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画伤》
第58节

作者: 攻长九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6-29 0:41:00
  第十五章 鎏金碧玺(2)
  巨大的石殿足有五百平米,中间有九根石柱撑着顶上的石壁,四周的石壁上隐约出现了石雕画,还没等我上前观瞧,王者在一边已经大喊上了,“快来看这是什么!”
  我顺着他喊的方向看去,王者手电指在地面上,跑到眼前才看见从水面到岸上的十几米处有一长串脚印,是一个不大的平底鞋留下的,因为石殿里上很多年没有人来过,地面有些浮灰,从弄湿的地面和脚印来看,显然这人是从水里爬上来的,然后站起来原地环顾了一下,就向石室深处走去。
  这是莎莎的鞋印!我记得刚才莎莎就是穿着一双平底帆布鞋,这脚印延伸了十多米就变干,看不见了。但这十多米指向的是离水面最近的一面有浮雕的石壁,我和王者快走几步来到石璧前,可见的四周内都没有莎莎的影踪,我举起手电照向浮雕,一整块巨型细腻的汉白玉石雕镶嵌在粗糙的石壁上。
  这石雕有三米高七八米长,画面雕刻的是人们的生活场景,仔细观看是绘制了一座城池。四方城墙,护城河环绕,城中有熙攘的人们或叫卖、或饮酒、或闲逛、或聊天,热闹非凡,而描绘的城外最高处奔流着一条弯曲的河流。这应该是一幅描绘开封城的石雕,这石雕一下让我想到了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同的是画面上的城池不像北宋时那么雄伟繁华,但看得出石雕有意在向《清明上河图》致敬。

  石殿的墙壁上出现石刻其实很正常,因为石刻比壁画存留会更久远些,而在多水的开封,尤其是在地下出现更是好理解,整个城池随时都可能被淹没,更何况是这地下。但在石壁上在安装汉白玉石刻就很是新鲜,如此巨大细腻的石雕,不得不让人惊叹中国古代艺人手艺的绝妙。
  整个石雕右侧有两排文字,是宋体,写着:宋兴齐亡,绍兴六年。
  这石殿肯定是南宋时建造的了,绍兴六年应该是1136年,这石殿必定是渴望南宋光复北方的爱国人士修建的,因为这时正值大齐傀儡政权统治黄河以北,并且大齐抢占了北宋的京城汴京作为首都。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袭,迅速攻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占领北宋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权加以统治,伪齐政权便是其一。

  1130年,金朝册立宋朝降臣原济南知府刘豫为皇帝,国号“大齐”,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辖黄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陕西地区,史称“伪齐”。刘豫即大齐皇帝位,两年后迁都汴京。
  这就不难理解上面的题字用的是宋体了,宋体是南宋官方公文的统一字体。宋朝时中国已经开始使用活体印刷术来印制书籍,为使印刷出的文字统一美观,南宋前后渐渐流行起,使用比楷体更容易辨识的宋体作为官方及印刷字体,虽然宋体雏形早在北宋就已出现,而相传统一宋体结构的竟然是那位妇孺皆知的大奸臣,秦桧,这与当时他宰相的身份不无关系。按习惯,秦桧创立的字体应该叫秦体,但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云:才胜德者,小人也。由于秦桧臭名昭著,于是人们因人废字,改称“宋体”,应该说合乎情理。

  看这石刻是对南宋寄予厚望,但这可能是当时爱国人士单方面的美好愿景,因为南宋第一代皇帝,宋高宗赵构(1107~1187)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任用奸臣秦桧为相,放纵他残害岳飞,一味求降。继位四年内,被金兵接连赶出汴京开封、应天府商丘,辗转五城,建炎四年(1130)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之后他虽然在防御金兵方面作了一些部署,任命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防务,但只把军事部署作为乞降的筹码,始终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他把金朝派到南宋进行诱降活动的秦桧引为亲信,任为宰相,伙同秦桧加紧进行投降活动,竭力压制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要求。当绍兴十年(1140)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取胜时,宋高宗担心岳飞等将领功大势重、尾大不掉,当时金兵还俘虏着宋钦宗,怕迎回钦宗后自己必需退位,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断送了抗金斗争的大好形势。绍兴十一年,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朝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不久,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遂同金朝签定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

  这绍兴六年时正是刘豫统治开封的最后几年,敢在开封城地下建造这么庞大的反大齐的石殿是什么人才敢干出的事情,这人必是大宋的绝对拥护者,又是富可敌国的人士。
  仔细看着石刻会发现制作者突出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城池最上方的蜿蜒的河流,另一个就是城中中心偏右的地方。这河流是黄河无疑了,他突出城里的地方竟然是在一座高大院落底下刻着的一只巨大的石兽,这石兽在画中与巨大的院落几乎同样大小,口含珠,脚踏蟒蛇。如果我没猜错,这石刻上的巨兽应该就是邱常山所说的镇汴兽,而它脚下的蟒蛇应该是寓意蜿蜒的黄河被它所震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