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玉器的河南女人教给我的真知灼见……》
第53节作者:
快乐又美丽 日期:2011-03-31 18:04:48
2011年3月31日更新之一:
吴老师的姐夫是个很诚恳的商人,做事也很踏实。我们告诉他要拆招牌,重新做过。他对物业公司的行为也表示不解,非常同情我们的遭遇。后来换招牌时,他交待工人把拆下的材料都尽量用了,三四个工人做了五天,只收了二千元。吴老师的姐夫结帐时说:“梅老师,这个价格呢,我就是赚一点工人的工资钱。全为我这个小舅子。”他犹豫了一下,好像在决定该不该说,最后还是对我说到:“我那个小舅子,都近四十的人了,做事还是不靠谱。一个做老师的,没见他好好教书,倒是那个婚,离了结,结了离的,平时又爱打麻将,经常输钱的,我老婆也不知私下里贴了他多少钱!他在这里,梅老师你多说说他,他安稳了,我们也少块心病。”我听了他的话,就有点儿诧异,吴老师竟然还是这样子的一个人!
换招牌的这段时间,我天天都准时到现场,看有什么问题和大家一起解决,而吴老师则极少见到他的影子。有时候,我打电话把他叫来,他也等了很久才来。如果说他,他总有说辞等着我,那意思是:他姐夫在这里做事,他其实是不用再来了。一家人,谁来都是一回事儿。我气得笑:“你的工资给你姐夫好不好?”他听我这样说,就又开始嘻皮笑脸地应付我。我本来听了吴老师姐夫的话,都有点儿心软,想跟他好好谈谈,期待他有所改变,也许人到了中年,收收性子,做个好老师。但看他现在这样子,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什么都定型了,还改什么改呀!
吴老师的工作用“轻松愉快,绝不操心”四个字可以概括,当小周劝他的时候,他就反讥小周:“这么低的工资,怎么活下去呢?你还真把这破活当成事业干啦?”三番五次地这样说,最后竟然发展到我在现场的时候,他也把这话说给每个人听。
我在吴老师的姐夫工作结束一个星期之后,让管人事的老师请他走人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局。怎么也不办理离职手续,也不提还钱的事。我让财务把他当初的借条还给他,又让刘老师出面,清理了他的东西,告诉他,所有的借款,由梅老师垫付了。他不用再来上班了。吴老师还是不依不挠地不肯走,刘老师就对他说:“梅老师怎么对待你的,你知道的。这两个月,你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她也知道。何必呢?”他拖了两个月之后,发现实在没有什么指望了,才把借公司的书籍和一些办公用品还了回来,办了离职手续。
日期:2011-03-31 19:26:39
2011年3月31日更新之二:
好不容易让吴老师离职了,我这还没安稳几天呢,来了两个学生家长,手里拿着吴老师开的借据,讨钱来了。原来吴老师离职没多久,又打着我们公司的名号向这两个他教过的暑期学员家长借钱,说是公司新点装修还欠装修尾款没付,梅老师出差了,请家长暂时帮忙周转一下。坦白地说,吴老师的课上得不错,平时和家长在一起也很会说。那两个家长应该私底下和他也常联系,知道他当了新点的教学主任。这吴老师以公司的名义借钱,虽说是半信半疑,但也各借了他两千块钱。但借了钱之后却没有下文了,吴老师的电话也打不通了。那两个家长才想起来打电话给我,当听我说吴老师早已经离职了,气愤不已,先是想去找他揍一顿,但去哪里找他呢?后来找到他姐夫的那家广告公司,他姐夫说,已经好久不见他了。唉,家长借钱之前,打个电话向我确认一下,不就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了吗?但是家长说得也有道理,我们的员工离职了,为什么不给家长群发短信通知呢?这种事扯起皮来,谁都不开心,最后大家达成协议,各负一半的责任。
我经常在电视网上看到这样的事情,可真没想到会发生在我的身上。看来艺术真是来源于生活,你不相信都不行。接着,我就按电视或者小说里通常所用的方法,给吴老师教过的所有学生的家长都群发了短信,怕家长们没看到短信,又一个个地打了电话,告知各位家长:吴老师已经离职了,此人以后的所有言行与我公司概不相关。
一个新点,没开多久,就辞退了一个主任级别的员工,并且这曾经的主任还干出了这么丢人的事情,大家都有点儿扫兴。特别是城南教学点的那几个女老师,气愤极了。我和小周,小石和康老师她们很诚恳地进行了沟通,希望她们能够理解公司的用人制度,并且不要有任何其他想法,一如既往地好好工作。小石说:“我们做事倒是不怕累,可就是现在没有什么学生,这种想累却没有得累,心里才累得慌呢。”康老师也说:“本来学生就不多,还出了这样的事情,这传出去,我们以后还怎么做啊?”小周也说:“没有什么学生,整天在这里呆着,还领工资,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大家说的这些我都理解。就算是没有学生,你们在这里天天闲着,我都从心底里感谢你们。”我说。
小石瞪大了眼睛,康老师和小周也彼此看来看去,她们实在想不到,为什么我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看着这个空荡荡的铺子,看着小周,小石和康老师,想起了我办的第一个教学点,想起了我当年含辛茹苦地一点点将辅导中心做起来的历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