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34节作者:
当朝七品 日期:2011-06-01 22:07:15
(接上)
第24章 顶礼膜拜
政治靠山,是奋战于官场之人的必备之物和必修之功。
没有政治靠山,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水之鱼,官场中根本没有你生存的基础和晋升的资本。纵使你才华横溢、运气冲天,也不免如盲人瞎马,夜半临池,迟早会被挤出权力的中心,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
有了政治同盟,顺境时,如飞龙在天,四海相顾;逆境时,如涸泽之鲋,相濡以沫。上有官伞相罩,下有朋党相托,顺天得势,属地应人,官场中你不顺谁顺?!你不升谁升?!这已经成为官场公认的生存法则。
虽然官员们无时无刻不在挖空心思寻求这种伟大的同盟者,但建立政治同盟又谈何容易。没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微知著,明察秋毫的功力,你也只能临渊羡鱼,望洋兴叹。
因为,官场中的权贵们最擅长的就是信誓旦旦,廉价地给你作出各种庄严的承诺,而这些在政治上最具有诱惑力的甜言蜜语,往往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政客的旦旦誓约,还不如赌徒的一句诺言。”
“我绝不辜负党的多年教育和人民的信任,一定尽职尽责,清正廉洁,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让党放心,让人民放心……”这几乎是每一位贪官上任时的豪言壮语!
“这件事我记下了,你过几天再来吧,我一定给你解决,否则这个官我就白当了!”这是那些含冤受辱、投告无门的信访者们,从接待上丨访丨官员口中得到最多的承诺,也是让老百姓受伤最深的官场语录……
政治经济学有一个英明的论断,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达到利益共享的政治同盟,才是最牢不可破的,没有经济同盟的政治同盟注定是一盘散沙。
美国和英国在二战后之所以始终保持最密切的战略盟友关系,在历次重大的国际事件中,言论和行动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这绝不是因为两国的领导人亲密无间,而是因为共同的利益——众所周知,两国的总统、首相走马灯似的频繁变换。
经过多年的战略合作,两国在国家安全、军事协约和战略能源等诸多方面上,已经相互高度渗透和依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这样一种犬牙交错的政治经济利益共同体。
官场亦如是,政治和经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身边的无数例证和几年摸爬滚打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没有靠山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干部,也是没有希望的干部。
自从上次在莲花台大彻大悟之后,我就苦思冥想:如何自然而然又不失尊严地同姜主任——我命中的第一位大贵人,建立起更加亲密而牢固的关系。
正在我绞尽脑汁,一筹莫展之时,机会来了。
晚上,闲得无聊,和计委的郑大秘打电话了解单位最近的情况。郑大秘讲,单位一切正常,只是最近几天姜主任一直没上班,听说是夫人身体不好。
听到这个消息,我眼前一亮,报恩的时机到了。
前一阵子,王书记在接风宴上曾经和我说过,林蛙油是治病强身的上品,世界上最长寿的日本人对其推崇备至。
“乡里没有什么海参鲍鱼,多的就是林蛙,对了,就从林蛙入手。一来满足姜夫人的治病之需;二来本乡土特产可避送礼之嫌。”想到此,我当机立断,立即给莲花山水库的许老板打电话,让他周末给我准备五斤活林蛙和两条野生大草根鱼,周末,我要顶礼拜山。
(待续)
日期:2011-06-02 21:24:04
(接上)
周末,不等下班,就让司机把我送回了市里。我左手提着林蛙,右手拎着大鱼,敲开了姜主任的家门。
开门的是姜夫人,看我如此彬彬有礼,急忙往屋里让。
我知道收礼的人,其实最喜欢送礼的人放下东西就走,于是,我说声:“不了” ,放下林蛙和鱼就要走。
邻居住了一段时间,彼此已经很熟悉了,姜夫人有些嗔怪地拉住我,说啥也得吃完晚饭再走。
我推说好久没回家了,先回去看看,就匆匆下了楼。
回到家里,先给老父亲请了安。然后换鞋脱衣,洗脸梳头,顺手打开电视。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有点累了,看着看着,昏然入睡。
“咚 咚 咚”,几声敲门声把我惊醒,我连忙小跑着打开房门。敲门的是姜主任的女儿,奉母亲之命请我去吃饭。我再三推辞不过,只好更衣赴宴。
“恭敬不如从命,去吧!这也正是我期待已久,求之不得的机会。”我边想边随着姜主任的女儿下了楼。
一进姜主任家门,就闻到扑鼻的鱼香。
“不愧是主任夫人,厨艺果然不错。”我心想。
姜主任已经在桌边坐定,手边放着一瓶泸州老窖,见我进屋,连忙招呼我入坐。
“六菜一汤,好丰盛的家宴!”我心里涌出几分感动。
姜主任给我倒酒,我连忙起立致谢。姜主任拉我坐下,说:“以后别这么客气了。”
姜夫人和女儿也坐下,家宴开始。
“老弟,在乡下辛苦了,来,给你洗洗尘。”姜主任举杯说道。
我毕恭毕敬地谢过,一饮而尽。
“果然是好酒,酒香浓郁,回味绵长。酒杯可不小,足有一两多。”在官场混了几年,我别的没捞着,好酒倒是没少喝,对酒还有点鉴赏力。
我急忙抢过酒瓶,给姜主任倒满酒,并举杯敬酒。
“感谢主任的栽培,没有主任的提携,也没有我的今天,以后如有用到老弟之处,愿效犬马之劳。”说完,我举杯干了。
“好像是在向姜主任表忠心。”我心里感觉到一丝羞愧。
“真是好厨艺,菜做得色香味俱全,吃着比饭店都好吃,祝您身体早日康复。听说,林蛙滋补身体,我给您弄了点尝尝,看有没有效果。”接着,我又给姜夫人敬酒。
“难得老弟这么有心,嫂子谢谢你了。”姜夫人说着,喝了一小杯啤酒。
酒过三巡,一瓶白酒剩下不到一半了。
“老弟呀,你这次下乡的事儿,老黄态度非常坚决,没有别人讲话的余地。不过,年轻人锻炼一下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起码在阅历上比别人增加了一页,如果利用得好的话,将来也许是个机会。”姜主任拍着我的大腿说道。
我又敬了姜主任一杯,再次感谢了一番。
这酒果然是好东西,能让人放下官架,放下包袱,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一下子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怪不得古人用酒来敬神呢,就是想和神近乎近乎吧。
姜主任看看酒瓶,还剩下个酒底,索性和我平分了。一瓶高度酒每人喝了半斤,我们俩人都有点醉意了。
姜主任已经把我当成自己人了,不住地拍着我的大腿,说了一些单位里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反复提醒我:“一定要注意和黄主任搞好关系,小心单位的几个人背地使坏……”
我不失时机地向姜主任说了南华县委许书记让我在市里跑关系单位的建议。
“这件事儿道理上说得过去,县委领导的意见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因为你下乡锻炼结束时,县委要给你作工作鉴定。回到市里也好,能少受点罪,不过,最好不要到计委去,千万不要让老黄看见,否则,恐怕他会借题发挥,生出事端。”姜主任听了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
听着姜主任情真意切的话,我只是不住地点头,在心里激动地感恩了一番。大恩不言谢,我觉得此时再说谢谢,简直是在亵渎神圣的感情。
电视里传来新闻联播的音乐声,酒已经喝了一个多小时,感觉时间不早了,我起身告辞。
姜主任站起来执意送我到门口。临别,我没有忘记和正在厨房收拾的姜夫人打了声招呼。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