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荡气回肠的情爱纪实》
第51节作者:
拍岸A 日期:2011-04-02 13:32:37
124.
很快,我就约到了财务部小李,调研产品的非材料成本。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每月的水. 电. 人员工资. 厂房设备折旧. 税费等,约10万元。半年统计月销售最高不到八万块塑胶地砖,销售收入最多不到十万元。库存产成品30万,价值40万元。帐上现金余额接近为零。
小李说月销售20万块地砖是财务盈亏基本平衡点,所以,公司几年来基本上靠借贷过日子,高管的工资还在由局里发。公司正式生产两年来,大多数时间处于歇业状态,只留了些生产骨干和管理人员,月支出倒也不大,靠企业局接济也还过得下去。
我问小李产品出厂价是依据什么定出来的,财务方面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哪些评估意见!既然局里决心把塑胶公司整顿好,下一步该怎么办!
小李是个不到30来岁的广东女孩,小小的个子不乏精明。象很多财务人员一样,她们恪守原则规矩,不太愿意创新变革。但他们在企业有很强的话语权,如果这个公司领导不是全面熟悉产供销和人财物,在决策上很容易被财务牵着走。
小李说她是最早的公司员工,实事求是的说,公司的管理层也不是做企业出身的,都是军人,她老公就是局里的司机。她说当时产品出厂定价是依据企业局外贸处有几个订单,记得就是目前这个价,就沿袭下来了。究竟是定高了还是低了,谁也没有底。卖高一点利润就多,当然是好事,我们财务很在意成本和利润的。
公司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卖不动,生产和技术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听说你在内地是做厂长的,又擅长市场营销,看能不能赶快把销售搞起来,这就好了。
小李说下一步怎么搞,是企业局领导的事,她也不懂。但有一点,确实应该有更多专业人士来参与,多从经营管理上想出办法来,再这么耗下去,我们都得另找出路了。
我说从市场调研返馈的信息看来,公司的产品出厂价定高了,不合符市场的需求逻辑。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动一动,但是主管财务的王书记似乎很反对。这不是销售力不力的问题,公司的决策如果不符合市场规则,销售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
小李笑着说,这个定价公司已经在亏损了,你想调低售价,那不是亏得更多嘛!
小帆赶紧插话说,他不是别的意思,他是想说价格调得适中些,销售就活了。销售上去了,再来考虑核算和降低成本。销售是市场说了算,我们没有办法去左右它,只好顺从它。准确核算和降低成本是我们公司自已的事,做起来就容易得多了,然后就有可能满盘皆活了。
小帆说了这些,然后用眼晴狠盯了我一下。 我知道她怕我把话说过头了招惹小李不高兴,从而把事情弄糟了。
我说我们塑胶地砖的年设计生产能力是多大?如果满负荷生产,一年的产能是多少!我突然想起了直接生产成本与产销量额的关系。从财务核算来说,直接生产成本是一个相对不变的成本,它由材料使用量和采购价格构成。非直接生产成本是一个变量成本,产销量越大,它在产品总成本额里的比率就降低,反之则升高。譬如固定投资中厂房设备的折旧是相对恒定的,员工消耗的资费变数也不是很大。
那么公司目前非直接生产成本每月在10万元,摊在产销8万块地砖的产品上,每块地砖摊到的成本是一元。如果这10万元摊在五十万块地砖产品上,就只有0.2元了,如果摊在100万块地砖产品上呢?
小李和小帆都吃惊地看着我,一时无言以对。然后小帆说,财务可能不知道生产的设计能力的问题,我们找香港的王总吧,他们港方是负责设备技术的,他一定知道。
日期:2011-04-07 20:52:00
125.
在工厂的流水线旁,王总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设备的生产设计能力。王总说这套设备从投料到底面覆合,是全自动的,靠电能驱动。塑胶地砖在国际上是个成熟的技术,质量正品率达到千分之九十九。而且不达标的残次品也不会造成材料浪费,回投到料口从新生产一次就成了。
王总说国际上生产设计能力是指24小时不停机,那么这套设备可以达到月生产一百万块胶砖。这当然是要做到设备的不停机状态下的高效维护,和生产工人的三班倒。王总一边讲解,一边指着设备上黑色标牌的数据指标给我们看,小帆细心地用笔记记了下来。
王总说在国外,设备的满负荷生产标志着工厂管理水平的最好状态,也是投资方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否则就是效率的低下和经营上的亏损。
――――――
星期天的下午,小帆带了几个她同宿舍的外来打工妹,邀我去登工厂旁边的那座山,那是一座二百余米的高山。小帆说别老闷在工作上,这段时间做生产成本调研,天天跟数字打交道,脑子都要炸裂了,放松放松吧。
布吉的山没有森林,就是灌木草丛也是稀疏的,这应该是毁于那个荒唐的大炼钢铁大砍伐,或者是边境备战的需要。因为当我们登上山顶,眺望罗湖桥香港那边的山,看到的是浓郁的山林。
爬到山顶,我们选中一块平整的草地坐下来。小帆说登高望远,你对调整价格这个闯关,有多大的胜算把握!给我们展望一下如何!
我深呼吸了一下山顶的清新空气,笑着说你是要我算命呀!算命我倒是不会,但是我会看手相面相。谁知我这随意一说,立刻受到几个女孩的热烈欢迎,她们一个个挤到我身边,要我给她们看手相。
女孩子信命,这可能缘于她们在这个男人世界里弱势地位的原因吧!
关于算命,民间有很多神秘的说法,我的母亲似乎很信的。母亲的祖母是个终身吃素的佛道合一的信徒,小时候她常给我们讲这方面的故事。母亲说有个好色的青年男子去南岳衡山赶庙会,喜欢跟在年青媳妇姑娘后面偷窥。那天在观音菩萨的大庙里,他跟踪的一个漂亮媳妇在跪拜敬香,这个男子耽溺于女子姣好的三寸金莲,便以手指呈八字叉开丈量。这一丈量不要紧,没想到佛祖要惩罚他,他叉开的手指再也合不拢来了,成为人们莫大的笑柄。
我的父亲受的是新式教育,年青时天不怕地不怕的,于是我以此一故事质询。父亲沉吟半晌,给我讲起我的祖父。父亲说祖父是个风趣幽默的人,一向不信命,三十岁的时候,祖父患上了糖尿病。那年他去南岳烧香,在大庙抽了一签,回来之后就郁郁寡欢,年幼的父亲问是何事,祖父泪流满面地说,菩萨似乎告诉他可能命在旦夕了。半年后,祖父就过世了。
我的母亲应该是个有慧根灵性的人,我的远房小姨金姑嫁到我们村子,娶她的是安子。安子的鼻粱上长了一个玉米粒大的黑痣,母亲跟我说安子这个痣不好,主凶。然后又说金姑小姨眼脸簿嘴唇簿,不主寿。当然这都是私下悄悄说的,那时候我才十来岁,但在学校受的教育是无神论,所以对母亲的说法并不以为然。
然而后来的事情竞然那么惊人地印证了母亲的预言;一年后因安子犯盗,金姑羞而投水自尽。五年后,流落到桂阳做上门女婿的安子因戏弄一女子,以**罪判罚大狱。
命里有来终须有,命里无来莫强求。这是在文丨革丨荒诞年代里,母亲带着我们一大家孩子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时,勉励我们不甘沉沦的信念和教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