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或不离,婚姻都在那里》
第28节作者:
乐平a 日期:2012-08-10 21:35:06
这个楼,一直很冷清。
突然不知道怎么了,人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涌来了,我倒有点不知所措了。
在这里,楼主要大喊三声:我不是情感专家!
我不是婚恋专家!
我解决不了姐妹们的婚恋问题!
为了不误导大家,我重申一遍:我是个曾经的婚姻失败者,完败出局。
离婚这几年,酸甜苦辣,难以言表。
我只是细细梳理了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不想在今后的生活里再犯同样的错误而已。
我没有情感专家,心理专家的本事,无法给您的婚姻问题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我能做的,只是跟兄弟姐妹们聊聊,宽宽你的心,让你笑一笑。
或者不需要我做什么,我默默的陪伴你们也好。
再次感谢大家的信任与祝福!
日期:2012-08-11 17:55:20
今天想起一个人,讲讲。
我家附近有个培智学校(其实就是残疾人学校),学校里有个小操场,我有时候会带孩子过去跑跑。
时间长了,认识了一个阿姨,60多岁的年纪,说话不急不慢,很慈祥,总是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
男孩就是这个学校里的学生,长的眉清目秀,但是总也不说话,看起来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知道内情的人告诉我,男孩就是阿姨的儿子,养子。
慢慢熟了,我们也会聊聊。
阿姨原本有个平凡温馨的家。她和老伴有个乖巧懂事的女儿,一家人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人生多舛,女儿长到20岁,突然得了急性白血病。老两口倾家荡产也没给孩子治好,最终女儿还是去了。他们才刚刚五十出头。
两口子最痛苦的时候,是想两人一起去找女儿团聚。但是双方老父母还健在,一起去了又对不起老人,他们扶持着熬了过来。
几年之后,夫妻两抱养了这个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承载了两人生活的希望,他们抱着孩子跑了好几家医院,检查都说是健健康康,两人亲着儿子的小脸,觉得后半辈子又有了希望。
一年一年过去了,儿子长的结结实实,但是只有一点:从不说话。
阿姨和丈夫起了疑惑,带了儿子去医院,医生说:儿子得了自闭症。
意志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候已经精疲力尽了,但是只要意志在,怎么都能扛。
一直壮的像牛的丈夫,突然就萎靡下去了。熬了一段时间,去了医院,癌症,已经是晚期。
很快,一生相依为命的丈夫,亲人,故去了,闭眼之前,老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阿姨和儿子。
天,塌了。
送走了老伴,阿姨还是天天平静的带着儿子去学校,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有人问她,你以后怎么办?
阿姨还是平心静气的,慢慢的说:我不知道,我只能过一天算一天,至于以后......她看了一眼儿子,叹气。
我曾经天真的认为: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苦的那一个,但是我错了。
或许阿姨也不是最苦的那个,还有人,过的比我们更艰难。
但是只要活着,日子就要过,饭就要吃,活就要干。
现在的很多男男女女,日子过的太安逸了,太圆满了,却总是从安逸中生出很多的不满足和不安分。
总是觉得这幸福的日子如一栏死水,总要等到失去了平静失去了亲情才后悔。
珍惜呵护已经拥有的生活和感情,就是最大的幸福。
日期:2012-08-11 18:05:08
在我的故事里,对每一位主人公,我都没有道德上的评判。
我还年轻,还有很多不懂不会的东西。
我没资格评判他人的生活选择和感情。
我只是想多看看,多想想,希望能从中领悟一些东西,让我以后少走一些弯路。
祝愿朋友们家庭幸福,婚姻美满。
日期:2012-08-11 21:08:30
塞翁失马
我有个哥们,老实老式男人一枚。
他很爱家爱老婆爱孩子,是三好家庭妇男,好儿子好爸爸好老公。
但是这样的男人也有缺点,他把太多的精力投在了小家庭上,放在了买菜做饭洗洗涮涮上,人民币挣得不太多。
他的老婆姿色平平,但是心思比较高。
最后找了一个半有钱半没钱的假大款,投奔新生活去了。
有个正理:谁往婚姻家庭里投入的多,离婚的时候,谁就痛苦的多。
离婚后一个月,这哥们就瘦了10几斤,瘦的小瓜子脸都出来了。
男人一般遇见这种事,不会四处去哭诉,太丢人,他们基本都是忍着,或者用烟熏,用酒涮自己。
他不允许周围的人骂他前妻,谁骂也不行。他说:谁也不容易,骂她,我闺女难过。
老婆跑了日子也得过,他开始带着闺女四处去相亲。
话说现在的婚恋市场还是男人的天下,这哥们相了半年,就谈上一个。
这事奇了,再找的这个,无论是长相,工作,经济,性格,能力,都要比原来那个强上一大截!而且,还很爱他,总是说:我哥是好人。
我开玩笑的对他说:哥,我新嫂子哪哪都好,就是眼神差了点!
我哥们正色到:你个死妮子懂个屁,这是补偿,是老天爷可怜我!
我们一群人就都笑,真是替他高兴。
还是做好人吧,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总有好报。
女人们,别在哭了闹了痛了,收拾好心情,好人在前边等着你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