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隐情》
第23节

作者: 鬼笑我好财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卢见曾打开信封的封口,发现用来封口的面糊上残有一粒粒的小盐;把手插进信封内,只摸到一小撮茶叶。这是什么意思?卢见曾是一个机警的人,一下子就猜到了。他毕竟是一个有知识有见识的人;而且在官场上这么多年,炼就了他的敏锐触角。他整理出六个字的一句话:“盐案亏空,查封!”

  茶,查;空,空;封,封——以物象演说抽象,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啊!《周易说卦》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卢见曾当即命令家人把巨额存银转移走。半个月后,朝廷派来抄家的办案人员到达,他们只找到一些生活费、零花钱。
  乾隆大为震怒,意识到中央里面有人通风报信。经过和珅废寝忘食的卖力侦查,纪晓岚被挖了出来。在乾隆面前,纪晓岚供认不讳。乾隆下令立刻收押纪晓岚,等候进一步的处理。
  纪晓岚在收监期间,有一个小军官与他相伴。通过交谈,他发现这个小军官蛮懂字理的,可以谈论将来的成败与得失,疑似谢石的十八代传人。他对小军官说:“我写一个字,你帮我分析分析,看看如何的结局?”
  小军官满口答应,说:“你写吧!”
  这个小军官姓董,纪晓岚顺势就写了个“董”字。

  日期:2011-6-9 13:29:00
  《三国志》记董卓,作注解的史学家说:“那时有戨谣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董卓”的“董”字中有一个“重”字,是“千里”;“ 十日卜”则是个“卓”字。董卓后来被吕布杀死,是为“不生”。
  回头看看小军官怎么说。小军官看了看纪晓岚写的字,望着纪晓岚说:“纪公要有远走边疆的思想准备。‘董’字是‘千里’、‘萬里’。”这里的“萬”字,不能写成简体字“万”。 写成简体字“万”,就没意思了。
  这时,纪晓岚也看出了这个“董”字的含意。他似乎不能接受“远走边疆”的这个预测结果;为求更加确定,他又写了一个“名”字给小军官看。
  小军官说:“‘名’字可分拆为‘夕’字与‘口’字。 ‘夕’字是‘外’字的一边,所以纪公要发往外边去,与上面的‘董’字没有冲突。太阳西下,被说是夕阳。纪公远迁的目标地恐怕是西域啊!”

  纪晓岚心想:“这一下可完了,给亲家这个事害死了。”他问小军官:“我会死在那里吗?将来还能够回归吗?”
  小军官说:“纪公不会死在那里。看‘名’字下面有一个‘口’字,既是‘召’字的‘口’,又是‘回’字中的‘口’;既是 ‘君’字的‘口’,又是‘京’字的‘口’。 君王会赐你一个玉环,把你召回京来的。”
  纪晓岚脸上露出了笑容,问:“那,我在边外要待多长时间?这字是怎么说的?”
  “不足四年,纪公就能够回来了。”小军官说,“‘名’字下面的‘口’字,本来是‘四’字,现在是缺少了里头两个笔画,所以说不足四,或者说少于四。”小军官合起右手指,一边算一边说:“今年是戊子,明年是己丑,后年是庚寅,大后年是辛夘。正好,‘名’字上面的‘夕’字是‘夘’字里面的。”
  ……

  几天以后,纪晓岚的处理决定下来了——发往新疆乌鲁木齐服刑役。
  很快(楼主一笔过去就说快,对于纪晓岚来说是度日如年啊),四年过去了。到了辛卯年六月,编纂《四库全书》的负责人刘统勋突然想起了纪晓岚,认为,纪晓岚是编纂《四库全书》的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了纪晓岚,《四库全书》才能发出耀人的光芒。
  事不宜迟,刘统勋进宫面见乾隆皇,力陈纪晓岚如何如何了得。
  乾隆听完刘统勋一番陈述后,问:“纪晓岚在乌鲁木齐有多久啦?”
  刘统勋说:“四年了。”
  乾隆说:“四年也应该起到惩戒的作用了吧?”

  “是的,皇上圣明!”
  “好,让他回来吧。说实在,那封‘无字天书’也蛮有趣的。哈哈哈——”
  ……
  纪晓岚在乌鲁木齐,突然接到乾隆皇赐给的玉环,不知有多高兴。环则还,取其谐音,是皇帝召回罪臣的令牌。高兴之余,他想起那个姓董的小军官……
  日期:2011-6-10 8:03:00
  四十六、良其工
  中国人拥有的诗词库,恐怕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古时候,那个诗词呀,中国人出口就是诗、词。就是在骂人、吃喝的时候,也是用诗词来骂、来吃喝的。

  下面楼主举一例。
  发生的时间,年代不详,可以准确确定不是现在时,是在清朝以前。人物倒是有了的——苏州的钱兼山、郭剑泉。
  这两位仁兄,本来是好友、死党,因为一点小误会翻了面,竟然闹到“法庭”上去。
  小误会可能只是为了一个接听与不接听的电话——
  “为什么不接听我的电话?”

  “你电话总是缺乏内容,所以在想接不想接之间,电话自己就挂了。”
  “我打电话给你,你都不接,我的脸往哪放?我们还是不是朋友?从今以后我不给你电话了。”
  “不给就不给!”
  “……”
  朋友之间不通电话,不往来,关系就淡了,“朋友”的称呼名存实亡。许久以后,两人偶尔碰面——
  “不要叫我,我不认识你!”

  “你不认识我,你以为我认识你呀,呸!”
  “还不在我面前消失掉?”
  “你说消失就消失,你是谁呀?也不拉尿照照。”
  结果,二人当场大打出手。朋友关系有时候的确很脆弱。
  当然,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话,也不知道苏州的钱兼山、郭剑泉这两位发生了什么误会,可以闹到“法庭”上去。他们都是当官的,应当互相包容才对;自家都不和,如何令百姓和?一审判决下来了,他们都不服,声言要上诉。
  日期:2011-6-10 8:04:00
  有一个同朝为官的同事甘当“和事佬”,置酒,设下饭局,并且邀请了一审主审官袁某人到来;以此制造一个机会,让钱兼山、郭剑泉两人坐下来,平心静气,消除怨恨。

  郭剑泉首先作行酒令,说:
  良字本是良,加米也是粮;除却粮边米,加女便为娘。
  语云:“买田不买粮,嫁女不嫁娘。”
  听这么一说,郭剑泉貌似遭了强bao。
  钱兼山接着回应,说:
  其字本是其,加水也是淇;除却淇边水,加欠便成欺。

  语云:“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听这么一说,钱兼山貌似遭了欺负。
  袁某人针锋相对,重申“政府”立场,说:
  禾字本是禾,加口也是和;除却和边口,加斗便成科。
  语云:“官无悔笔,罪不重科。”
  那充当“和事佬”的,执酒劝架,说:

  工字本是工,加力也是功;除却功边力,加系便成红。
  语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句话落在这里不大对头。你是来调和的,是希望原来的友好重归于好,却发出感叹——友情难以持久。
  通过这次饭局,钱兼山、郭剑泉这两位仁兄的怨恨消除了木有?原创没有交待,因此我们不知道。但楼主相信,公平之心,加上包容之心,能够克服世上所有分争。楼主在这里呼吁各级领导、各级群众,以公平、包容之心对待人和事物;这样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另外,楼主对这种拆分字体式的行酒令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再罗列几首如下:
  单禾本是禾,添口也成和;除却禾边口,添斗便成科。

  谚曰:“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