑道:“我觉得成家并不是为了找一个依靠的肩膀,而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共同承担风雨的伴侣。不知道你是否知道舒婷的诗——《致橡树》。”

  “这首诗怎么会不知道。我挺喜欢朗诵诗歌,以前年轻时在单位参加朗诵比赛,朗诵的就是这首诗,现在还差不多能记得。”他清了清嗓子背诵道: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他停了下来,皱了皱眉寻思了良久,香兰接下去道: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日期:2011-05-28 22:05:28

  香兰停下来微微笑着,他望着她道:“上次见你,我就感觉你的气质和别的女孩子不太一样。你故意装得那么俗艳做什么?其实,一看你的眼睛就能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你看我像什么样的人?”
  “一个单纯善良但受过伤的好姑娘。你真的不适合化那种浓妆。你其实蕙质兰心,那些张扬都是装出来的。”
  “你看错了,我很坏,你就看不出来么?”香兰笑着掩饰她心中的不安。他锐利的眼睛把她看得透透的,毕竟是阅世无数的男人。她忍不住有些喜欢他。女人很容易臣服于读懂她灵魂的男人。第一次有人一眼就把她看穿了,她有些想哭泣。这个男人抚摸着她受到过度惊吓但又强装镇定的灵魂,她全身松软下来,横在心里的石头渐渐变得柔软。她眼里竟然涌起了泪。不,不能受他的骗,他哪能真的懂得她。他是汤乾坤大哥,当然是哄女人的高手,和汤乾坤一路货色。他只是她手里的棋子,不能乱了阵脚。

日期:2011-05-28 22:47:39

  朱卫国只是偶尔给香兰发条信息。大多都是转发别人的祝福,但发信的时间都在晚上。夜晚是私密的时间,他虽依然距她那么远,但至少已经放在心的边缘,而不是仅仅存于大脑里。她放心了。
  一次,晚上十二点半香兰又收到朱卫国的信息,她打电话过去兴师问罪道:“你怎么能这么晚给我信息呢?你难道有些想我?”她有些半开玩笑,像个孩子,为了彼此都不尴尬。
  “在南京出差,白天事情太多,没时间给你信息。你在做什么呢?”这是他们第一次通电话。
  “写诗。”
  “早点睡吧,熬夜可对女孩儿不好。”
  “睡不着。”
  “这么丁点大的孩子想什么呢?还睡不着觉呢。这可不好。”

  “在想你。”她有些侵略道,“我觉得你挺虚伪的。我知道你也在想我,而且我知道你喜欢我,但又不敢说出来。”
  朱卫国愣了一下,从来没有人当面批评他,但香兰却敢说他虚伪,她真是一个没心没肺什么事都没有经历过的孩子。他骤然轻松下来,温和地道:“早点睡吧。别瞎想。一回北京我就去看你。”
日期:2011-05-28 23:15:05

  挂了电话,朱卫国不禁嘲笑自己,怎么和一个小姑娘在电话里谈起恋爱来了。半辈子都过去了,也没有尝过谈恋爱的滋味。上中学的时候,天天怀揣着一个伟大的理想,要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中学没念完,下乡做了知青。一个班里六个男知青,四个女知青,他是班长。大家每天乐呵呵地挖地球,下乡几年,班里也没人谈恋爱。回了城,他阴差阳错地调到了北京。二十八岁的时候,局长把千金许给了他。结婚不到半年,他就得到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

  回城之后二十多年过去了,一个班的知青战友刘芳送孩子来北京上学,两人见过一面。刚坐下来,还没开口说话,刘芳就泣不成声了。她说,她一直很喜欢他。他良久没有说话,一切都太晚了,晚得只剩下唏嘘感叹。他记得自己也曾动过心,但一直没有告诉过她。后来调到北京,一直忙于工作,恋爱的心也就淡了下去,后来稀里糊涂做了局长的女婿,一切都一帆风顺,但又似乎缺少些什么。
  香兰又勾起了他想谈场恋爱的冲动,她的眉眼都特别像刘芳。第一次见她,她化着浓妆,他有些惋惜。上回看她扎着两条麻花辫,他恍惚又回到了知青的岁月。失去的激情和青春难道要用这种方式弥补回来?他踌躇了。毕竟她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也许连男朋友都还没有过。她还太年轻,无端地承受这份沉重的感情,太无辜了。他不能伤害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