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那些忧伤如风的初恋情事》
第36节

作者: 十七岁那年的月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拿到钥匙后,就琢磨着装修了。川的大哥在老家就是做室内装修工程的,手下有几个工人。于是,大哥就带了几个人来到上海,当然,工钱照算,一日三餐我们管,来回车票我们付。为了省钱,我们也没有请装饰公司设计,而是按照我的设计,简单装修了一下。
  装修是个“劳命伤财”的辛苦活儿,那些日子,好在我因为驻上海记者站,所以有时间“假公济私”,除了编稿期间,我基本上都在建材市场上转悠。因为手头资金有限,所以只能不停地压缩预算。记得有天我和川去买瓷砖时,因为是下班了才过去,而且又是到宝山区的一个仓库里取货,当时卖方还不包送货,我们只好花三十元钱,叫了一辆三轮车往家拉瓷砖。回家的路上,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川怕我走路太累,叫我坐在三轮车上,车夫在前面使劲蹬车,他就在后面帮忙推车。那时大概是八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坐在一堆瓷砖上面的我虽然浑身累散了架,满身臭汗,却感到无比快乐。我遥望着月亮,脑海里却一遍遍想象着我们的新房装修好后是什么样子?从此以后,这就是我们一辈子的家了吗?

  虽然后来我又亲自装修过三套房子,而且一套比一套大,但没有哪一套房子像天馨花园的第一套房子那样,让我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希望。
  房子终于装修好了,客厅、厨房和卫生间铺瓷砖,两个房间装的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水曲柳木地板,墙壁就是简单的白色乳胶漆。算是简装至极,但很温馨。
  从装修房子开始,川就搬到了新房子里住。他把租房退了,简单的家具也带了过来。不过,由于当时忽略了新装修房子里的甲醛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导致川后来有半年时间一直身体不舒服,时常头晕、拉肚子,当时还以为是肠炎,后来才知道是装修后遗症。好在他抵抗力很强,半年后就安然无恙了。
  房子装修好了,我就开始像蚂蚁搬家一样,只要看到工资卡上多了一笔钱,就马上换成家具或电器搬进了家门。组合家具七千多,电视五千六,布艺沙发两千,玻璃餐桌和椅子一千二……可以这么说,家里的每一颗钉子,都是我的字换来的。每天回到家,躺在松软的布艺沙发上,就感到无比惬意和甜蜜。还有什么比自己亲手创造一个完美的家更让人有成就感呢!

  但是,这套我一手创造的新房子,并没有让我享受太久,2000年春节过后,我和同事就被单位招回了武汉本部,此后我只有趁着出差之机回上海和川团聚。
  人哪,有了压力就有动力。为了尽快还掉购房借款,我每天除了睡觉之外,几乎都在爬格子。那时候没有电脑,只能用手写。为了多找新闻素材,每月都要去全国各地出差组稿、采访,回来后就赶紧写作,在编稿期间,几乎没有在凌晨两点之前睡过觉。虽然每天忙得像陀螺,但却十分充实。
  2001年春节前夕,我背着一个双肩包、提着行李箱回上海过年。我的双肩包里,背着两扎现金。回到家,我把钱交给川,他惊讶极了。两万块!我们的存款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数,也从来没有亲手拿过这么沉甸甸的一笔钱。拿着钱,川有些愧疚,说作为一家之主,他更应该承担家庭重担,可现在却让我一个人在外辛苦奔波……看着他忧郁叹气的样子,我很心疼,男人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他的性格使他喜欢安于现状,但内心里却又因此感到愧疚不安,心情很矛盾。

  那时候,许多国营企业面临改制,宝钢、宝冶也不例外。改制的结果是,川成了下岗工人,所以他的心情很不好。我只能劝他不要着急,他还年轻,天无绝人之路。当时我们有过很多想法:一是开健身房,自己做健身教练;二是像他的很多同事一样,去学驾驶,好歹有一门技术;三是在小区里租个临街的铺面,开个小店或餐馆什么的。但第一和第三个想法都需要资金投入,所以不太现实,唯有第二个想法看起来比较切实可行。当时,上海的驾校收费比较高,要4500元。川舍不得,我好歹劝他去报了名,和他的另两位同事一起去学驾驶。一位叫小庄,来自江苏,在材料处时,和川是舍友。另一位叫小龚,来自湖南,就是在材料处时,负责每天早晨放音乐叫醒工人的那个小伙子。他们三人一直是死党关系。

  拿到驾驶证之后,小庄和小龚都选择了开出租车,加入了宝山的一家出租车公司。我当时也建议川去开出租车,但他不太喜欢这个职业,他说他对上海的路形不熟,怕开车时不顺利,而且开出租车又辛苦,又危险。我当时没有逼迫他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算了。反而劝他宽心,相信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工作的。现在想想,当时我对川还是太“宠爱”了。虽然我觉得他这种畏首畏尾的个性十分不利于他在社会上的立足,但我也不忍心他为工作的事情焦头烂额。何况,我们的日子正在好转,即使他一年半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们也不至于闹“饥荒”。

  后来,他参加了单位的岗位培训班,学习了超市理货。不久后,单位便安排他去大润发实习。去了几天,他又打电话告诉我,说身为一个大男人,做一个超市理货员没什么前途,况且时间长,工资少。我便又劝他别着急,再等等。
  有一次,他在电话里向我抱怨:“你在上海认识那么多人,怎么不帮我介绍一个合适的工作?”听他这么说,我的心里也有些怨气。我不是没想过帮他,但他能做什么呢?拉广告业务,他不善与人打交道;搞销售,也需要头脑灵活,八面玲珑。这些工作他显然都不合适。
  我还和曾帮助过我的上海唐神广告公司的老总联系过,他听说我老公会开车,当即表示可以让他去该公司做司机。可是,当他得知川对上海路况不熟的时候,便犹豫了。我当然理解。如果川先开两年出租车,熟悉了上海路况,然后再进某家单位做个司机,还是比较容易的。可他除了会健身、木工、水电工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外,其他一概不会,让我如何帮他?

  在家赋闲三四个月之后,他终于等到了去闸北区一家物业公司的工作机会,每月1000元工资,工作也比较轻松,只是负责小区居民的水电方面的维修工作。他比较喜欢动手,不喜欢动脑,所以他对这份工作比较能够接受,虽然工资很少。但物业公司每月还根据员工的表现,有一两百元的浮动奖金。平时,他还照例去健身房练健美。他认识了宝山区一个健身房的老板,对方看他肌肉结实,人也厚道,就让他免费健身,不过有个要求,让他当该健身房的业余教练。川自然求之不得。

  川的工作比较轻松,每天8点上班,晚上5点半下班,晚上和同事轮流值班。为了上下班方便,他买了一辆助动车,骑车15分钟就可到公司,比较方便。
  “我的同事听说我住在天馨花园,却在这里做后勤,觉得不可思议。”有一次,我们通电话时川这样对我说,言语里有些失落和自嘲的意思。我当然理解他,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有些“屈才”,但有什么办法呢!
  他在这个公司一干就是好几年。温水煮青蛙的效应在他身上十分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对他有什么成见,我根本没指望他挣钱养家糊口。那时候,我的收入足以支付房子的按揭,我每个季度会给川的建行卡上汇款,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