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3-28 22:07:30
小时候,陈东听父亲讲过大地方的故事。故事里常说,客人不要随便往主人的床上坐。这雪原,在陈东心里早就是大地方了。
这个屋子里只有一把椅子,仵老师倒完水后便坐上去了,陈东只有站着。
“坐呀!”仵老师指了指床,对陈东笑笑。
“我不累,就站一会儿吧。”陈东憨笑了一下。
仵老师又笑了笑,温和地道:“我让你坐你就坐吧,不要客气。我一个人还真寂寞,你来了正好陪我聊会儿天。”
“嗯,好吧。”陈东笑了笑,又扑了扑屁股,坐到床上去。
“怎么,你没带被褥?”
“嗯,听说学校提供铺盖,就没带。”
“哦,那得交八十元钱呢。”说罢,仵老师又盯着陈东长长的布套问,“那是什么?太极剑吗?”
“不是,是一支箫。”陈东拿起布套拉开一半,让仵老师看了看,又拉了回去。
“不错。”仵老师打量了一下陈东,“看上去你多才多艺啊。”
“呵,不是专业的,只是在没事的时候吹一吹,消遣消遣。”
“陈栋,这批新生中你排名第一,458分,这个分数本科线都过了,你怎么不念本科啊?”仵老师疑惑地望着陈东。
“本科我报了,只是没有考上。”陈东笑着低了低头。
“那一定是因为你报高了!”仵老师笑了笑,又朝东边指了指,“咱们隔壁的雪原师院,本科线降到了425分,现在还没招起生来呢!”
仵老师似乎为佟元的话做了鉴定:这个专科学校的录取线真的比普通本科还高。听罢,陈东心里得到了一丝安慰,微微一笑:“仵老师,我这么晚了才报到,会不会有问题啊?”
“没问题。不过也很悬啊——要是过了‘十一’,你可能就被除名了。学校规定报到日延期七天,过期除名,除非有特殊原因。”
“啊,原来我还算幸运。”陈东舒了一口气,“仵老师,这几天都是您值班吗?”
“本来我只值一天就行了,我在学校里住,待着也是待着,就替别的老师值了,连续三天都是我值班。”
“噢。”陈东想了想又问,“仵老师,您是哪个系的?教什么课啊?”
“我是计统系的辅导员,教语文课。你是财会系的,语文课也由我教。我在这学校教了六年了,送走了两批学生,你们这是第三批。”
“这个学校共有多少系,多少学生啊?”
“总共有三个系:财会、计统、营销;每个系有三百多个学生,总共有一千人吧。”
“这么小啊?”陈东在心里说着,想起了拥有一千五百个学生的仙台二中。
“哦,陈栋,你先在这里等一下啊,我去找校长,给你安排宿舍,看看今天能不能取行李。”说着,仵老师站起身出去了。
“谢谢仵老师!”陈东站起来,望着仵老师的背影感激地点了点头。
“陈栋,跟我走吧!”不一会儿,仵老师回来了,兴奋道,“你还真幸运,正赶上保管员回来取东西!”
日期:2011-03-30 21:57:23
陈东随仵老师领了行李,陈东抱着铺盖,仵老师端着脸盆,边朝公寓走边聊起了天。
“陈栋,你是山东籍的吧?”仵老师漫不经心地问。
“嗯。祖籍是山东的。”陈东有意地打着马虎眼。
仵老师一听笑了:“呵呵,我早就听出来了,这乡音不好改啊!”仵老师顿了下继续道,“我是大连的,离山东近,对山东话很熟悉。唉!这山东籍的学生好啊,学习好,爱劳动,为人厚实。我教过不少山东籍的学生,毕业三年了都还给我写信呢!当时我就跟他们说啊:你不要说自己是高考移民,否则就会被清退的,那样就白费了你的心血了。”
“仵老师,谢谢您!”陈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转话题道,“仵老师,雪原商专只有这一所公寓吗?”
“是的。这学校小,学生少,所以只有这一座公寓。这学校女生偏多,一二楼住你们男生,三楼以上就全是女生了。”
两人说着话,不觉便进了宿舍。宿舍里有四张床分列两边,每张床都分上下铺,可容八人居住。靠窗户的下铺有两个同学正在看书,见仵老师和陈东进来便各自站起来问候道:“仵老师好!”
“好,好。”仵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冲他俩道,“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新来的陈栋同学,今后就是你们的室友了。”又冲陈东笑笑,“陈栋,这位叫高青,那位叫杨林,今后你们就是同班同学了。”
之前,陈东没想到宿舍会里有学生,心里顿时感到了一丝安慰,上前招呼道:“我是陈栋,海明来的。你们呢?”
“我是昌榆市的。”
“我是伍平市的。”
高青和杨林各用生硬的东北话回答。陈东一听便知他俩是山东籍的了,可从他们规规矩矩的样子上看,分明还不知道自己也是山东人。陈东心里暗想:“仅在这一个宿舍就遇到了两个山东籍学生,这个学校到底有多少高考移民啊!难道是仵老师知道自己是山东考生特意安排的吗?”想罢,他微微一笑:“好啊,请多多关照啊。”又转向仵老师,“仵老师,没回家的同学总共有多少啊?”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加上八五、八六届的,总得有几十个吧。”仵老师回头看了看门口上面的钟,又道,“好了,我得值班去了。陈栋,晚上你就可以去食堂吃饭了,五点半开饭,临时用现金买饭,等开学后再用现金换餐券。”
“好嘞,谢谢仵老师!”陈东轻松地笑了。
陈东料想家人和戴琴正在牵挂着自己,简单安顿一下便匆匆地给家写了信:
爹、娘,见字如面。
你们收到这封信时大概已是中秋节了,首先祝您二老及小妹节日快乐!
我已被雪原商专录取,今天报到,一切安好,请勿挂念。
戴琴怎样了?被齐大录取了吗?要是有了她的消息请尽快告诉我,同时把我的情况告诉她。
此致
叩请金安!
儿子 陈东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十日
日期:2011-03-30 22:45:53
一九八七年九月三十日,齐东大学为庆祝“十一”放假三天。
午后,同学们大多都已离开。已经上了一个月大学的戴琴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写着最后一段札记。
戴琴文学功底厚,普通话说得也好,入学一周后便当上了语文课代表。一个月来,为了充实自己的文学知识,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语文课代表,戴琴常常到图书馆读书。
齐东大学的女生很少,充其量也不到男生的四分之一,所以,这里的每一个女生都会陪受瞩目。尤其是那美丽的戴琴,越发受到男生的青睐。大一的学生都是初来乍到,每个人尚都收敛着自己的风格,一个月来,同学间的关系上一直风平浪静。
这天,戴琴穿着紫色的连衣裙,看上去显得雍容华贵又充满了青春活力。她无意间转头向外望了一眼,发现门口处坐着一位男生。那男生双手捧着书,不时地朝这边望望,显得心不在焉。
那男生叫孙大海,是大二的学生,也是中文系的。此人长得魁梧,面色略黑,戴了一架眼镜,长得还算周正,只是看上去年龄偏大,常常被初来报到的同学误以为是老师。由于他的脑袋比一般人的大,所以就有人借着他的名字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孙大头”。 孙大海为人随和,并不去计较,久而久之,同学们大都记得“孙大头”,却把“孙大海”这个真名字给忘掉了。
戴琴对这孙大海有点印象,戴琴报到时他帮着拿过行李。戴琴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便故作不认识,她整理了笔记本,站起身匆匆地向门外走去,打算赶“齐鲁特快”回家。
“戴琴!”戴琴走到门口的时候,孙大海突然喊道。
“啊,是你呀。”戴琴礼貌地微微一笑,“有事吗?”
“你要回家,对吗?”孙大海说着站了起来。
“嗯。”戴琴点了一下头。
“呃,你家那么远,三天能返回来吗?”
“你知道我家是哪的吗?”说罢,戴琴心里一怔:要不是这个男生提醒,我还真忘记了,自己档案里登记的是黑龙江的双志县!
孙大海见戴琴有些紧张,误以为是因为自己在打探她的底细,慌忙解释道:“呃,你刚来的时候,在登记表里,就是这么写的——黑龙江双志县。”
“是的。”戴琴耸了耸肩膀,笑了笑,撒谎道,“可我不回黑龙江,我买了去泰安的票,要去我姑姑家。”
“那——我,我送你上车好吗?”那男生嗫嚅着低下了头。
戴琴难以相信,这么内向的孩子居然有如此胆量,便盯着孙大海问:“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还有,你家是哪里的呀?”
“我叫孙大海,明岛市的。你要是不去泰安,就跟我一起去明岛玩吧,这个季节,吃海鲜正是时候。”说话间,孙大海不敢去看戴琴,脸憋得通红通红。
孙大海的冒昧和幼稚让戴琴感到好笑,便想,他的这些话,像是事先想好的,又像是别人教他的。为了今天的计划也不知他费了多少心思,下了多大决心!
“谢谢你。今后有机会我会去明岛的。今天我没带多少行李,不用你送了,我表哥还在车站等我呢。我走了,再见。”戴琴撒着谎,观察着孙大海的窘态出了门,心里直想笑却没有笑出声来。
孙大海呆呆地望着戴琴消失在楼梯的拐弯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